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8章 户部上下全都是好人啊 (第1/2页)
最近几,朝堂闹得很。 盖因户部尚书突然提出在京城收取游商税。 既为朝廷增加了税收,也为天下小商小贩们提供了便利,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叫卖摆摊,不再惧怕衙役驱赶抓捕。 就为这事,朝堂上快吵翻了。 朝上文武百官,少见的意见一致,集中火力炮轰户部上下。 骂他们钻了钱眼,行事越发市侩,竟然干出与小民争利这等下jiàn)事。 游商税才几个钱。为了那点钱,连文人的风骨和节cāo)都不要了,臭不要脸。 更有甚者,直接对户部尚书赵大人进行人攻击。 户部尚书面对同僚的指责,一脸苦大仇深。 “户部行事,何须同尔等解释。” 这话一出,犹如捅了马蜂窝。 嗡嗡嗡,无数马蜂在耳边飞舞,一不小心就会被扎一下。不死也要痛好几天。 户部自户部尚书以下,差不多都快败了。唯有户部尚书还坚着。 “尔等反对收取游商税,不就是想要继续以苛政罚钱,榨取小民最后一点家底。将人bī)得家破人亡,便称了你们的心如了你们的意。” “污蔑!” “荒谬!” “一派胡言!” 户部尚书:呵呵! “到底是收取游商税,有损小民利益。还是照着老规矩,有损小民利益?此事,但凡有点良心的人都知道该如何抉择。然而尔等,蝇营狗苟,就为了多抓几个人,多榨取点钱财,文人的风骨和节cāo)统统都不要了,尔等要脸吗?” “血口喷人!” “为了一点小利,颠倒是非黑白。游商税才几个钱,户部吃相太过难看。” 户部尚书一人,对战一群。 双方你来我往,吵了足足十来天。 期间,文德帝一言不发。 你们吵你们的,朕一边听你们吵架,一边处理奏章。 是的。 文德帝就是如此奇葩。 朝堂上都吵翻了天,其中某一次某人脱了臭鞋子往对方扔过去,引发了一场新皇登基以来,朝臣最大的斗殴。 百官都打起来了,文德帝还坐在龙椅上,提着笔处理奏章。 文德帝乐呵呵的,“打,都拼命打。打死了事。” 这是堂堂天子该说的话吗? 为天子,难道不该厉声呵斥荒唐,成何体统,然后甩袖退朝吗? 先帝就是这么干的。 结果到了文德帝这里,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文武百官都给郁闷坏了。 吵来吵去,文德帝连个像样的反应都不给,这个架吵下去还有意思吗? “不吵了吗?” 文德帝看着安静下来的朝臣,笑嘻嘻地问了一句。 “请陛下定夺。” 朝臣们学乖了,既然吵不出名堂,就让皇上做主吧。 文德帝双手压着桌沿,“真难得啊,终于舍得问一声朕的意见。朕还以为自己就是个胡萝卜章,你们吵出了章程,朕只需要盖个章就成了。至于朕的想法,哪里比得上诸位卿的想法重要。” “陛下恕罪!” “无罪,无罪。你们不就指着法不责众,将朕当图章一样丢弃一边。” 文德帝极尽刻薄,bī)得文武百官跪下来请罪。 文德帝哪里会轻易放过这帮人,一口气讥讽了一盏茶的功夫,直到口渴了才止住了话头。 喝了半碗茶,文德帝轻飘飘地问了一句,“你们认为,京城开征游商税,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啊?” 百官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老大人颤巍巍站出来说道:“不过一二万两。为了这点子钱,朝廷脸面都不要了,不像话。” 文德帝哈哈一笑,又问户部尚书赵大人,“依你们户部估计,一个月能有多少钱啊?” 其实户部尚书对游商税也没报多大的希望。 这些天,他一人对战众人,无非是拼着一口气,不能怂,坚决不能让人插手户部政务的信念,才坚持了下来。 他说了一个预估中比较高的数目,“大约五万两。” 其实他的内心,估摸着也就两三万两。 不过蚊子再小也是,只要是,就不容放过。这是户部尚书主管户部这么多年,坚定不移的信念。 文德帝同他老子一样,也是个钻到钱眼里面的人。 谁叫国家穷啊! 修个三大,先帝还要他儿媳妇帮忙揽财。 别管一二万两,还是万两,一年下来也有几十万两。 这是什么? 这都是钱。 白花花的银子。 缺钱缺疯的文德帝,从一开始就支持开征游商税。 只是他不表态,他先让朝臣们吵翻天,吵到最后就由他来拍板,事便水到渠成。 可见,文德帝和他老子的执政手段是完全不一样。 先帝用人头滚滚建立起来的帝王威严,压制百官,行乾坤独断之事。 文德帝没那么弑杀,暂时也没先帝那样牛bī)的帝王威严,于是他就用水磨功夫,将百官放在磨盘上磨。 以前文武百官,都当文德帝是个混子,无赖,撒泼打滚各种不要脸。 如今他们才知道,过去是他们狭隘了。 文德帝不光不要脸,而且极有耐。 可以说,历数史书,文德帝这水磨功夫在帝王里面,至少能排进前五。假以时,说不定能排前三。 遇到这么个脾古怪的帝王,百官突然觉着上冷飕飕,对于未来突然感觉很不妙。 文德帝果断拍板,“既然你们都征求朕的意见,希望朕做主此事。朕自然不会让你们失望。 那个,户部,游商税先试行一个月看看效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调整调整。一个月后,再来讨论此事。 这期间,谁敢说一句废话,没事找事,浪费朕和朝臣的时间,朕对他绝不客气。” 言下之意,试行期间,谁敢瞎bī)bī),文德帝也不介意在菜市口杀几个人,为登基寻个彩头。 别人寻彩头,都是寻那吉利事,吉利话。 做皇帝的都是奇葩,用人头做彩头,全天下独一份。 户部尚下齐声领命。 文武百官也暂时休战。 且等试行一个月后再看效果。 自始至终,户部尚书没提修路的事。少府家令也没提。 正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解决了游商税,看看顾玖所策划的收税制度能不能行得通,再说修路的事也不迟。 一次,不能给文武百官太多刺激,当心刺激过头,适得其反。 毕竟人的年龄大了,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没年轻人那么快。 然而朝堂上站着的人,最年轻的也是三十好几,近四十。 五六十岁,六七十岁比比皆是。 你让这帮人,一下游商税,一下修路,叫他们全盘接受,当心触底反弹,全盘否定。 修路好吗? 好啊! 可也不是人人都赞同修那水泥路。 而且顾玖出面修路,必定会撬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动了人家的利益,人家就得拼命。 就算顾玖是皇子妻,那些人也不会手软。 户部尚书同少府家令都是老持稳重的人,知道要促使一件事,就不能急,得有足够的耐心。 游商税就是一个很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