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在身边回忆,是有温度的 (第1/1页)
2015年的1月10号,这一天,不仅仅是姥姥96岁生日,对于文小风而言,更是一段“四年前的今天”的回忆。 午饭过后,文小风陪珊珊来到了“鹏瑞利”。 其实,文小风已经记不清楚,他陪同珊珊去逛“成都鹏瑞利青羊广场”的具体细节了: 他记不清那里面的物业楼层分布; 也记不清入驻商场的“品牌商家”; 他更记不清,当时珊珊给小侄女“rourou”(四姐夫任强的女儿)买的是什么礼物了…… 并不是因为时间“相隔久远”, 而是因为,文小风的“关注点”、全然“聚焦”在珊珊身上—— 珊珊、就是文小风他、最美丽的风景。 他“记忆深处”、唯一留存的,是那里的温度—— 他和珊珊在那里,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 那一段温暖的记忆…… 2014年的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珊珊因为她的右膝盖髌韧带二度撕裂,托四姐夫任强的关系,被安排到了“华西医院康复中心”——温江医学城、骨关节康复中心,住院康复治疗。 一间60㎡大小的临街病房,16张病床,16个病人、满满当当,加上病人家属、护理陪伴,共计30来号人。 夏末、初秋季节,天气依然炎热。 一间病房,30几号人同时入住,即便中央空调设置23℃的温度,室内依旧闷热: 开窗透气吧,有的病友怕吹风着凉; 关门降温吧,有的病友又嫌室内闷热; 还有人担心“交叉感染”—— 都是到这里来康复治疗的病人,谁都不愿意额外传染上其它疾病。 另外,晚上20:00钟,康复中心准时“关灯就寝”,关闭中心外围大门,没有特殊情况,门卫一律不会开门,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四十,医护人员乘坐本院“班车”、抵达中心。 对于30岁出头的珊珊来说,“夜深”太过于漫长: 除了睡觉,就没有自由自在的夜生活, 想看看腾讯视频,又担心音量太大,影响其它病友休息; 想要去洗澡吧,心中“暗生抵触”——毕竟是公共区域,谁也不能保证设施设备的卫生条件良好; 更不要说,每天还要换洗衣物、床单被套…… 这些“生活起居”、“一日24小时”之内的生活习惯,康复中心都不可能“因人而异”、“照顾周全”! 就算珊珊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躺在床上“安心睡觉”,那也很难“入眠”—— 总有那么一两个“打呼噜”的病友,让她无法入睡…… 这一切,珊珊根本适应不了!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她要求回家休息。 文小风责无旁贷,负责每天接送: 一大清早便把珊珊送到中心,白天进行康复治疗,晚上又把她接回家,静养休息。 每周三,文小风的车子尾号限行,早上7:30之前必须驶出三环路外,晚上20:00以后,才能进城回家。 所以,每逢星期三,珊珊做完治疗,大概下午4:30左右,便回到病房,等上一个小时,文小风下班,驱车赶到康复中心,时间大概5:30左右,接上珊珊,离开中心—— 放飞自由, 安放灵魂! 沿着回家的路线,在三环路以外,就近找一处“环境上档次”一点的地方,“咖啡”、晚饭—— 成都鹏瑞利青羊广场。 一楼Starbucks,一杯摩卡中杯、一杯拿铁大杯,文小风和珊珊落座于此地—— 映照着落日余晖, 享受着片刻宁静。 慵懒、惬意, 闲适、温馨…… 文小风清楚记得,第一次和珊珊在这里共度傍晚时光的场景—— 两人点餐完毕,找到了角落里一处、靠“落地窗”边的“长条沙发”、依偎躺靠: 珊珊平躺在文小风的双腿,仰面朝天,翻看着店内提供的杂志“瑞丽”、“红袖”、“女人帮”…… 而文小风,背靠着沙发靠背,渐入睡态,半梦半醒之间,还时不时微微虚开“眼缝”,看一眼自己“怀里”的女朋友—— 珊珊真美~ 文小风被眼前的“风景”“美呆了”: 温红色的落日, 撒下千丝光束, 像一个倒立的“V”字型“漏斗”, 穿过断断续续的云层, 过滤出几缕光带, 像一束束“探照灯光”, 更像是“竖琴”、一根根琴弦, 暖暖的,静静的, 透过“落地窗户”, “光辉”“笼罩”着珊珊, 红润了珊珊的脸颊, 澎湃了文小风的内心。 留下“一地”、 “竖琴”“琴弦”“条状阴影”, 伴随着珊珊不时翻动“书页”, “弦影”被不停的“拨动”, “弹奏”出美妙的旋律, 歌唱着“动人”的“恋爱篇章”…… 文小风不禁万千感慨: 你躺在我的怀中看风景, 我看着怀中看风景的你, 你在我的眼前, 风景就在我眼中, 你就是我的风景, 风景就在身边! 一天一天日日夜夜面对面, 既相处,也同眠, 一点一点逐渐逐渐, 便发现, 这么近, 那么远, 我, 留着你在身边, 相宿相栖,不声不响, 我跟你, 虽无言,却不曾改变, 心中所想, 原来离我并没多远, 像天涯那一端, 却已在我身边, …… 文小风被这段“记忆”深深“触动”着: 看着现在已然“分居”一年有多的婚姻现状, 脑海里浮现着“恋爱时期”的这些美好“映像”, 婚姻生活中的“下里巴人”, 残忍磨灭了, “恋爱时代”的“阳春白雪”, 文小风情不能自己, 眼眶湿润, 潸然落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