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军出击! (第2/5页)
苦啊。” 感叹完,郑伯爷还看向身边的剑圣。 剑圣不为所动,甚至看起来还有些想笑。 随即, 郑伯爷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边上的公孙寁有些疑惑地看着二人,其中一人,是自己父亲都极为敬重和畏惧的平野伯爷,另一人,自己父亲告诉自己,是那位传说中的晋地剑圣。 公孙寁初来乍到,做事,自是带着一分小心翼翼,也尽可能地去察言观色,但他眼下,是真的看不懂了。 明明在说的是很悲惨的民间疾苦,结果二人发出的,却是爽朗的笑声。 郑伯爷叹了口气,道:“人都是会变的啊。” “不是变,只是经历得多了,就会变得习以为常。” 郑伯爷点点头,道:“我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越来越冷血,你应该知道,早年间,我曾做过民夫,当时,镇北侯府的郡主将我们这一队民夫当作了诱饵。 但现在,我看着他们时,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相似的感觉,他们在我的视野里,开始渐渐模糊了,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是我手里一张张叶子牌。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打出去,变着花样地打出去,为的,就是最后赢钱。” 剑圣站在一边,没说话。 郑伯爷继续道:“我这些天,其实一直都在思考,我身边很多人,也在帮我思考,因为我能在他们的身上,看见一些思路。” “我听闻,乾国的文士和楚国的大贵族,都很喜好清谈。” “那是吃饱了撑的,他们喜欢的,是那种意境,而我想要的,是能够抚慰我自己内心的一个结论,至少,是一个体系,体系这个词,相当于你们剑法里的一套剑式。” “明白。” 郑伯爷舔了舔嘴唇, 道: “我从苟莫离身上看到了很多东西,从我很多手下将领身上,也看出了很多东西,当然,最后让我看清楚的,给我以最大启发的,其实是你,虞化平。” “还是拐到我身上来了。”剑圣露出了果然的笑容。 郑伯爷摇摇头,道:“不是,其实,如果刨除打仗的话,真正自己拿着兵器杀人,你杀的人,肯定比我多得多。” “是。” “任何带着负罪感的事情,做多了后,我们都会麻木,慢慢地,习以为常。 正常人,第一次见自己父母杀鸡,杀鱼,肯定也会觉得害怕不忍,但不久后,他们自己也会杀得很利索,只为,接下来全家人的一顿美餐。” “所以,平野伯爷,您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如果这种生活,这种节奏,这种格局,注定会让我对一些事情越来越麻木的话,那就,让他麻木好了。 因为人的下线,往往是越来越低的。 乾国东海,有一群人,他们一辈子几乎都生活在水里,不得上岸,为官府或者大户所用,采集东海珍珠,他们被称为采珠人。 越是年纪大的采珠人,他们就能潜水潜得越深,但同时,他们就又越是喜欢躺在礁石上晒太阳。 所以,一些事儿,既然要做,那就做呗,只要我还能继续对美好的事物继续保持美好就行。” 剑圣点点头,道:“你对心境上的一些话,总能给予我启发。” “见笑了。” “的确,很多时候,你说的一些话,和你现在的武者境界,很不相符。” “一些文人大宗师,手无缚鸡之力,不也照样能说出至理名言?” “也是。”剑圣表示赞同。 “所以,这些还是从你身上感悟到的,世人忙碌,只为那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千惆怅; 你我都是不用担心生计的人,所以能抽身忙碌之外,想的念的思索的,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了。” “我现在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住在雪海关的普通人。”剑圣说道。 “你这是返璞归真,这条路,是对的,但不适合我。所以,我只能借鉴,不能照着走。” “那你的路,是什么?” “看风景,看更多的风景,当年在虎头城坐在自家客栈阳台上时,我在看风景;南下乾国,在上京城下的,也是在看着风景; 现如今,站在这帅輦之上,前方战士冒死冲城,这,其实也是一种风景。 一如登山,站得高度不同,所见的风景也不同,为了看更多没见过的风景,只能一步一步地爬山。 终有一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实,我不一定真的喜欢山巅的景色,但不去那里看一眼,瞧一下日出,总觉得这辈子,会不得圆满。” 剑圣缓缓闭上眼,微微摇头。 “你,怎么了?”郑伯爷问道。 “我在克制自己感悟的感觉,这个时候,不适合盘膝坐下感悟。” 郑伯爷闻言,张了张嘴,舔了舔嘴唇, 道: “畜生。” “哈哈哈。”剑圣笑了,“接着说,万一真的上了山巅,发现风景不是你所爱时,你会如何?是直接跳下山崖就此结束,还是再次下山?要知道,下山时的风景,都是你看过的,也就没新意了。” 郑伯爷摇摇头,道: “上山时和下山时的心境不同,心境不同,所看见的景,也就不同。我看山是山,我看水是水,我看山不是山,我看水,就不是水。” 龙渊,开始鸣叫。 显露出,剑圣此时心境的不平衡。 郑伯爷无奈道:“忍不住了?” 剑圣摇头,道:“不至于。就是你先前所说的话,让我想到了二品之境,那是山巅的风景,看一眼,就只能下来。 或许,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下来后,也不必颓唐,因为上过山巅,再回头看下面的风景时,味道,就会有所不同。 世人都以开境为荣,这世上,能开二品者,更是寥寥无几。 但二品之境,我敢断定,就算是武夫体魄,也不可能长久支撑。 郡主身边那个家伙,一辈子修一道二品剑,看似犀利,实则鸡肋,我不知他是否曾后悔过,但在我现在看来。 就是一辈子不得开二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二品不得长久,于三品之中无敌,其实已然足够。”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你是担心自己再开二品身体吃不消直接暴毙,舍不得老婆孩子热炕头。” 剑圣蹙眉, 思索, 颔首, 道; “对。” “他们,也是你的风景?” “不,他们是陪我登山的人。”剑圣纠正道。 “那我呢?” 剑圣抬起手, 道: “灯笼。” “呵,这糟糕的比喻。” 身后,抱着蛮刀的公孙寁抬头疑惑地看着身侧的阿铭。 阿铭低下头,看了一眼他,问道: “听得懂么?” 公孙寁很诚实地摇摇头,他尽力去听了,但还是没听懂。 阿铭点点头,道: “听不懂就对了。” 公孙寁大着胆子问道:“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