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 难 (第3/3页)
南下攻乾,曾是绝大部分燕地孩子童年时玩过的游戏。 姬老六笑了笑,道:“乾人,不打紧,也就只是搞一些小动作吧,他们原本有一个还不错的大帅,结果前阵子病死了。” 钟文道死后,乾国秘不发丧,硬生生地瞒了好久。 治丧旨意和新任三边指挥使的任命圣旨,是一道发过来的。 乾国朝廷上经过一系列的磋商后,任命钟文道的弟弟,钟文勉,作为新任三边指挥使。 原本的小钟相公,晋升成了老钟相公。 但在新三边指挥使上任的第二天,绵州城的西军就发生了内讧,据说,还动了刀兵。 这场内讧,连燕人的密谍司都能察觉到,足以可见规模之大。 内讧的原因,现在不得而知,虽然已经被控制住了,但必然是和原本钟文道的死有关的。 大乾西军被钟文道带到三边来防御燕人,已过三年,眼瞅着,第四年也要到了,西军思乡亲切,厌战情绪更是强烈,作为客军,他们根本就没有守土的热情。 所以,姬老六综合情报猜测,估计是老钟相公在的时候,还能弹压住西军内的这股情绪,让他们继续老老实实地在这里为大乾戍边; 等到老钟相公亡故的消息传开,新上任的钟文勉,估摸着发出了准备北伐的暗示,这才成了内讧的起因。 积攒的情绪一旦爆发,可不就得出乱子么? 所以, 虽说钟天朗那小子因为他爹的亡故而变得更加发疯,开始频繁地率领乾人的宝贝骑兵袭击燕国银浪郡边境,但在大皇子的调度下,乾人一直没占到什么便宜。 而后续的大规模北伐,乾人一直打不起来,物资、军械、粮草,倒是能输送上来,但到最后要去打仗的,可不还是人么? 西军作为乾人三边之中战斗力公认最强的一支军队,不管哪个人当新帅,想北伐,都必须将西军当作自己的中军依靠,现在被作为依靠的西军自己先尥蹶子了,其他各路兵马怎么看? 姬老六记得自己那位姓郑的兄弟当着乾国官家的面嘲讽过人家不知兵…… 事实,确实是这般。 那位乾国官家将文圣姚子詹丢到三边都督的位置上,可谓是三边的文官领袖,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边原本文官主导外行指挥内行的尴尬局面; 姚子詹也的确是在那里拉拢和调解了三边各路兵马之间的关系,让三边的氛围,变得和和气气。 但他娘的军队是用来打仗用来杀人的,你在那里搞和和气气? 和和气气之后,还怎么打仗? 北伐什么的是不能北伐的,大家继续蜗在城池里不好么? 乾国朝廷,是想要北伐的,这一点,从密谍司从乾国那儿弄来的邸报就可以清晰看出。 乾人再蠢,都知道此时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兄弟被燕国揍,这是不对的! 但朝廷的意志下达到乾国三边后,居然被顶了回去; 而后, 朝廷不得不考虑三边反馈过来的情况,最后就是,原本信心满满决意北伐的朝廷,自己也狐疑了。 大概, 那几位相公和那乾国官家自己心里都开始打鼓, 以这种状态下强行让三边兵马北伐, 能成么? 另外,因为西军主力不断地北调,使得西南地区又开始出现不稳迹象,当老钟相公的死讯传到西南地区时,当即就有几个土司扯旗开始造反! 这种情况下,乾人的北伐可能性,又被降低了。 姬老六知道,何初问这个,是他也想被征召从军。 “南边,打不起来的,等东边楚国那儿打完了,咱,就可以歇歇了,老百姓,太苦了。” 其实,在姬老六看来,老百姓辛苦不辛苦,已经不重要了,他姬老六,是真的快要累死了,整天殚精竭虑地为大燕财政想方设法地补窟窿,可这窟窿,却已然有越来越大的征兆。 “哦。” 何初有些失望。 老何头瞪了何初一眼。 “吃饭吧。” 何思思端着菜出来了,示意男人们拼椅子做饭桌。 平日里在王府,那是锦衣玉食,但何思思还是觉得,在家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才叫真的过日子的味道。 就在这时,张公公走了进来。 姬老六清楚,不是真的有事,张公公不可能这般没眼力见儿地打扰自己的安逸。 起身, 离座, 姬老六走到门口, 张公公赶忙递上折子, 焦急道; “主子,这是虎威郡刚呈上来的折子,十万火急。” 姬老六接过折子, 打开, 随即张开了嘴,牙齿,死死地咬住自己的下嘴唇,近乎咬出了血: 久旱之下,最为可怕的一个恶果,已经出现了。 折子,是虎威郡太守亲自加盖的加急折子,言明虎威郡多地忽然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乃至于波及到京畿之地也就是天成郡的趋势: 那就是, 蝗灾! “呵呵呵,哈哈哈哈………” 姬老六手里捏着折子, 蹲了下来, 开始红着眼,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