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回 仙子终归月 书生独拜丞(2) (第2/2页)
这样就算不违规矩,旁人对陛下的非议也在所难免吧?”王月君摇头说道。毕竟此事与先前她以平叛之功抵掉白卯儿与吴小刚之罪截然不同。白卯儿与吴小刚只不过是齐王与平等教的帮凶罢了,但这一干刺客却是直接行刺当今圣上。虽说以王月君救驾的大功,提出如此要求的确也不算违了规矩,但连刺驾之人的亲族都要赦免,做皇帝的却也难免威信大失了。 那皇帝却笑了笑,满不在乎的说道:“只要不违了祖宗规矩,为了堂姐,遭些非议又如何呢?”但他忽然又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只是若是按规矩也无法大赦之人,朕确实也无能为力了,所以堂姐追查那魔教之事时,若觉得没必要教朕知道的事情,那可千万别教朕知道。” 那皇帝分明是高居庙堂的一国之君,却能将王月君的江湖之事如数家珍般说出,当然也是他太过在意王月君之故。 所以这皇帝当然也知道,自己这堂姐在江湖中虽是破案擒贼、行侠仗义,但因昔年的齐国之乱,堂姐最大的目标还是在那搅扰天下的平等教上。 而王月君在追查平等教时,因害怕牵连无辜,“隐瞒了许多事情”这件事,就算这皇帝并不知情,可只凭他对自己堂姐的了解,猜也能猜出个大概了。 可王月君究竟隐瞒了什么,既然堂姐不想让自己知道,这皇帝自己便也不想知道。否则到了他依着“祖宗规矩”,不得不“牵连无辜”的时候,他自己固然也会有些不忍,更不免让堂姐为此难受,那就非他所愿了。 王月君也明白这位皇帝堂弟的一片苦心,自然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只能行礼说道:“既如此,月君便谢过陛下了。 …… 王月君既扮作艾严参加殿试,她自然便也托白吴二人,要艾严藏在房中莫要出来,以免同时出现两个艾严,教事情变得混乱起来。 王月君一开始既然只是推理判断,当然也不会直接告诉艾严所有真相,只是告诉艾严那殿试上或许会发生什么大事,然后就说由自己去替艾严来参加这殿试。这事虽听起来十分荒诞,但那艾严为了王月君,本来就连“放弃殿试”这种同样荒诞的事情都能想到,又如何还会不答允王月君的要求? 所以王月君一回来,艾严便赶忙想要问王月君道:“王姑娘,殿试上发生了什么事?”但艾严还没问出口,忽然发现有一个男人跟着王月君来到了这客店之中。 那皇帝既跟着王月君单独出宫,穿得自然也是平常富贵之人的服装。那艾严见此人年纪不大,却十分威严,正在纳闷。却只见身旁的白吴二人忽然跪下磕头道:“叩见陛下。” 本来江湖之人并不归皇帝所管,平日就算因皇帝出宫而偶然撞见,却也不用行什么叩拜之礼,只是白卯儿与吴小刚曾得这皇帝亲笔赦免重罪,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那艾严吃了一惊,赶忙也要下跪,但那皇帝却赶忙扶着他,乐呵呵说道:“原来这位就是艾严贡士,朕看了艾贡士所写‘文章’,只觉先前所学水利之事都可谓白学了。我朝竟有艾贡士如此奇才,乃是天下之幸、万民之福,如此说来,当是朕给艾贡士行礼才是。” 原来王月君先前本来只需口头试探洪忠,便可证明艾严之卷是“中选”还是“落选”,她却要洪忠唤人将答卷全数搬到文曲殿,最大的目的当然是让皇帝亲眼看看艾严在水利一道究竟是何等奇才了。 那洪忠虽没有权力自作主张,要一名“答非所问”之人中选,但当朝皇帝自然就不一样了。就算艾严在科考中再怎么答非所问,只要皇帝认为艾严是个奇才,想怎么要册封艾严都可以。 而这自然也是王月君要带皇帝来见艾严的原因之一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王月君先前与这皇帝说的,艾严本是当事之人,她若此时还不告诉艾严真相,确实也太对不住艾严了。 于是王月君一面唤白卯儿配茶、吴小刚准备点心,一面请二人坐下,终于不紧不慢的,将此事的前因后果给说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