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狼烟 (第3/4页)
没离开过京城,同时从未统兵过的燕皇,大概,也是不知兵的。 但燕皇所做的, 就是将兵权和前线战事完全交给统兵大帅, 自己, 心甘情愿地坐镇后方,为其压制来自后方的压力和不和谐声音,同时,为其筹措粮草兵源。 ……… 郑伯爷和五殿下在望江边分开,五殿下要去颖都,同时,他打算带领一帮懂得治水的颖都官员去亲自查看一下江道; 虽说他心里也大概清楚,国战将开,自己多半是没能力去修河工了,但圣旨一日没至颖都,他就得继续做自己的事。 而郑伯爷, 则继续昼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雪海关。 郑伯爷胯下的貔貅还好,其身边的亲卫们,因为马力的原因,居然落下了一大半在途中,可见郑伯爷赶路之坚决。 也确实应该坚决。 郑伯爷是夜里回到雪海关的, 将疲惫不堪的公主送回后宅休息后,郑伯爷马上召开了军议大会,雪海关内,参将以上者,全部参加,同时,下达了三道命令: 一,雪海关内外,所有标户兵丁,全部脱离生产,集结备战; 二,管控内需,进行战时储存; 三,所有作坊、天机阁,开始全力打造攻城器械; 这三道命令下达之后, 在座的各镇将领,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随即,就是狂喜! 这是要打大仗了, 不是对雪原, 必然是对楚国。 原因很简单, 打雪原部族你打造个攻城器具做什么? 雪原上有城池让你去攻么? 雪海关外确实还有两三座当初大成国修建的城堡,但野人部族早就从那几个城堡中撤出来了,没人敢占着那里,而雪海关这边因为兵力不足等一系列原因,暂时也懒得派人去那里驻守。 且就算是自家伯爷要造反,也不可能,一来自家伯爷刚从京城受奖回来,二就是自家伯爷如果要造反,也不应该是主动去打造什么攻城器械,而是要防备靖南侯率大军过来攻打雪海关才是。 所以, 必然是要打楚国了, 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攻打! 风尘仆仆嘴角都有些开裂的郑伯爷坐在首座, 目光扫视下方的各路将领们, 道: “请诸位,助我封侯!” …… 乾国的江南,以文华荟萃而闻名,那里的诗词歌赋、花魁风流,仿佛将江南的风,都浸染上了一层书香气息; 而楚国的郢都,则是以浪漫而闻名,夏日初来,正是冷暖适宜之际,这,也正是楚人名士最为洒脱最为放纵的季节。 郢都外有一条河,叫觅江,说是江,其实是河。 相传,当年楚侯寻找都城建址时,火凤落于此河之中仿佛在寻觅着什么灵粹,故因此得名。 一场场盛会,就沿着郢都外的觅江展开。 有歌舞, 有丝竹, 有文士, 有琴棋书画, 甚至还有争跤、斗兽等等。 楚地大贵族中,大部分贵族都有家族嫡系子弟在郢都生活或者为官,所以大家的游乐项目,极为丰富。 觅江沿岸,当真是热闹非凡,按照常理,楚皇也会白龙鱼服来这里与民同乐与贵族同乐,上代楚皇还曾亲自在觅江的争跤场里连下五个力士一举夺魁,传为佳话。 就是不喜好这些热闹的, 也可以选择清淡和放纵, 比如, 每每这个时节,总少不得楚人在觅江江边赤足而行,楚人认为觅江的水,能得火凤喜爱,自然是纯澈的,可以洗涤自己身上的尘埃和厄运。 今年, 因为上半年晋地的燕军忽然压迫镇南关,导致郢都这边的风气紧张了数月,现在,战事退却,报复性的玩乐,也就出现了,郢都人想要用更为尽情地方式,来弥补自己上半年的缺憾。 一艘花舫,漂浮在觅江江面上。 花舫上,坐着四个人。 为首者,是一个年纪很轻的青年,处于那种刚从孩童蜕变出来却还残留着些许稚气的阶段,但他身份尊贵,是大楚八皇子,同时,也是摄政王最为疼爱的弟弟。 在其左手边,坐着昭察,昭氏子弟; 在其右手边,则坐着司康,先皇在位时,其父司建以奴仆身份得到提拔,从而发家。 只不过,因为年尧大将军实在是功位太过显赫,所以时下以奴仆出身得贵者,逢谈必提及年尧,但在年尧之前,则逢谈必提司家。 坐在八皇子对面的,乃是景仁礼。 昭氏和景氏,加上屈氏,乃楚国历史最悠久的大贵族,楚侯开边时,就随侍在楚侯身边, 楚国有一官职,叫三闾大夫,其差事就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可见这三族,在大楚地位之显赫。 “仁礼兄在雪海关未曾见到丽箐jiejie?” 八皇子笑着问道。 景仁礼得年尧推举,相传其曾深夜独自去面对那位凶名赫赫的燕人南侯,凭此功绩,得摄政王召见,后被派遣以私人名义去了雪海关,给公主送嫁妆。 其实, 楚国皇室给雪海关送嫁妆,和燕皇隆重对待大楚公主且让其留宿宫中,是一个意思,燕楚虽然是敌国,但在姬家眼里,能和自家在历史和地位上平起平坐地,也就那两家了。 虞氏,已经不算了,就只剩下熊家。 楚国皇室送嫁妆,也不是低头认小,而是规矩如此,体面如此。 景仁礼马上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回殿下的话,郑凡和公主,不在雪海关,去燕国都城了。” “哦,去燕京了,呵呵,这是拿我皇姐去夸功了啊,唉。” 昭察笑了笑,道:“燕人土蛮,腥气重,最喜做这种事。” 这是将燕人比喻做了没见过世面的穷亲戚,一有好东西就急不可耐地出门炫耀。 随即, 昭察又道;“不过,公主之事,也确实说不上来。” 因为在座的都清楚内情,都知道屈氏大婚时,是公主主动要和燕人平野伯走的,而并非外传的那般燕人平野伯劫持了公主。 八皇子摇摇头,道:“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私底下开开玩笑,挖苦挖苦屈氏没关系,但今日在座的,有四家人,没必要落这个口实。 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艘更大的花舫,因为这里江面两岸都搭建了台子的原因,本就不宽的觅江江道就难免显得有些狭窄,所以,八皇子等人所在的这艘花舫不得不停了下来。 对方花舫上出现一个壮汉, 对着这边很是嚣张地喊道; “还不速速让开!” 八皇子“呵呵”一笑,昭察也是淡然抿了下嘴唇,司康和景仁礼则马上站起身,八皇子和昭察,出身高贵,自然可以矜持; 而司康和景仁礼,一个门第刚起,一个还是家族刚冒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