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关外  (第1/1页)
    按照黄逸生和石戟商量好的套路,黄逸生明早出城去侦查城外蛮族的兵力的部署情况。    冬日来临,蛮族届时就不得不退步。那么散关大捷的功劳簿上,就会有征北大将军黄逸生的一笔。    到时候,黄逸生不但能获得军功奖励,还能保住镇国公虞垩的脸面,保住朝廷的尊严。    对于黄逸生手底下的兵卒们而言。    他们本来就是一帮兵痞,只适合用大兵的身份去敲诈良民,勒索百姓。他们本就不是打仗的兵。    如果他们来到北地后,只需要完成一次出城侦查任务就可以了事的话,那有何不可?    对于散关镇守大将石戟而言。    关内守军只有五十万,而关外则要蛮族二百万雄兵虎视眈眈的窥伺着散关,时刻就要发动攻击。    此刻,他怎么敢冒着城破的危险去拖住蛮族撤退的步伐。    幸好此刻征北大将军黄逸生来了。    一,征北大将军的名头够响亮。    二,此人可是镇国公虞垩看中的人才。    所以,自己派此人出城正合适。尤其是此人死在城外的情况下,瞧,不是我石戟无能,而是蛮族实在是势大,就连镇国公亲封的征北大将军黄逸生都战死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去阻击蛮族撤退的步伐。    按照这几日探子的侦查,结合虞垩的密信。    石戟完全有理由断定,散关只是蛮族的佯攻,而镇国公虞垩亲自镇守的嘉峪关则是决定蛮族与陈国的决战场。    ……    第二天,清晨。    黄逸生皮甲执矛,一骑当先。    他率领着百余兵卒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关侦查了。    石戟今日穿着甲衣甲凯,一脸的肃穆。他站在城门楼上,被密密麻麻的兵卒簇拥着。    眼见着黄逸生一行人走出城门,他连忙举着扩音喇叭吼道:“大将军一路走好,早去早回!”    黄逸生就这样带着兄弟们一路远去了。    石戟突然面无表情的说道:“关城门!传我将令,从此以后,蛮族一日不退,散关城门一日不开。”    身旁几个亲兵面无表情的传达了将令。    “若征北大将军回来呢?”有守门令恭敬的问道。    “亦不开!”石戟冷冷的看着那名守门令。    ……    散关是修筑在连绵起伏的长白山山脉中。    长白山山脉地势险峻,飞鸟难渡。唯独散关是一马平川,就像是连忙起伏的长白山脉突然断了一个缺口一般。    为了防止蛮族从长白山天堑入侵关内,于是陈朝的帝王们倾三代之力,打造了这座威震天下的雄关。    关内是一望无际的庄稼稷橞,一层层金色的麦浪吹佛着无尽的大地。    而关外则是绿草如茵的翠绿海洋。    翠绿的草原从天地的尽头一直蔓延的苍穹的起点。    黄逸生一行人只不过浩瀚天地一缕尘埃。    宛若一个个小黑点般,极快的穿梭着草原大地。    “督头大人,有羊粪!”    一个兵卒眼尖,发现了在草丛中间的羊粪。    黄逸生随着兵卒的提醒,也随之看到了羊粪。    很快,众人追踪着羊粪的踪迹,终于发现了蛮族的踪迹。    羊粪是宛若黄豆般大小的黑褐色屎蛋蛋。密密麻麻的一层屎蛋蛋,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    密密麻麻的羊群肆意的在草原上穿梭着。它们宛若画卷般,沟通了古老的大地和太空。密密麻麻的牛羊几乎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零零星星的牧羊人骑着传统的蒙古马在羊群中驱赶。    而透过成片成片的羊群,黄逸生隐隐看到了蛮族驻扎搭建的帐篷。    “去那边高包上去瞅瞅!”黄逸生想了想,然后打算选择一个更近距离的山高去窥探蛮族的兵力配置等。    很快,他们来到了山包上。    只见不远处的草原上,一条宽阔的河流涓涓流淌。    而沿着河流的两边驻扎着海量的帐篷。    那些帐篷里住着蛮族的牧羊人,老人,小孩,女人。    海量的帐篷从天的这头一直蔓延到天的那头。    黄逸生大概估计了一下,大概有八十万顶帐篷。    但这不是蛮族的主力。    黄逸生还要继续前走,想要窥伺到蛮族的兵力真正配属,自己好为这场国战提供最精准的情报。    可是黄逸生手底下的那帮兵痞却开始拖了后腿。    他们只是一群在荥城作威作福的兵大爷,可不是什么见惯了生死的戍边老兵。    此刻离蛮族如此之近,牛羊的臭味和蛮族人的汗味体味都能熏的他们几欲呕吐。    遥遥的帐篷里,隐隐有杀气闪现。大量的骑着骏马的蛮族士兵不时的佩刀巡视着牛羊群。    蛮族人眉宇间那种狠辣劲和凶残,都不禁使得这帮兵痞心神颤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