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两只老狐狸 (第2/3页)
伯的索要,孙有道看得很清楚。 这买卖,在这种情境下,是他划算的,因为他是先收货。 郑伯爷微微摇头, 道: “本伯,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不瞒太傅,本伯此时来孙府,就像是元宵灯会上赶集,也就走走,也就看看,出门时,也没想着具体要买什么东西。 但若是真瞧见自己稀罕的玩意儿,说不得就会动心收入囊中。” 孙有道点点头,道: “那就由老朽来理一理,看看老朽这里,能有什么是能让平野伯觉得稀罕的物件儿。” 郑凡微笑以对。 我答应你可以保全孙家,但前提是你得给出足够的价码。 剑圣忽然觉得, 明明很严肃也很高大上的事儿, 但经这一老一青这么一转手,仿佛就和平日里自己妻子去市坊买布料没什么区别。 民间常有笑话,说老农觉得皇帝早上可以吃二十个油馍馍,美得很。 皇帝自然不会吃二十个油馍馍,但皇帝家的儿子夺嫡,说白了,和民间哪户人家几个孩子争夺祖屋并没什么区别。 剑圣闭上了眼,果脯也不吃了,只觉这些事儿,当真是好生无趣。 一边的野人王看似表情平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心下,已经琢磨开了。 孙有道,到底会出什么价? 野人王最喜揣摩人心,也擅长权谋,在此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代入到孙有道的立场上去帮他思考思考问题。 眼下,已经不是大成国了,孙有道也已经致仕,退居幕后。 就算是将这次造反的事,给抹掉,认为孙家完全不会受到这次谋反之事的牵连,孙家,其实也拿不出太多足够吸引自家伯爷的价码。 一是因为自家伯爷的位置已经不低了; 二是因为孙家并不是全盛时的孙家。 如果仅仅是一个“里应外合”,在你日后想造反时,孙家会提供帮助。 野人王觉得,自家伯爷除非脑子进水了,否则绝不会答应这个。 再者,孙有道也不至于蠢到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当价码,否则这就是瞧不起人了。 而瞧不起人的后果,就是平野伯拂袖而去,孙家等着满门问罪。 郑凡其实也是在等着, 他并不知道自己具体想要什么,但总是习惯性地想碰碰运气。 不要钱的彩票,又闲着,不刮白不刮。 孙有道并没有思索太久, 他看着郑伯爷, 开口了。 等他这一句话说出口, 郑伯爷的目光顿时一凝,野人王也是微微张了张嘴。 二人心里一时间都发出一样的感叹:不愧是能站在司徒雷身后的男人。 就是边上坐着的剑圣,也是觉得孙有道的这个价码,仿佛真的击中了什么,确切地说,是击中了自己身边坐着的这位大燕平野伯。 孙有道的话是: “朝廷每年会向雪海关运输两次粮饷,一次在年中,一次在年末,马上,新一轮的粮饷运输就要开始了,老朽向伯爷保证,自这一次起,运往雪海关的粮饷,将是原来的两倍!” 两倍! 粮饷运输,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主要有两点, 一点,是接手环节中的损耗。 另一点,就是运输过程中的消耗。 接手环节的损耗,就是粮食从农民手中征收上去后,先在县里,再去府里,然后可能还得再运去一个地方集中储存点量,再之后,要么去京师要么就发往目的地。 等到地方后,又是一个集中点,然后再分发,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每个环节,都会有人上下其手,你削一层皮,他削一层皮,一层层削皮下去,然后地方主将一层皮,将官一层皮,真到第一线士卒手中时,这个果核还能保持完整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雁过拔毛这种事儿,就算是郑伯爷熟悉的那个时空里,也无法避免。 另一点,就是运输,首先,大批量的粮食得有人运,粮食越多,需要运输的人和畜力也就越多,运输途中人和牲口都得吃饭的。 所以,为了避免损耗,以及使得效率最大化,基本上整个成国的驻军,其粮饷运输,都是从颖都开始,由颖都作为成国最核心也是最中央的区域来进行调派。 当然,各军额度,还是由朝廷来负责定制。 “两倍?” 听到这个数字,郑伯爷心动了。 虽说郑伯爷在雪海关能养两万精锐铁骑,靠的,不仅仅是朝廷的粮饷,还有自己的四处劫掠家底,以及接下来的商贸运转。 但如果粮饷能翻一倍的话,这多出来的部分,再养一个一万铁骑出来,应当差不离。 当然不是这般直接凭空变出来,毕竟银子和粮食不可能自己去大变活人,但这就像是一个人,多吃了几口饭,多了几把子力气后,在东家将活儿干完了,回家还能再拾掇拾掇自家的院子。 这就是孙有道的水平,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这个“买命”的法子,昔日大成国宰辅,果然名不虚传。 但郑伯爷还没急着表态, 谈买卖么, 你急着想要,就着相了。 更何况人家满门的命都掐在自己手里,自己需要着急么? 孙有道继续道: “犬子任颖都转运使………” 官职和差事,其实不是一个意思,因为官职是分实虚的。 有些官职,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荣誉。 就比如此时的孙有道,他的成国太傅位置,其实就是一个荣誉,让你享受一下这个级别的退休待遇。 郑伯爷的这个成国大将军,也是一个荣誉,成国都没了,你将谁的军去? 而转运使,是实职,官位虽然不高,但所经手的事务,却很多。 因为成国东部一直面临着来自野人和楚人的威胁,靖南侯的靖南军主力也一直在晋东驻扎。 所以,从燕国、曲贺城、历天城向颖都运输来的军需物资,是由转运使来实际负责接收,而接收后的分发,也是过他的手。 要知道,军需,一直是一支军队的生死命脉。 孙有道曾任成国宰辅,从镇南关开始,就是司徒雷在前面打仗,他在后方筹措转运军需,二人的配合,类似沛公和萧何。 司徒雷驾崩后,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靖南侯挂帅东征军, 都是用的成国本来的官僚体系来进行大军军需物资的运转, 孙有道当初总揽后方全局,为靖南侯解决了后顾之忧,就连侯爷也曾称赞过他。 所以,孙有道在这一块,不,确切的说,这一块区域,应该是孙有道的嫡系区域,整个上下,应该都是他提拔和任用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在自己致仕前将孙良推送到那个位置上去。 “伯爷,成国境内驻军众多,所收所发粮饷也是极多,但老朽确认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则,开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