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碾碎他们! (第4/5页)
你不要? 你真的不要? 你真的能舍得不要?” 说着说着, 女人情不自禁地伸出舌头舔了一下自己的嘴唇,格外魅惑。 “花姬,不要将这个世界,想得那么简单,这,终究是人的世界。若是那位平野伯看不上你呢?” “怎么可能看不上我?除非他燕国册封一个太监当平野伯,或者那位平野伯家里的妻子比我还美艳动人比我还会伺候男人取悦男人, 呵, 你说, 这可能么?” …… 柯岩部的七千多兵马,这两日没挪地方,按照郑凡的命令,其实就是在等着乃蛮部的兵马过来。 不过,因为先前的缴获,收获颇丰,所以也不用担心粮食的匮乏,且因为按照战时习惯,郑伯爷也很豪气地直接从战利品里分宰出不少牛羊来犒劳他们,所以这些柯岩部的勇士们,士气一直保持着很旺盛。 郑伯爷行军打仗的本事,因为不敢肆意放手施为的原因,所以,其实郑凡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具体带兵打仗的话现在到底是哪个段位? 但一些刻板的玩意儿,郑凡还是明白的。 出门远征,军需绝对是重中之重,无论什么时候,让士卒吃饱喝足是维持战斗意志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方式。 而乃蛮部那边的大军,也终于在第二日出现了,只不过乃蛮部并未直接发动进攻,而是以游骑的方式开始刺探郑凡这边的虚实。 郑伯爷也懒得去跟他们玩儿什么哨骑战,懒得费那个精力,继续示意柯岩冬哥和金术可按兵不动。 再过了一天,乃蛮部的仆从兵和奴隶兵也赶到了,一时间,摆在郑伯爷面前的乃蛮部军队规模,已经超过了两万。 敌我双方数目差距,已经超过了两倍,甚至快三倍了。 你问郑伯爷心里慌不慌? 还是有点慌的,但不可能表现出来。 郑伯爷有一点是很值得称道的,那就是他很少去做自己没谱的事儿,要做,就做自己的专业。 比如, “如何当好一个吉祥物且发挥出吉祥物最大的效果”, 在这件事上, 郑伯爷绝对有着强烈的自信,练出来的! 不仅仅是杀了三王子那一次在外头睡觉, 接下来的几天, 郑伯爷都是坐在椅子上或者干脆用一堆干草堆个小床,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在营寨门口睡觉。 这种行为,确实起到了安定军心的作用。 再加上蛮人对野人有着天然鄙视链,同时蛮人对燕人的实力还是信服的,见这位燕人的伯爷同时也是自家的新主子这般淡定,大家的心,也就安静下来。 没办法, 谁叫这支蛮兵还没经历过整编就被自己拉出来打仗了呢。 要是自己手下的嫡系,郑伯爷根本就不用整这一出。 虽说六品武夫的体魄,想感冒很难,但连续吹了几个晚上的雪原寒风,郑伯爷脑袋,还是有些发胀起来。 期间, 乃蛮部那边派来一个使者,表示愿意和谈,且姿态放得很低。 乃蛮部愿意赔偿奴隶牲口,来让平野伯息怒。 明明自己占据优势,却还是得低头,郑凡清楚,这一切的威慑,来自于自己打出的大燕黑龙旗帜。 郑伯爷也很明事理,亲切接待了乃蛮部使者,表示出了对和谈的极大期待和渴望,同时,对着使者抒发了大燕希望和雪原诸部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基本态度。 正当乃蛮部使者惊喜于自己将完成任务时,令他瞠目结舌的条件来了。 郑伯爷要求, 先交出乃蛮部大王子,因为他是在雪海关外屠杀晋人的罪魁祸首,这种人,必须带回雪海关,同时,请燕皇下旨审判。 另外,乃蛮王驭下不利,辜负了燕皇陛下对其册封,但乃蛮王毕竟是王爵,所以需要亲自启程,入雪海关,再过晋地,入燕京,亲自向燕皇陛下请罪。 最后, 郑伯爷拍着自己的胸膛又阐述了一边自己对和平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使者像是见了鬼一样,浑浑噩噩地离开了燕军军营。 可不是见了鬼么? 交出大王子? 这个,条件是很苛刻,但使者觉得,并非完全没有希望,毕竟自家头人的儿子,还真不少。 哪怕少了个老三,再少个老大,还有一窝。 且大王子的势力和野心越发膨胀,其实已经受到乃蛮王的猜忌了。 但还要交出乃蛮王是什么鬼? 这还是和谈么? 用脚指头都可以想明白, 要是和平的代价是牺牲自家头人,那自家头人又不是被星辰砸晕了脑袋,否则怎么可能会同意这所谓的和谈条件? 僵持,对峙, 持续了差不多四天。 在这四天里,燕军一直避不出战,躲在营寨里。 明明营寨不算坚固,但那也得看对付谁,杀鸡焉用牛刀,对于野人而言,不是很擅长营寨战法的蛮人做出来的营盘,已经足够让他们牙疼了。 谈判失败后, 乃蛮部大王子曾率兵在营寨附近挑战过两次,但燕军这边依旧没有出战的意思,你要打就来打就是了,反正就算出发时携带的口粮吃完了,这儿还有这么多先前缴获的粮食和牲口,我有吃有喝的,不急。 而让乃蛮部开始逐渐放肆且主动挑衅求战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发现了这支燕军似乎是和他们所想象的燕军不同。 这支燕军, 居然他们的甲胄和武器, 和自己这边一样的破旧! 野人是不知道蛮人已经将他们放在了鄙视链的最下层了, 所以, 他们现在开始鄙视蛮人了。 而这段时间,郑伯爷依旧不动如山。 他在算日子,梁程的迂回,应该要成功了。 野人王给出的谋划,对时间点的把握很是重要。 只有抓住这个时间点,才能在乃蛮部最为虚弱的时候以最小的代价击溃他们,同时,还得赶在其他部族的援兵赶到这里之前。 一旦乃蛮部被灭或者被击溃,其他部族是不会懂得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的,他们只知道,燕人是不可能跑到雪原上放牧来的,少了一个乃蛮部,那乃蛮部空出来的牧场和逃散出来的人口,正好就能被他们给瓜分掉。 这就是现实, 因为野人王的崛起和失败, 这个过程损耗的,不仅仅是十余万野人大军, 同时还损耗掉了一批有远见有见识的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