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报(二合一章节) (第1/2页)
三国有君子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九章四方的情报龌龊的想法被人看穿了,陶商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被古人鄙视了,着实是跌了穿越人士的份。 看着陶商有些发白的脸色,王允重重的“哼”了一声,道:“你也不用跟老夫斡旋争执,老夫最多就能等你一年!” “一年?”陶商闻言似是有些惊诧,摸着光滑的下巴道:“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太急了些?” 王允的面色沉了一沉,认真思考了一会,却是果断摇头道:“不能再拖了!这对老夫来说,已经是极限了,你若是肯答应,那老夫现在便可以收你的弟弟为学生,如何?” 陶商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 他暗道不管怎么样,权且先让陶应拜在王允的门墙之下,至于自己一年之内到底能不能办得到除掉董卓,那就是另说了。 真有意思,谁玩不过谁呀。 王允似是看出来了陶商的小心思,嘿然一笑,道:“你也不用算计老夫,老夫好歹也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还不至于中了你的道!一年之后,咱俩说好的事你若是办不到,老夫便将这个学生逐出门墙,并广为天下告知,然后老夫便和貂蝉回返长安,自行去解决董卓之事,太平公子看老夫的这个提议如何啊?” 陶商恨不能扑上去一巴掌将这老头子了结。 老而不死是为贼! 说的就是他吧。 这不是逼我发飙么? 算了,这师还是不拜了。 也不知是不是看出陶商想要反悔,王允突然哈哈一笑,也不管陶商答不答应,直接就对陶应言道:“孩子,愣着干什么?叫老师啊?” 陶应傻乎乎的叫了一声:“老师。” 得了,这回这事算是彻底坐成了。 …… …… 王允留在府内没有出来,装大尾巴狼目送他们离家,貂蝉则是代表义父送陶氏两兄弟出了宅院。 貂蝉的表情颇有些忧虑,很显然,姑娘对于陶商能否除掉董卓的事,有些摸不准成。 也是因为她对陶商有着莫名的期待, 她忧虑的看着陶商,刚要开口询问,却见陶商冲着她微微一笑,安慰道:“放心吧,我答应过你的事,就肯定能办的到,只是今天让义父提前给我摆到了台面上而已,看来我确实得抽手开始处置此事了。” 貂蝉听陶商说的如此自信,心中不由得开始安定了下来。 她低头揪了揪自己的裙摆,迟疑了片刻方才自责的言道:“都是我的错,又害你得想办法做这么难做的事情……” 陶商随意的挥了挥手,笑道:“跟你有什么关系,董卓遗祸天下,天下诸人皆欲除之,就算是没有你和你义父,我身为汉臣,也得想办法对付,他回去告诉你义父,让他一年之后,就等着拿董卓的人头鉴赏把玩吧。” 听陶商说的这般笃定,貂蝉自责的表情方才有些舒缓,她使劲的点了点头,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待貂蝉送完二人回府去了之后,陶商的脸就一下子垮下来了。 陶应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着陶商,轻声询问道:“大哥,这事……是不是不像是你说的那么容易啊?” 小伙子也不是全傻,多少还能看明白点轻重缓急。 陶商长叹口气,摇头道:“二弟啊,全天下的诸侯联合,在酸枣汇集了二三十万兵马,都没把那老匹夫怎么样,王允这老不死的一张嘴就让你哥我去弄死他,你觉得这事真那么容易吗?” 陶应闻言显得很是惊诧。 “那你还答应他?这岂不是画地为牢。” 陶商欣慰的拍了拍陶应的肩膀,道:“毕竟是为了你给他当学生的事,算是给你争得了一个好的名声,大哥我说什么也得把这事办了……还有,你刚才的那个成语用的很有水平……画地为牢,事前没有人教你吧?” 陶应重重的摇了摇头。 “很好,孺子可教也。” “大哥,你对我真好。” “你知道就行。” …… …… 回了丹阳郡守府,陶商便命裴钱去把郭嘉找来。 要对付董卓,陶商并不是完全没有计划,但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他需要一些董卓的情报。 少时,郭嘉来了,陶商也不跟他多说废话,直接向他垂询道:“我有点事需要向你咨询。” 郭嘉闻言一愣,沉默了一会,方才幽幽道:“郭某也有点事,需要向你禀明。” 陶商伸手道:“那你先说吧。” 郭嘉摆了摆手,忙道:“你是主,我乃属,还是你先问吧。” 陶商见状不由的一愣。 这小子,怎么今天和自己如此客气起来了?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我需要校事府,帮我打探一些关于董卓的讯息。” 郭嘉似乎是没有想到陶商居然问他这个,有些奇怪的道:“若是换成了别人,听了你的问题,一定会感到惊慌,可惜郭某当初在建立校事府之时,便已经将人手派到长安去了,如今却是有了一些事关董卓的消息,就是不知道你想问什么?” 陶商闻言,顿时大感惊奇。 “你这么快就派人去了长安?为何?” 郭嘉哈哈一笑,道:“多新鲜啊,长安乃是天子之都,一举一动都事关天下的走向,天下的明诏都出自长安,郭某不往长安派人,却是该往何处派?” 陶商听了这话,不要的在心中对郭嘉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暗道郭嘉果然是个有真本事的。 所谓谋定而后动,有些事根本不需要自己提醒,郭嘉就已经有前瞻性的安排好了。 陶商定了定心神,随即问道:“干哥哥,你可知道董卓老贼,现在在长安,每日都干些什么?” 郭嘉闻言眨了眨眼,一边想一边道:“据长安的校事不定期传回的消息,董卓在长安,现在主要是接连西北的羌族,董卓年轻的时候,久居羌地,威望甚高,故而与羌族联合,能够大大增强他对于关中以及雍凉二州的控制力,另外,他还在着力拉拢凉州的马腾和韩遂,渴望召集他们能够入长安,增强自己的军势……” “不是、不是、不是!”陶商急忙摆手,打断了郭嘉的话头,道:“我不是问这个,我想知道董卓每日在干什么的事,不是他干的这些公事,而是他干的另外一些事。” 郭嘉不明所以的看着陶商,奇道:“你的意思,郭某不甚解啊,这就是董卓每日在干的事啊?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陶商斟酌了一下词语,轻声道:“我要知道的是董卓的私事,就是比如董卓每日吃什么,喝什么,睡什么女人,喝多少酒,然后睡几个时辰之类的……你懂我的意思?” 郭嘉闻言彻底无语了。 原来这小子,是要打探董卓的私生活啊! 这也太龌龊了! 看见郭嘉的面色有些不愉,陶商亦是有些无奈。 饶是陶商很不讲理,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要求着实是有些难为人了。 “没关系,你若是没派人打听这些,陶某也不怪你,毕竟嘛,这些事,一般有些涵养的人,都不会特意派人去探听。” 郭嘉脸色不善的盯着他。 “郭某要是跟你说,这些事我也确实是派人打听了呢?” 陶商闻言顿时一愣。 看来,涵养这个词,用在郭嘉身上也有些不甚适合啊! “快说说!你都打听到什么了?”陶商急忙把身体探向前方,八卦之相一表无遗。 郭嘉四下看了一圈,确认无人后,方才对陶商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