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4章 红叶飞花阁 (第2/2页)
艾冲浪、李飘衣等人,只得好心好意地帮助他们消耗掉一些修炼资源。 所以,众人才会一起毫无顾忌地磕药。 所以,艾冲浪、李飘衣等人才会没有丝毫愧疚感,风无痕等三人也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对。 …… 看到昔日手下败将,诸如三大活宝、宁威豪之流,一个个都活得风生水起,活得肆无忌惮,自己却连天材地宝都不敢多吃,更是还得承受他们的肆意挑战,曾浪、白滔两人也曾想到过放弃。 跟三大活宝、骆威、宁威豪等人‘同流合污’,一起享受生活,无须这么辛苦。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难道不对么? 可是,每每产生这般想法时,两人都会不由自主回想起艾冲浪在得知他们准备拼搏一把之后,那赞赏的眼神,那期待的目光。 想想自己的畏难情绪,再瞧瞧风无痕一如继往的坚定苦修,曾浪、白滔就会暗自羞愧,就会无地自容。 风无痕无论是家世,还是个人资质,都要比自己强得多,他都还在刻苦修炼,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懈怠? …… 不怕别人优秀,就怕优秀的人还比自己刻苦! 这样的人,如果自己放慢追赶的脚步,那将会越拉越远。最终的结果,那就是望尘莫及。 追赶的脚步放慢了尚且如此,更遑论停止了。 这就跟一些网文作者群一样。 原本都是扑街作者,处于同一地平线,因为志趣相投进了同一个QQ群,一起水群,一起谈天说地。 也说好了一起扑街。 可是,三两年过去,蓦然回首却发现,部分一同进入网文界的其他QQ群的作者,却已经成神! 成了自己需要仰望的存在。 人家不但比你优秀,而且还比你更加刻苦,凭什么要和你一起扑街? 一本同样字数的书,在写作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人家从开书到完本只用了一年,甚至短短半年。 而你,却足足写了三年还没有完本。 你不扑街谁扑街? 所谓‘天道酬勤’,正是如此。 …… 金秋。 秋风送爽。 沉甸甸的金黄果实在枝叶间随风飘荡,片片黄叶在风中盘旋飘零。 在田地间劳作的农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又憨厚的笑容。无数农家小孩,在收割后的田野间疯跑。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叫做‘丰收’的美妙画卷。 从大郑前往大秋的一条官道上。 一行十二骑策马缓行,好似唯恐疾行的马蹄声会敲碎这幅安宁祥和的画面一样。 人数,时间节点,行进的方向… 不问可知,这十二人正是艾冲浪一行。 金秋时节入大秋。 这是艾冲浪等人早就商议好的行程。 大秋之所以名为大秋,是因为大秋的秋天别具一格。 特别之处,在于一个叫红叶飞花阁的存在。 …… 红叶飞花阁。 既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宗门。 红叶飞花阁,被连绵起伏的群山所包裹,是十万大山中最为雄伟、最为挺拔、最为瞩目的一座。 金秋的红叶飞花阁,入眼所见,周围方圆百里之地,皆是火红一片。 宛如置身地火之渊、红叶之海、黄花之洋。 黄叶红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这是异世大陆其余各处,都无法欣赏到的美景。 金秋的大秋,是旅游爱好者的胜地,是游历江湖之人的天堂。 因此,每到金秋,从各地前来欣赏红叶飞花阁美景者,数不胜数、络绎不绝。 用游人如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大秋,因红叶飞花阁而得名。 …… 红叶飞花阁。 是大秋武林界实力最强、弟子最多的宗门。 是大秋武林无可争议的第一门派。 也是大秋的国教。 红叶飞花阁门下弟子,在大秋朝堂为官者,为大秋守卫边疆者,不计其数。跟大秋皇庭,建立了血rou联系。 ‘红叶飞花’暗器手法,是红叶飞花阁在江湖上名气最大的武功,没有之一。 摘叶飞花,伤人无形。 大秋武林,谈之色变。 虽说枯叶花瓣皆可为暗器,但红叶飞花阁之人,还是每人都打造了一副称手暗器。 暗器的形状,或像树叶、或似花瓣。 颜色,正是或红或黄。 宛如红叶飞花阁的黄叶红花。 大秋,因红叶飞花阁而扬名。 …… 艾冲浪一行之所以前往生死谷,最终目的地正是跟大郑毗邻而居的大秋。 吸引他们的,正是红叶飞花阁。 无论是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还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红叶飞花’暗器手法,都让‘风尘十四侠’甚为神往。 既然是以游侠的身份拜访红叶飞花阁,当然得改头换面,低调行事。 不然,以艾冲浪和‘风尘十四侠’的声望,到哪里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被众人拥簇,又怎能自由行事? 曝光率最高、名气最大的艾冲浪,可以随意变幻相貌,可以达到连李飘衣都不认识的程度。其他人极少历练江湖,在从未涉足过的大秋,哪有什么熟识之人? 因此,只是略作改扮,混在人潮人海中,已然泯灭于众人,再无任何奇特之处。 …… 红叶镇。 是与红叶飞花阁相距最近得一座小镇,只有两百里路程。由于红叶飞花阁的缘故,每到秋季,红叶镇都非常热闹。 红叶酒楼,是红叶镇最大的酒楼。 高七层。 每一层,都是一半餐厅,一半住宿。 越往上,消费越高。五层之后,仅有银子已不得而入,还必须得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第七层,更是大佬级人物方能进入。 红叶酒楼可一次性容纳近千人食宿。 无论容量,还是饭菜质量,抑或是服务态度,在红叶镇都是首屈一指。 当然,消费价格同样在红叶镇位列榜首。 南来北往的江湖豪客、马队客商,只要来到红叶镇食宿,红叶酒楼当是首选。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但凡在外讨生活之人,很多都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过日,可谓极其不易。谁还会在乎多花几两银子?谁不想吃得爽一点、住得好一点? 只要条件允许,一般不会亏待自己。 当然,一心想把钱财带进棺材板的吝啬鬼除外。 …… 是日黄昏。 夕阳晚照,将本就‘红光满面’的红叶镇,更是映衬得红彤彤一片。 整个红叶镇,都像是一幅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