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陨 (第7/7页)
,却忽然入晋; 这次,世人都以为燕人伐楚,接下来,谁能料得到呢? 我大乾三边精锐,依托城墙,那绝对是他燕饶噩梦; 而一旦再来一次百年前的那场战败, 只剩下这断壁残垣,这冷冰冰的一片片,它能拦得住谁? 再修养十年, 不, 只要五年。 依我大乾之富饶,物力人力,被打醒聊官家和当道诸公有了奋起之心,我大乾,定能一扫百年积弊,再度站起来。” 男子又问道: “但他们,还是要打的,他们觉得不打,就是放弃了一次大好的机会,就是觉得,自己,是愚钝之辈,会被史书笑话的。” “是啊。” “你能让他们不打么?” 钟文道闻言, 沉默了, 沉默许久之后, 钟文道点点头, 再度露出了笑容, 道: “能。” ………… “我大乾此时必须北伐,一则,可解楚国之围,需知唇亡齿寒,若是此时我大乾隔岸观火,坐视楚国被破,我大乾于东方,将彻底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那时,燕人已破两国,携此大势再攻我大乾,我大乾将危矣。 二则,燕人人力物力,都集中在了伐楚上面,其国内,必然空虚,我大军北上之际,届时蛮族必然响应,燕国将立刻陷入夹击之势,此乃千载难逢之好机会!” 课堂上, 姚子詹听着自己手下那名出身自魏镇李家子的见解,满意地点点头。 自己这些学生,基本都出自三边将门,虽然身上难免会有一些纨绔子弟的习气,但大底上,还是有家门之风的。 “不错,很好,谁还想再,得好的,为师就帮你们写进折子里,给官家看看,让官家也瞧瞧,我大乾边地将门子弟绝不是烂虚名。” 这时,一名坐在最后面的学生站起身。 他姓石,叫石开,其父是陈镇转运使,其实是文官子弟,算不得武将之家。 “石开,来,你。” “是,老师。” 石开很恭敬地向姚子詹行礼, 转而, 又面向先前发过言的李成密, 道: “李兄先前所言,若是在下没听错的话,李兄,此时,正是我大乾千载难逢之机遇?” “是。”李成密点头道,刚刚得到姚师认可的他,有些自得地反问道:“莫非石兄对此有异议?” 石开也点点头,道: “有异议,在下不才,觉得李兄得不对。” “哦,还请赐教。” “百年前,有过比眼前更好的机遇。” “………”李成密。 “………”姚子詹。 课堂上,所有人,都因为这话,停止了动作。 如果眼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那么百年前, 燕人正在荒漠边和蛮人打得脑浆都要迸出来的那次,又算什么? 要知道当年,那可是颠峰时期的蛮族,他们的王帐,他们的黄金家族,还是荒漠至高无上的主宰! 李成密脸被憋得通红, 指着石开, 道: “你………你怎么敢………你怎么能………” 石开没再去看李成密,而是转而又向姚师行礼, 问道; “老师前些日子才教我们圣人之言,教我们立身为正,学生一直铭记在心,老师教诲,在课后,也是时常于心中反刍。 但学生有一事不解,还望姚师解惑。” “大可讲来。”姚子詹抚须微笑道。 “老师曾教过我们,夏夷须严辨,春秋存义。 那请问老师,为何先前如李兄所言,我大乾北伐,竟还要指望蛮族来帮忙? 众所周知,八百年前,燕侯持大夏子令为诸夏开边,始才有燕; 而我大乾,太祖开国,曾于东山之巅祭明示,大乾之国祚,继承于大夏正统。 学生有惑, 若是这般,从法理,从正统上来看,燕国和我乾国,都出自于大夏,属于诸夏之国。 但和他蛮族,又有何干系? 我大乾和燕国开战,形同于兄弟于家门内内斗。 什么时候,他蛮族,也属于诸夏之一了? 李兄先前所言,联络蛮族,共同伐燕,此举,和引之外贼入门,又有何区别?” 在场所有人,又再度失言。 原因很简单, 大乾,是一个注重文教的国家,他们有极为辉煌灿烂的文化,有最为华美的道德文章,自诩为真正的礼仪之邦,受万国敬仰。 但在百年前,先祖们做的一些事,却很难洗白。 百年前,燕人和蛮族血战之际,太宗皇帝,他北伐了。 但偏偏, 燕、楚、晋三侯,都是正儿八经受大夏子令开边的,而乾国,因为赵家得位不正,所以发动了一大批文人帮忙写祖上历史,赵家,八百年前一样,也是大夏子麾下的一名重臣,和那三侯是一样的地位。 但大家伙心里都清楚,本朝太祖皇帝,曾是先朝皇帝的义弟,出身于上京城一军户之家。 但文宣口是这般认定的,也是这般宣传的,大家就得认,所以大家八百年前,就是一家了,但这就又和太宗皇帝以及现在所议之事,违背了。 姚子詹笑着开口道; “为师问你。” “老师请问。” “若你母亲重病了,你隔壁邻居家有药,此药能救你母亲,邻居却不愿意给你,你会去偷过来么?” “会。” “偷窃之举,乃君子所不齿也。” “然,母上事大,学生甘愿担此恶名。” “然。” 石开张了张嘴,他清楚姚师的意思,就是火烧眉毛了,坐等燕国灭楚,下一个,就是大乾。 自家都要亡国了,还能去计较个什么大义不大义法理不法理的? 石开俯身一拜,道: “弟子受教。” 姚子詹则在心里长舒一口气,他先前,是用诡辩的方式回答了对方,其实,是不应该的。 好在, 这时外面仆人来通传,有紧急军情。 姚子詹如蒙大赦,离开了课堂,直奔前院签押房。 ……… 签押房内, 仆人看着姚子詹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关切地问道: “老爷,究竟出了何事?” 姚子詹看了一眼仆人, 长叹一口气, 抿了抿嘴唇, 道: “钟文道,昨夜突发癔症,今早,病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