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追风少年  (第1/1页)
    “我这几天正打算去呢,可惜明天有事,只能等后天或者大后天了。”    “好吧,我们回头见。”    “嗯,回头见。”    送老温出来,童建国突然想出该送大勇什么了。    就把这筐苹果送他好了。    眼下,东北地区冬天难得吃一口蔬菜、水果。    这筐苹果可是好东西。    回到屋里,童建国打开盖子,拿出个苹果尝了尝。    这会儿还没有富士苹果。    辽锦一带基本都是国光苹果。    优质果都特供燕京的首长。    这一筐是二等果,也相当不错了。    童建国咬一口。    甜度虽然不如富士,但有一种酸甜、沁人心脾的味道在里面。    吃了两口,童建国忍不住又想起二妹了。    二妹嘴巴很馋。    用南方人的话说,叫好吃儿。    小的时候刚会走路时,她看见瓦罐儿里的苏打以为是冰糖,扑过去就抓了一块儿。    大人过来制止时,她已经塞到嘴里了。    结果却恶心的呕吐起来。    辽锦一带,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存一点苹果。    过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招待客人。    苹果一般都放在一个很小的缸里。    缸口用报纸糊死。    童建义从小就鸡贼。    她用蜡烛把报纸上的浆糊烤硬了,再用小刀把报纸揭开。    小手伸进去掏了几个苹果后,再用浆糊把报纸重新封好。    下一次,再换个角度故技重施。    因为类似的小聪明、小把戏,童建义小时候经常被老爸老妈揍得嗷嗷叫。    不知她在养父、养母家会不会好一点?    不知她眼下是不是已经嫁为人妻、生儿育女了?    “哥,你在干啥呢?”    童建国正在唉声叹气时,童建波回来了。    “咦,还有一筐苹果?”    “是啊,朋友刚送来的。”    童建波的注意力却没在苹果上,而是四下打量。    “怎么?包包没了?”    “是啊,那么点,不就一把的事儿吗?”    “哎呀!坏了!”    童建波急的直跺脚。    “怎么了?”    “我都答应她们了,明天给她们带包包。”    “让她们等两天吧,就说这次太抢手,已经被人订走了。”    “唉,那你哪天去拿货啊?”    “后天,后天就去。”    “正好后天我休息,咱俩一块儿去吧。”    “可我要在盛京待一宿啊。”    “没问题啊,大后天我正好二班,来得及!”    “再说吧,我看看情况。”    纺织厂跟重机厂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    重机厂男多女少,纺织厂女多男少。    而且也是5000人大厂。    女人嘛,攀比心理强,这要是有一个引头买包,其他人也跟着亦步亦趋了。    童建国如果还像这一次一样,拿个五六百块钱的货,那真是小葱在大缸里瞎搅合了。    可五六百块钱的货拿回来都吭哧瘪肚了,再多点岂不更麻烦。    这个年代啊,交通运输才是最大的发展瓶颈。    童建国从筐里捡出几个苹果放起来,又重新把苹果筐封好了。    估摸大勇该下班了,就扛着苹果给他送过去了。    第二天腊八,童建国一大早就吃到老妈做的腊八粥。    魂穿回到这个年代、这个地区,童建国的身心已经渐渐适应了苞米饼子、大碴子粥了。    偶尔吃顿不一样的,也感觉不错。    八宝粥就着咸鱼饼子,再来点嚼劲儿十足的萝卜干儿,简直不要太惬意。    吃饱喝足了,童建国又回到屋里、回到炕上,嗑着瓜子看一看旧报纸。    要不怎么说不能上班呢。    倒把多有意思?    想干就干想玩儿就玩儿。    家里人都上班儿了。    饭菜埋在锅里。    中午的时候,童建国直接起来吃就行了。    中午吃完饭,童建国就赶紧开始拾掇自己。    先洗个头,再哆哆嗦嗦换身秋衣秋裤。    然后穿上崭新的翻毛大头鞋,披上军大衣来找赵君了。    “你自行车呢?”    赵君也早已穿戴一新了,打量童建国身后。    “唉,”童建国叹息,“这几天车坏了。”    “好吧,那咱们骑一辆车子,你载我。”    “没问题!”    其实,童建国自行车好好的呢,虽然有点老旧。    赵君的自行车是28的。    这会儿不论男女老幼都骑28的自行车。    个子矮的就把车座放的很低很低。    实在不行就跨杠。    再实在不行就掏档。    所以,这会儿的半大孩子骑车都很风sao。    老远就看见他们扭来扭去。    对于童建国这种家庭,自行车也是一种运输工具。    所以,统统都是28加重的。    300斤东西都驮的动。    而且,童建国家的自行车都是二三线品牌的。    比如像国防、白山之类。    赵君他们这样家庭,一般骑得都是一线自行车品牌,男的骑永久,女的骑凤凰。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上一世老爸和爷爷开的都是定制的宝马、奔驰。    穷鬼才开五菱宏光和奇瑞啥的。    童建国帮赵君把凤凰自行车从她家的柴房里推出来。    这车子还是新锃锃的,在午后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真像一只凤凰飞出来。    车座上还套着毛线座套。    妈蛋!还是高配。    “干!”    “啥?”    “我是说,赶,赶路!”    要是驮个儿矮腿短的妹子,她们一般都先上车。    男生跨着自行车溜一会儿再上。    赵君不一样,身高腿长,动作麻利。    童建国刚一上车,她便身子一挪就上来了。    从赵君家出来是个大下坡。    童建国初中时经常骑着老爸的自行车跟小伙伴过来溜坡。    从大坡的最高处直冲下来,双手撒把。    一个有经验的坏小子告诉大家,冲到一半时,双手张开爪子,就会有一种抓住两个基本点的感觉。    刚开始只是像抓住了苹果那么大,越到下面越大,到坡底的一瞬间就像抓住两个大馒头一样。    从大坡上下来,换一般腿短、胆小的女孩儿,一定会紧紧抱住男生的腰。    可赵君腿长,只是用一只手的几根手指捏住童建国一侧的衣服。    妈蛋!得让她害怕!    从大坡上下来,车速明明已经很快了。    童建国还使劲蹬着脚蹬子。    “小心点,别骑那么快!路上有冰呢!”    赵君喊着,手抓的童建国腰部的衣服也更紧了些。    不够!还不够!还得给你来点!    其实,90后那帮人都已经不时兴男生用自行车驮女生了。    到了零零后的年代,更觉得这是一件很跌份的事儿。    正所谓“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面笑。”    周梓童和唐哥拉稀这些损友出去把妹时,开的都是自己老爸的豪车。    眼看着自行车从大坡上冲下来了,童建国猛地刹一下车子。    赵君猝不及防,整个身体都贴到童建国的后背上。    两只手也不由自主搂紧了童建国的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