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万寿劫【六】  (第1/2页)
    张四维毕竟也有差事在身,因此只是攀谈了几句,就匆匆告辞离开了。    王守业对这人说不上是有恶感,毕竟相貌堂堂谈吐不凡,且又明显释放出了亲近之意。    但因为他悄没声顶替了张居正,王守业总还是觉得有些不得劲儿。    人心隔肚皮,且行且看吧。    却说出了朝阳门的门洞,王守业站在广场上眺望了半晌,却没能寻见红玉和李高的踪影。    正纳闷不已,就见有两人快步迎了上来,等离近了仔细一瞧,却不是红玉和李高还能是谁?    不过红玉此时却又换做了男装打扮,又搭着眼下夜色正浓,也难怪王守业没能认出来。    “老爷。”    来到近前,红玉举起一直拎在手里的包裹,向王守业比了比,道:“我刚才回家,把您的官服取来了。”    想想方才议事时,个顶个都是冠冕堂皇,唯独自己一身便服,也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于是王守业便领着红玉,到了对面无人的门洞里了,打算先换上官服,再去料理那些遗蜕。    结果打开包裹一扫量,却发现除了东厂番服之外,那件过肩飞鱼袍也在其内。    “之前那五城兵马司的副指挥,言语间对老爷颇有不敬,我寻思着,穿上这身飞鱼服兴许能少些麻烦。”    五城兵马司听起来像是个大衙门,其实主要管些防火、缉盗的琐事,论职权还远不如顺天府。    那所谓的副指挥使,更不过是个区区从六品的卑贱武职,比王守业这东厂百户还低了些。    但按例,这十几个正副指挥大多由外戚担任——譬如那裕王的岳父,就是五名指挥使之一。    虽说大明朝的外戚,向来不怎么值钱,嘉靖朝尤其如此,但他们毕竟顶着皇亲国戚的名头,难免养出些骄娇二气。    之前王守业拜托五城兵马司的人,沿街搜索其它渡劫者的时候,就被带队的副指挥使皮里阳秋好一番刁难。    后来还是拿出‘事关天子寿诞’的大帽子扣上去,才让那厮不得不依命行事。    这事儿王守业都已经抛在脑后了,不想红玉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还特地为此回家取了飞鱼服来。    当下心头一热,揽住她的腰肢,就狠狠啄了上去!    话说……    她这眉宇间的英气,衬上男装是别有一番风味,改天有机会,倒不妨……    “王守备、王守备?!”    正想入非非,外面突然传来几声呼喊,吓的红玉急忙搡开他,低头拿出那飞鱼服,惊魂未定问:“老爷是要宽衣换上,还是……”    “正好起了夜风,直接套上吧。”    分辨出是那周经历在呼喊,王守业不慌不忙的平伸了双臂,任由红玉将那大红飞鱼袍拢在身上。    简单活动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不适之处,这才施施然出了门洞。    那周经历显然早得了准信,一直就侯在门洞外面。    见王守业自里面出来,他满脸不耐的迎上去,刚要埋怨几句,冷不丁瞧见王守义身上俺飞鱼服,到了嘴边的抱怨,硬生生就又咽了回去。    “劳烦周经历久候了。”    王守业微一拱手,笑道:“不过咱们这差事四平八稳,也无什么为难之处,无需急于一时。”    那周经历匆匆还了一礼,却是迫不及待的道:“我急着寻王守备,倒不是为了咱们的差事,而是刚听到一桩奇闻,想向王守备求证。”    奇闻?    眼下难道还能有比万寿节当日,僧道集体渡劫更稀奇的事儿?    “不知是什么奇闻?”    “邯郸县考生张国彦,王守备可认得?”    张国彦?    王守业自然是认得的,难道是这混不吝的秀才,又‘诽谤’了哪位当朝重臣?    想到这种可能,他先就撇清道:“当初诊治鬼指病的时候,这张国彦也被顺天府送到了我那里,因此也算是识得,但却没什么深交。”    周经历又追问:“那不久之前,有两个书生被雷劫波及,以致当场殒命一事,王守备可曾听说?”    这个却没什么好否认的。    王守业点头道:“我虽没亲眼瞧见,但事后却曾查看过那两个书生的死状。”    “如此说来,他们当时果然已经死了?”    这问的……    王守业挑了挑眉,反问道:“难道他们又活过来了不成?”    “只活过来一个,据说就是被那张国彦救活的!”    …………    半刻钟后。    一直到目送周经历的马车,狂奔着消失在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