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6章开始看穿2 (第1/1页)
这个名字虽然是魏继光娶的,魏家的人都挺反对的,但却是得到了陈明珠的支持。 “挺、挺好的。” 叶寒萱的嘴角抽了抽,也不知道这话接下来该怎么说了。 事实上,他们家包子跟汤圆的小名,取出来也不过是个意外罢了。 她习惯用现代的叫法叫孩子,四爷则以为,包子乃是她替自己的孩子取的小名,竟然就这么定下来了。 然后汤圆就跟着混了一个吃食的小名,没想到,魏继光的儿子也来凑热闹。 这所有的一切,全是自己起的头,叶寒萱自然是有些心虚。 叶寒萱实在是不好意思告诉陈明珠,这小名的来历。 “时辰不早了,我得回去了,这些事情,你自己记得。”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而且两个孩子也有转醒的意思,叶寒萱干脆带孩子回家了。 这两个孩子快要醒了,意思是这不是要拉了就是得饿了。 这种事儿,还是在自己家里解决比较好。 “那下次换我去看你。” 好不容易能见叶寒萱一面,听到叶寒萱要走了,陈明珠自然是有些舍不得。 “好。” 叶寒萱笑笑,安抚下陈明珠之后,这才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四王爷府。 当然,因为叶寒萱这一趟去,陈明珠胎相不稳的秘密被察觉,魏府可是一点都不平静。 尤其是当家做主的魏夫人,有人竟然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害她的儿媳跟孙子, 在知道此事之后,魏夫人恨不得把此人的皮都给生剥下来,简直是太可恶了。 最后,魏府费了不少心思,才把这个有二心的小丫鬟给揪了出来。 这个丫鬟的家中发生了点事儿,需要一笔钱财。 这个时候,果郡王府的人便找上了丫鬟家。 不经丫鬟同意,丫鬟家人便做主应了下来,收下了那个有问题的香囊。 等到丫鬟回家之时,便让丫有鬟带在了身边。 丫鬟无奈,唯有听命。 也是因为经过这次的事情,魏夫人最后干脆把所有非家生子的奴才, 都从陈明珠和魏馒头的身边调走,不让这些不靠谱有二心的奴才靠近儿媳和孙子。 为此,魏家那些非家生子的奴才,可是受了不少的苦头。 “孩子抱来让哀家看看。” 直到孩子过了百日,皇上与太后再次下旨,要看孩子, 避无可避,叶寒萱只能抱着两个孩子随同四爷,一起入宫。 一看到叶寒萱等人总算是来了,太后笑了笑,对着叶寒萱身后的孩子便伸出了手,要抱抱两个孩子。 “是,太后。” 叶寒萱笑笑,让两个奶嬷嬷上前,将两个孩子分别交给太后与皇上抱。 太后虽然有些意外叶寒萱竟然没跟自己客气,便接过了孩子, 皇上的脸色就僵得多了,有些不太习惯地将另一个孩子抱在怀里。 皇上这辈子,除了抱过四爷几回,就没再抱过其他的孩子,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 四爷都当爹了,皇上对抱孩子这项业务有多陌生,可想而知。 不单皇上如此,太后更是如此。 所以,没一会儿,因着两人抱着的姿势不舒服,两孩子虽然过百日,身子骨好了不少, 可是,在这种不舒服的状态之下,包子跟汤圆都不怎么高兴地哭了起来。 孩子一哭起来,那魔音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 太后喜净,本就受不住吵。 至于皇上,身子不适,那是比一般人更受不了吵闹了。 所以没等叶寒萱说什么,太后与皇上齐齐变脸,纷纷将手一抬,示意让嬷嬷把孩子抱回去。 于是,包子与汤圆几乎只是在皇上与太后的怀里沾了边,就被抱回去了。 看到这个情况,叶寒萱微垂着的双目之中闪过一抹喜意。 自己生的两个儿子的脾气有多大,叶寒萱怎么会不了解。 包子跟汤圆本就不怎么喜欢被陌生人抱,若是抱得不好,包子跟汤圆便会闹个不停。 他们宁可你把他们放在床上,他们安静得睡自己的,也不愿意被不会抱孩子的人抱着。 料准了皇上与太后的脾气,叶寒萱自然是放心地让两人抱孩子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叶寒萱自然是可以肯定, 太后与皇上是绝对没有时间跟机会,对包子与汤圆下什么黑手的。 “皇上与太后恕罪,孩子现在还有些见生。” 看到嬷嬷把孩子抱回来了,叶寒萱这才向太后与皇上请罪。 “无妨,孩子的脾气本来就大,以前老四小的时候也这样。” 太后笑着摆摆手,表示这没什么。 在太后看来,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抱,孙子更是碰都不碰一下。 哪怕这两个孩子也是自己的孙子,她同样不喜欢抱。 最主要的是,她受不了小儿身上那股奶味儿。 太后并没有打算趁着这个时候,对这两个孩子做些什么,这么蠢的事情,她是不会干的。 “老四,今天传你来,其实还为了另一事。” 这个时候,皇上却是先开了腔,看着四爷说了一句。 “皇上只管下旨。” 四爷眸光一阵虚闪,看来荣庆王说的机会,这是已经到了。 “你也知道,游牧族一直不怎么安分。 之前倒是太平了一段时间,可是近日,他们兵强马壮,又开始蠢蠢欲动。 想来想去,此事派你去,朕更放心一些,你可愿意?” 皇上笑笑,道出了今天的真意: “朝阳,在这种时候,你可得支持老四,莫绊住了老四的脚,老四是大禹朝的英雄。 这次对于老四来说,正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趁此机会,老四也可以向世人展示他的实力, 让所有人知道,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并非单只因朕对他的恩宠。 我们一直都知道,老四是一个极有实力的人,这次便是可以证明他的机会,你明白吗?” 一直以来,这天下是四爷平定的,位置却是皇上坐着的。 因着四爷的配合,大禹朝子民对四爷这个王爷虽然极有好感,很相信四爷。 可是明面儿上的美名,却是皇上担着的,是皇上英明在先。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