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大怒 (第3/5页)
这个意思,四哥你听懂了么?” “听懂了。” “那就好。” “你在骂我是废物。” “………”老五。 … 午觉醒来,郑伯爷去了温家的客厅。 然后, 郑伯爷就意识到,先前没带着瞎子去看晋太后,实在是巨大的错误。 此时, 瞎子和温苏桐二人面对面地坐着,二人手里都端着茶。 “您看起来精神真好。” “你瘦了,应该是事情太多太忙了吧,要注意。” 二人在聊着家常, 但语速很慢, 往往很久才接下一句。 郑伯爷知道,瞎子是在用“精神锁链”和温苏桐进行着交流。 晋王府里有密谍司的人,这很正常; 温苏桐家里,密谍司的人,也绝不会少。 郑伯爷无法去找个密室和晋太后说些私密话,因为只要他这么做了,燕皇的怒火马上就会降临。 燕皇的志向,是一统诸夏,怎么可能坐视自己手底下自家的将领去侵犯一国太后的事情发生? 这也就使得郑伯爷的晋王府之行,过于寡淡,和自己所期待的,差距太大。 唉, 如果有瞎子在, 就方便多了,还能说些私密话。 最后, 郑伯爷又坐下来喝了半杯茶,和温苏桐聊了聊雪海关和燕京城的气候,茶刚凉,就起身告辞了。 回到六皇子的府邸,众人吃了晚饭。 苟莫离询问郑凡能否带着他去一趟密谍司大牢,郑伯爷犹豫了。 外界都清楚, 野人王战败被俘,送入了燕京城。 有传闻,野人王已经被问斩,也有传闻,他还一直被关押在密谍司大牢里。 郑伯爷当然清楚真正的野人王在自己面前,而此时关押在燕京城里的那位,是个冒牌货。 冒牌货叫阿莱,一个长相酷似野人王,且心甘情愿成为野人王影子的男人。 如果苟莫离请求自己带他去后园见郡主, 那郑伯爷肯定一脚踹翻他, 但请求自己这个, 郑伯爷有些为难, 只能道; “我让姬老六的人帮我给魏忠河传个话,就说为了清晰应对雪原局势,想去见见那位野人王。 具体的能不能见到, 还得看魏忠河的意思。” 苟莫离跪伏下来,重重地向郑凡磕了个头。 今晚, 姬老六一直到后半夜才回来,回来后没来找郑凡,而是回屋就休息了。 翌日清晨, 郑伯爷刚醒,洗漱完后,走到小院儿里正准备来一根起床烟; 却看见院子里的长椅上, 姬老六正坐在那儿, 手里拿着一杆水烟。 时下,乾人喜好五石散,那玩意儿,效果可比烟草重得多得多。 而烟草,一大半被当作药材使用,吸食烟草的人,有,但并未形成风气。 且怎么说呢,这个世界,越是年纪大的,越是身体不好的,抽烟的反而越多,因为他们认为烟草的烟可以去除疾病。 姬老六手中的水烟,造型精美,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他腰上还挂着一个玉髓佛手鼻烟壶,也是极为贵重的物件儿。 大燕国库是紧张,但紧张不到他姬老六的生活上,只要政治条件允许的话,他和郑伯爷一样,还是喜好享受的。 最重要的是,他不是依靠朝廷国库的银子来享受,事实上,按照姬老六的说法,大燕做生意人家里,论缴税的一丝不苟和严谨,他姬老六麾下的商行,当属第一。 郑伯爷走到姬老六身边,拿下了他手中的水烟,道: “别碰这玩意儿,对身子不好。” 说着, 郑伯爷自己用火折子点了烟,吸了一口。 “你自己呢?”姬老六白了一眼郑伯爷。 “我是六品武者,身体好。” “合着你郑凡练武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的亏空?” “呵呵,你今儿不上朝么?” “告假了,和父皇告了假,你明日就要离京了,我带你逛逛。” “这么隆重?” “必须的,天知道下次见你,是什么时候。” “行。” “马车已经在等着了,带你去宽民巷去吃早食去,那里的,最正宗。” “好。” 依旧是张公公驾车。 宽民巷子,是燕京城的一条老街,街面不大,人气却很足。 早食,吃的是小馄饨。 姬老六吃了两碗,郑伯爷吃了三碗,张公公吃了四碗。 随后,二人没再坐马车,而是开始了闲逛。 去了尹郎祠,和银浪郡一样,最早因为当年那位大燕宰辅而闻名,只不过京城里的这座祠,已经变成了字画古玩市场。 姬老六一边和郑凡并排走着一边对郑凡介绍着古玩行情。 “京城里,很多人都喜欢到尹郎祠里来逛逛,总想着捡个漏什么的,但怎么说呢,买的永远不如卖得精,想在这儿捡漏啊,难。 金银玉器,是不可能被摆在这里的,傻子才卖那个。 而像这种古书画和砚台瓶窑这类的,一来,假的居多,二来,就算是真的,你若是自身喜好,买了收藏把玩不想着转手那无所谓,想着捡漏翻卖,也得瞧着是不是有同样和你懂行的人,且那个懂行的人,身家还富裕。 且这玩意儿,真到时候,去米行,也换不来什么粮食,米行的伙计,可欣赏不来这个。” 说是这么说,但姬老六还是给郑伯爷买了个砚台、一幅画以及一块杂色玉佩。 “砚台是真的,料子好,值。画是假的,但临摹的人也有些年代了,一两银子买入,卖不出百两,但十两银子打出去,轻轻松松。这玉佩,还没养好,其实是上等的怀柔玉,佩戴在人身上,养个三代人,到你孙子成年时,质地会变得极为剔透顺泽,就值钱了。 如果那会儿米价和现在差不离的话,可以值得个五百两银子。” 郑伯爷拿着一个布包,将东西收入其中,张公公笑着接过去帮忙保管。 “你这还真是饿不死,没钱吃饭了就来这里转转,倒腾几下,什么都有了。” 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就是这个理儿。 姬老六摇摇头,道:“这些,都只是小道而已,说白了,这些玩意儿,在我眼里,很稀松平常。” 生在皇家,母族是闵家,寻常人眼里的珍贵古玩名贵件儿,在姬老六眼里,和自家后厨里的砧板没什么区别。 “那你当初怎么穷得没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