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岁月0a_北京三天(二)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京三天(二)中 (第1/3页)

    2018年12月9日。

    今天是文小风和珊珊领证结婚4周年纪念日,仅以这篇文章送给他们二人,送给他们这段4年的婚姻。

    虽然他们已经分居一年有余,但是在文小风心里,珊珊依然是他的牵挂……

    衷心祝福他们,希望他们一切都好……

    “四人行”一路走完紫禁城内的外朝和内朝,外朝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内朝中心“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浏览了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和皇帝皇后居住的正宫,告别了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落,“三美和一”向下一个景点走去:

    “后海”

    二、十月月底的后海:

    十二月份月底的北京,下午的气温已经低至零度以下。虽然天公带笑,太阳高照,后海的水面依然已经开始结冰。刚刚入冬,冰层不是很厚。冰面倒映着树影,一派冬意盎然。

    冬天的风很大,天很蓝,远处还能看见鼓楼。

    背着阳光看,冰面倒映着天空的蓝。

    迎着阳光,冰面光亮耀眼。

    有可以休息的石凳,不过冬天实在冰凉。

    初冬的什刹海,高高的白杨,黄黄的垂柳,金色的阳光,一切都是那么静谧,那么唯美!

    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后海冬!

    之所以“三美和一”选择在“后海”中转休息,有两个原因:

    1.是因为,“后海八条街”是京城比较有特色的街区,酒吧、美食、特色“饰品”……

    冲着“美食”和“饰品”,珊珊也愿意在那里待上一会儿!

    2.是因为,珊珊的弟弟“小宇”在附近的一所“部队文工团”工作,舞蹈演员,“三美和一”要等着小宇下班,在这里汇合,之后,五人一同前往“电视塔旋转餐厅”吃晚饭。

    小宇是习mama生育的第二个小孩,习mama跟珊珊的爸爸离婚以后,93、4年来到北京,跟小宇的老爹结了婚,第二年有了小宇。1995年,小宇出生,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小宇的出生,再一次完整了习mama,成全了一个离异单亲母亲的“完整家庭梦”,也帮助她从上一段离异婚姻的阴影中慢慢走了出来。

    初冬的后海片区虽然冰雪天地、银装素裹,但是依然抵挡不住人们外出“放飞心情”的热度:

    八条街上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北京特有的皇城情调:古树,古院,高墙,洁净的冰面……

    “四人行”漫无目的的游荡在人群之中,偶尔也驻足停留于“绿松石饰品店”、和一两间“首饰店”。

    巴掌大点地界内,也没有多少能让珊珊“眼前一亮”的物件,没过多长时间,八条小街也就“浏览”完毕。

    “我们慢慢往桥头走,”

    习mama看了看珊珊的“面部微表情”,

    “小宇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了,马上就到。”

    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微信。

    “他还要等多久?冻死我了!”

    珊珊两手握拳,放在嘴边,不停的摩擦着,时不时的“哈”口“热气暖手”。

    “连一个能够让人坐的地方都没有,又没有什么值得闲逛的店面!”

    珊珊埋怨道。

    “已经在路上了,大概十分钟左右,我们慢慢的走过去,差不多他就该到了。”

    习mama安抚着珊珊,

    “到时候我们叫辆车,去吃饭!”

    “妈,你们在哪里?我到桥头了。”

    小宇打来的电话,

    差不多“四人组”也已经走到了桥头,习mama朝着桥头附近放眼望去,昂着头,环顾着四周,1米6零的小个子,挺着个大肚皮。

    “走走走,他在那里,我看到他了。”

    习mama兴奋的喊了一嗓子,朝面前不远处“开拔而去”,蹒跚的背影,臃肿、拖沓。

    “你慢点,路面湿滑,”

    珊珊略带情绪的叫开了嗓子,

    “更何况我腿脚还不方便!”

    文小风也朝着丈母娘“开拔”的方向看去,人群之中,小宇很容易辨认:

    1米85的个子,(遗传了他老爹的基因,他老爹也是1.85米的个子,身形单薄。)身材纤瘦,眉清目秀,朝气蓬勃,瓜子脸,九头身,肤白貌美,颜值担当,

    “妈,这里!”

    小宇招呼着习mama,一口纯正的京腔京韵。

    一身穿着,大方、得体、青春、英伦风范:

    小白鞋、牛仔裤、上身白色衬衣套一件圆领蓝黑色粗线毛衣“打底”,衬衣衣领一半外露于毛衣圆领,毛衣的胸口绣有一个“怀抱着布娃娃的维尼熊”,特别可爱、特别显眼,外套是一件呢绒风衣大衣,大翻领、“卡其色”,左右两个大大的“挖包”,单排扣,钻石般闪亮的“纽扣”,简洁、清爽、别致、高雅!

    文小风对小宇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珊珊的一张手机相片上面,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小宇,年龄大概在两三岁左右,那时习mama带着小宇回成都看望珊珊的“姥姥”,照片上的小宇还被习mama抱在怀里,扭着身子、侧身面对镜头,笑容灿烂、天真,和现在一样!

    人群之中穿梭,没两步路的功夫,便挤到“四人”跟前:

    “jiejie!”

    “阿姨!”

    “哥哥!”

    小宇挨个跟大家打了招呼。

    “走,我们打车去。”

    习mama情绪高涨,看着家人团聚,心里面的激动“难以言表”:女嫁、儿成人、女婿、亲家母,这一刻,习mama的心情被“天伦之乐”“簇拥包围”,她幸福着、激动着、开心着、期盼着……

    时空定格,

    在了这京城后海的桥头……

    一行五人“网约”了一辆“商务车”,向“电视塔”驶去。

    小宇对老家的四川方言特别感兴趣,好奇的学着文小风他们的对话,时不时的还会模仿一两句蹩脚的“椒盐川普”,叫他们纠正他的“发音”,引得大家一阵发笑,小宇很可爱,性格很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