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乱战天下_第一百八十五章 火烧陵阳(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火烧陵阳(上) (第2/2页)

可别说连他们一起都烧死?”孙策问道

    周瑜皱着眉头言道“伯符兄,要知道成王败寇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我们接下来死的就是我们。之前被迫丢掉了豫章郡,尚有丹阳郡和吴郡两地还有一搏之力,如今就连丹阳郡都岌岌可危,若不用此计,那么我们就彻底没有反击的余地了。所以,我们现在不能有妇人之仁,只能以铁血、狠辣的手段,来击败项羽。”

    孙策起身说道“可是,那也不能让陵阳的百姓因我孙策而惨遭无辜啊。”

    “可是什么?在这么下去,别说丹阳郡了,就连最后的吴郡我们都可能保不住了,还有什么可是的。只要能够击败项羽,什么都是值得的。”

    走到孙策面前,周瑜严肃地劝诫道“伯符兄,我们现在已经输不起了,若再这么下去,我们一丁点机会都没有了。而我之前说撤往宛陵,那也只是死守而已,我想守久必失的道理你应该懂得。

    今岁颜良等人,麾下三万多兵马镇守临淄,为了能够坚守下来,颜良更是下令封死了四座城门,这样的实力,可以说没有二十万大军每日每夜的进攻,没有一个月时间是绝对拿不下。

    可结果呢?只用了不到一日一夜的时间,就被白麒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袁绍的势力算是彻底退出了争霸天下的舞台。所以,还望伯符能够多多考虑一二。”

    “唉”

    孙策无奈地仰天长叹

    “伯符兄!”周瑜再次提醒道

    稍顷,孙策猛的睁开双眼,杀意凌然道“为了一统大业,就依公瑾之言!”

    “火、烧、陵、阳”

    “哈哈哈”

    “好,虞子戚虞子期)等人干的不错,虽然最后逃了俩人,但始终是将歙县成功拿下了。”

    城外,项羽看着虞子期送来的信件,心情一阵愉悦。

    “主公,虽然虞子戚将军成功奇袭了歙县,但也让对方逃脱了俩人,如此以来,偷袭宛陵的计划就泡汤了呀。”站在下方的周亚夫发话道

    “无妨,对于此事,虞子戚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也顺便为吾献上了一道计策。”

    “你看看”说着,项羽将手里的信件递给了周亚夫。

    看完信件后,周亚夫微微点了点头。

    言道“如果按照虞子戚将军所说的,那么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白白丢掉了偷袭宛陵的机会,这倒是有些可惜。”

    项羽说道“这有什么可惜的。虽然没能偷袭了宛陵,但是能够借此机会将陵阳拿下,倒也不错。”

    “只是,不知道季布现在怎么样了?这倒颇有些担心啊。”看着对面的陵阳城,项羽一阵恍惚。

    周亚夫说道“放心吧,据细作传来的消息,季布将军现在仍然被关押在天牢,目前安然无恙。”

    项羽点了点头,再次言道“那么传令下去吧,令士卒都做好准备,依照虞子戚之言,引蛇出洞。”

    “诺!”

    孙策在和周瑜定下火攻之计后,迅速召集麾下将士,准备火烧陵阳。

    将周瑜的计策说了一边,见无人反对,再次叮嘱道“诸位,现在是我等生死存亡之时,所以还望能够齐心协力,共破项军。”

    言罢,周泰等人立即起身抱拳道“主公下令吧。”

    孙策欣慰的点了点头。

    下令道“周泰,由你率领三千弓箭手,备足燃火之物,待项羽撤退后,立即埋伏于东城外,待明晚东南风起立即进攻。”

    “得令。”

    “蒋钦,同样率领三千弓箭手,备足燃火之物,埋伏于西城外,待项羽撤退后埋伏于城外,待明晚东南风起,立即放箭焚城”

    “得令!”蒋钦杰令道

    孙策看向薛仁贵等人说道“薛礼将军,由你率领一万大军,待火起之时,立即从北门迎击项军。”

    “诺。”薛仁贵言道

    “薛礼将军,能否借用姜松将军一二?”孙策再次看向薛仁贵问道

    薛仁贵点头道“可以。”

    孙策言道“姜松将军,由你率领一万兵马,由南城门堵截项军。”

    “得令。”

    “薛刚将军,由你率领一万兵马,待火起之时,由西门迎击项军。”

    “得令”

    “至于东门,则由本将亲自率领一万兵马,堵截项军。”

    周瑜、周泰等人闻之,心中一惊,立即上前阻止道。

    “主公不可,您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如果您要是有个损失,那将会影响大军士气的,还望主公三思啊。”

    孙策伸手阻止道“什么万金之躯!薛礼将军等人,万里迢迢的从秦国赶来助阵,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我孙策,而我却躲在后面看着他们厮杀,岂不让人耻笑我孙策。”

    “你们就不用多言了,本将主意已定。”

    “至于剩下的兵马,就由周瑜指挥了,随时支援。”

    众人闻言,也不好再劝,躬身作揖道。

    “诺!”

    ——

    ps3200字

    求推荐票、月票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