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 多了一条命! (第2/2页)
“骏亨998呢,是我们酒厂研发了几十年的成果,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调试,这才调配出最合适的比例,确定了最终的酒品。” 徐树材看着吴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模样,一阵汗颜。 吴总也太能侃了。 骏亨998出自徐树材之手,他自然最清楚具体的过程了。 从发酵到出酒,最后稀释,再过滤,前前后后总共也就十来天的时间,硬生生被吴总说成了几十年。 不过,他自然是知道跟谁近,跟谁远,吴骏怎么说,他就怎么听,自然不会去拆他的台。 “是啊,吴总说的不错,”徐树材附和一句,说,“从我爷爷那会儿,就开始琢磨骏亨998的酿造工艺,传到我父亲手里,又经过无数次改良,到了我这代,有了吴总的资金大力支持,骏亨998这才正式面世。” “这真是耗费几代之功,几十年磨一剑啊!”陈汉生听完酿酒过程的艰辛,不由感叹一句,“徐先生家族这种匠人精神,实在令陈某佩服。” “要是没有徐先生几代的坚持,陈某也喝不上这么好喝的酒。” 徐树材被陈汉生夸的有些不知所措,一脸无助地看向吴骏。 自己只是作为一个僚机,想给吴总圆圆谎而已,这会儿怎么还夸上自己了,这要是把吴总的风头抢了去,别惹吴总不高兴了啊! 吴骏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徐树材提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 陈汉生和吴骏越聊越投缘,吴骏本来不想喝酒的,今天难得见到自己高中时崇拜的偶像,没经住劝,开了酒戒。 酒是好酒,吴骏和陈汉生的酒量也不相上下。 听到吴骏说自己也是平山人,陈汉生不一阵惊讶。 平山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年轻的一位老总? 一顿中午饭,从十二点多,一直喝到下午五点。 吴骏带进来那一大瓶骏亨998,大多都进了吴骏和陈汉生的肚子。 徐树材的酒量,在酒神级别的两人面前,压根儿就不够看,喝了不到半斤就退场了。 国内酒桌文化,源远流长。 喝酒的同时,陈汉生和吴骏谈到一项合作。 陈汉生提出,自己一次预定1万瓶骏亨998,要做平山地区的总代。 并且做出保证,无论自己卖不卖得完,每月最少都是这个拿货量。 而且,这一条可以加在合同条款上,作为硬指标。 每月1万瓶的销量,在平山这种地级县,也还算可以了。 吴骏心里合计了一番,感觉自己来做的话,肯定没有陈汉生做的好。 毕竟,他在平山的路子比自己宽得多。 一个县的区域,每月能给自己带来近千万的收益,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能结识陈汉生这个朋友,也算是意外收获,朋友多了路好走。 自己的一帮高中同学要是知道自己现在和他们曾经的偶像陈老板称兄道弟,估计会惊掉下巴。 商人逐利,在商言商,陈汉生自然不会白忙活,得有得赚。 一番商讨后,吴骏给出的代理价格是一瓶950。 最终售价全国统一价998块,一瓶酒,陈汉生有48块的利润。 以陈汉生这个酒中仙对酒类的了解,998这个售价还算合理,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吴老弟,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酒喝完,生意谈完,陈汉生亲自把吴骏和徐树材送出酒店,在门口握手告别。 徐树材全程都是懵的。 酒厂还没建好,酒还没正式开售。 这会儿,已经谈成了每月950万的大单生意。 这种事儿,也只有自己追随的吴总能办到了! 一个月950万,一年就是一个多亿,没得比,完全没得比! 自己爷爷加上自己的老爹,再加上自己,徐家三代酿酒几十年。 三代人卖出的酒加一块儿也没吴总一个月卖得多。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吴总太优秀了! ♂最新章节前往♂. \♂输\入\网\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