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家 (第2/5页)
帽摘下,放在了身前,长拜下去。 在此时, 郑伯爷有些把持不住了, 他真的没想到, 原本以为燕皇的忽然问罪,算是最大的一块巨石砸入了,谁料到太子来了个更狠的。 这储君位置, 他不坐了! 郑伯爷本能地想要去看姬老六的反应,姬老六此时在瑟瑟发抖。 是的, 在发抖, 不是激动得发抖, 而是咬着牙, 他, 在恐惧。 虽说谁都清楚,现如今的燕京,是姬老六的“六爷党”在和太子争夺国本之位,按理说,太子被逐出东宫的话,老六上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老大娶了蛮族公主,如今能继续得到领兵的机会已经是邀天之幸。 老三废了; 老四失去了邓家支持后,也是消沉无比,至今无法得到复出的希望。 老五最是普通,一直没什么声音。 小七,太小,除非燕皇能长寿绵延扶持小七,否则一句主少国疑,他就和那个位置无缘。 郑伯爷将目光缓缓地瞥向坐在自己身侧的宰辅, 发现赵九郎依旧在“修仙”。 郑伯爷真的好想去提醒他一句: 喂,你是宰相唉,太子请辞了你居然当没听到? 但人赵九郎确实是当没听到。 赵九郎不说话,自然就更没有郑伯爷说话的份儿了,少顷,郑伯爷调整呼吸,继续入定; 当你不知道前面的沼泽怎么过去时, 没关系, 跟着前辈走,准没错。 燕皇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久久不语。 其实, 太子的三大罪, 与其说是太子的,倒不如说,是他这个皇帝的。 国库的亏空,是因他的好大喜功,连年征战; 皇后的死,是他自己不怜惜发妻。 甚至民间一度传闻,皇后的死,太过突然,也有蹊跷,更有甚者,猜测说是陛下为了六皇子铺路,否则怎么解释六皇子一大婚皇后马上就薨逝的巧合? 至于第三条, 太子得不到父皇的喜爱,得不到大臣的拥护,得不到兄弟的友爱,是因为太子坐在东宫那个位置,本就是一个招牌。 而这个招牌,是皇帝立的。 东宫之位,是莫大的荣耀,却也是一种巨大的束缚。 我,是你立的,你立了后,还拉起另一个弟弟上来打我,这,怪我? 古往今来, 可听得过有几个强势的太子? 诚然,太子的这番话,乍听起来,有些强词夺理,但事实的确是这样。 若是他现在太子妃是郡主,田家还在,母后还在。 其,外,有南北二侯做呼应; 内有嫡长子的身份为支撑。 他根本就立于不败之地,就算是姬老六再能折腾,也断不会威胁到他的位置。 而这些,其实是他父皇亲自给他剪断的。 把我拉起来, 再把我的枝叶剪断, 再问我有什么罪, 凭什么! 你为何不直接将老六立为太子? 马踏门阀之后,你只要说一句立贤不立长,满朝文武,谁敢反对? 没人能预料到,消沉已久的太子,在此时,爆发了。 燕皇的目光缓缓沉了下去, 咳嗽了两声, 身侧魏忠河马上奉茶。 燕皇的脸上,流露出了一抹疲惫。 但老虎未死,哪怕再露疲态,也没人敢去触碰其须。 且,老年的老虎,更为可怕。 “太子,你可知,你最大的罪责,是什么?” “请父皇明示。” “为君者,当有百折不挠之志,当有天地齐崩我独立之势。 因为,你的臣子,你的兄弟,你的百姓,都在看着你,你不能怯懦,你也不配去怯懦。 换句话来说, 臣子可以降,百姓可以降, 为君者, 该向谁去低头? 这是龙椅,坐上去,就是独夫,你除了老死在这把椅子上,其余走下这座椅子的任何方式,都是绝路! 朕的太子, 大燕的储君, 岂能这般脆弱, 岂敢这般怯懦!” 郑伯爷心里觉得陛下是真的不人道啊,这种养蛊一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真的是一种摧残。 但这世上,可没人敢去教陛下育儿经。 “都是死人么,将你们二哥的帽子,给他戴回去。” 燕皇发怒了。 因为燕皇话语里的意思,是让皇子去帮太子戴,所以,魏忠河没有上前。 自然也就没有旁边仙气飘飘二人组的事。 然而, 四皇子继续跪伏在地上,没动。 五皇子继续跪伏在地上,没动。 小七很听话地站了起来,母妃常常告诉他,要听父皇的话,父皇叫做什么自己就得做什么。 所以,他跑到前面去,捡起太子身边的帽子。 在他准备为太子哥哥戴上时, 还特意地扭头看向自己的父皇, 他期待从父皇眼里看见对自己的赞许, 哥哥们不听话,小七我乖吧? 然而, 他在父皇的眼眸中,看见了深沉的愤怒。 小七忽然觉得呼吸一阵困难,马上丢下了帽子,跪伏了下来。 身为天家之子,就算是再小的年纪,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小七现在明白了,为何其他哥哥们跪着不动了。 场面, 一下子尴尬了下去。 终于, 姬成玦站起身, 他不知道这是太子自暴自弃的爆发,还是以退为进的手段; 总之, 姬成玦现在很慌。 是的, 他现在很有用, 平时,也能用自己的一些用处和父皇做一些讨价还价,父子之间都心知肚明的交易。 但父皇毕竟是父皇,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父亲的心底到底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 父皇,不会对任何人屈服。 一旦触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绝对不能去仗着自己还有用去撩拨属于一个皇帝的尊严。 这就是独夫。 有了儿子后, 姬老六觉得自己怕死了很多。 怕死, 没什么好丢人的, 就比如坐在旁边的那个姓郑的, 他一直将怕死名正言顺地摆在嘴边。 就连入京时,都将剑圣带在身边,更是带到了宫门口,若非魏忠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