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着火啦(二十二更) (第2/2页)
宫,劝解天子保重体,不可忧思过甚。 天子病重到无法起,整躺在上,十分痛苦。 他感觉到自己时不多,惦记着后事,便不再琢磨静思师太最后到底说了什么。 如此一来,精神反而好了起来。 趁着精神还好,天子着急群臣,决定立储君。 群臣兴奋,激动,又有些忐忑。 天子要立谁为储君? 不光是群臣兴奋,皇子们也跟着紧张起来。 父皇终于做了决定吗? 兄弟当中,谁有资格荣登大宝? 宁王没出府,他在碧玺阁内焦躁难安。 “老头子事先一点风声都不露,结果突然宣布要立皇储,他是耍着人玩吗?” “王爷莫急,迟早会有消息的。”内侍常恩劝解道。 宁王哼哼两声,“本王倒是想做出高人风范,不急不躁。可是不能不着急啊。这么大的事,本王能不在意吗?” “要不叫几个歌姬过来唱曲,王爷放松放松。” “免了!本王现在没心思听个经济唱曲。派人去宫门口盯着,有了消息,即刻禀报。” “老奴遵命。” …… 兴庆宫内,朝臣们齐聚一堂。 他们都盯着天子手中的笔,不知天子会点哪位皇子的名字。 天子左手执笔,手指在颤抖。 此刻,真的要将皇位交出去吗? 不甘心啊! 更不甘心的是,到现在,他还没有参透静思师太于火焰中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 中书令大人轻声提醒。 天子回过神来,将手中的笔直接丢了。 这? 这是什么意思? 天子是要反悔吗? “陛下不如口述,臣等拟定旨意,请陛下过目。” 天子叹了一声,召来太医。 “朕还有多少子可活?” 太医跪在地上,很想死。 天子说道:“无妨,尽管说来。朕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可欺瞒。” 太医顶着巨大的压力,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陛下若是谨遵医嘱,好生调养,至少还有半载。” “只有半载吗?如果朕不好生调养,是不是连三个月都没有?” 太医不敢说话,沉默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天子嗯了一声,挥挥手,“退下吧。” 太医如蒙大赦,赶紧退出去。 朝臣们当即请旨,“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尽早立下储君。” 天子闭着眼睛,没有搭理这些朝臣。 朝臣们想死。 他们七嘴八舌,各种劝解,可是天子却不为所动。 朝臣们愤怒了,天子又想故技重施,继续拖延吗? 都到了这个时候,拖延下去,有何意义?难道还要来一次宫变造反才肯立下皇储吗? 朝臣们说话越来越直接,就差没指着天子的鼻子骂昏君。 足足一个时辰,朝臣们足足说了一个时辰,天子才施舍地睁开眼睛。 “你们的意见,朕都知道了。朕今就立下皇储。李侍中留下,其他人退出去。” “陛下,这不合规矩。至少要有三位大臣在场才行。” 天子眯了眯眼睛,“李侍中,柱国公两位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陛下……” “休要再说,不要bī)着朕改变主意。” 这? 天子实在是太任了。 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任。这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啊。 朝臣们不甘心地退出寝宫。 尤其是中书令大人,尚书令大人,还有孙家族长,心犹如吃了三斤黄连那么苦。 立传位诏书,向来都是历代孙家族长的荣耀。 这一次,荣耀被剥夺。 孙家族长老泪纵横。 他估摸着,是因为太妃孙氏的原因,孙氏一族被天子迁怒。所以天子不肯再让孙家人书写传位诏书。 多少代人的荣耀,竟然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孙家族长悲从中来。 心头对太妃孙氏极为埋怨。 都是孽债啊! 中书令大人和尚书令大人,不忿李侍中越过他们二人,更得陛下宠幸。 更要命的是,李侍中才四十几岁,正当壮年。还有几十年的仕途。 而他们二人,都已经是六十出头的老人。 年龄上,李侍中就赢了他们。 “不甘心!”尚书令大人嚷嚷道。 不甘心如此荣耀,被李侍中夺走。 “姓李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简直没有天理。” “别忘了,李侍中是由睿真崔皇后提拔上来的。” “真是不可思议。” 皇后娘娘的人,竟然也能得到天子重用。李侍中是头一份。 “睿真崔皇后和仁宣太子死后,李侍中就和楚王府断了关系。他也不怕被世人唾骂。” “世人唾骂,哪里比得上自家前程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