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凤! (第2/3页)
的老太监。 老太监先前似乎是在打着盹儿,被燕军骑兵进来的动静刚刚惊醒,随即,他的目光开始逡巡,最后,落在了靖南王身上。 “老奴,给大燕靖南王爷,请安了。” 老太监有些艰难地起身,隔着老远给靖南王行礼,他的声音,很沙哑,但穿透力却很强。 不出意外,应该是一位术士。 因为在老太监身侧,放着一面令旗还有一面罗盘。 老太监的太监袍子里头,也隐约可见八卦的内衬。 “按照规矩,王爷您得向我大楚殿下们,问个安。” 大楚殿下们? 田无镜的目光,落在了那被绑着的六个人身上。 这是, 六个曾引发大楚诸皇子之乱的皇子们。 他们在起事后,被摄政王一个一个拿下,干脆利索地圈禁起来。 原本,按照正常流程,他们会被圈禁至死,在他们圈禁之后生下来的后代,则能拥有一些宗室资格和身份。 为熊氏这一脉,开枝散叶嘛。 但那是正常流程, 现在很显然不是正常流程, 因为摄政王都已经放弃了皇都提前离开了,为此,不惜捂住了整个郢都大贵族的眼睛和耳朵。 徐徐图之, 摄政王原本也是想的; 但谁叫,形势逼人。 其实,镇南关并不是最开始的,最开始的是在玉盘城下,楚军和野人没能将燕军拦在望江西侧。 接下来, 年尧在面对田无镜时,也一直受挫处于下风。 紧接着, 望江溃堤,郑伯爷率军乘船奇袭荆城,烧了荆城粮草,预示着这场国战,楚人基本没办法获得胜利。 最后,再闻得一支燕军正在快速南下后,摄政王不再犹豫了,干脆将这一切陈旧的东西,伴随着这座陈旧的都城,一并给丢了去。 既然丢了,那就丢个干干净净。 这些个曾经和自己争位的兄弟们,原本养着他们是为了给自己赢得一个“贤”名,现在,没这个必要了,那为何还要继续带着? 老太监笑了笑,弓着腰, 道: “让王爷见笑了,见笑了。” 田无镜伸手,向前一指。 当即, 身侧数十名骑士张弓搭箭,向着那边抛射过去。 但箭矢在飞向那里时,却宛若被一层气流格挡开,落于四周。 木桩子也因此一阵摇晃,随时都可能坍圮。 皇子们惊恐无比地不停“呜呜呜”呼喊着。 老太监则抬起手,稳住了局面,随即,整个人飘然而起,跳到了木桩子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的田无镜和燕军士卒。 “王爷,切莫心急,我家王上,还有几句话托老奴来传达给王爷。” 田无镜抬头,看着老太监。 “王上说,我大楚看似输在少了一个靖南王,但实则,是输在了国力。为何燕国,以四国之中最贫瘠之土地,最少之人口,却供养出了可横扫四大国的数十万铁骑! 燕国能做到,我大楚,本也可以做到,他燕皇能做到,朕,也能做到。 决胜之地,在庙堂,不在田无镜,也不在李梁亭,更谈不上,那个抢了朕妹子的平野伯。” 田无镜静静地听着,他可以感觉出来,面前的结界,很是孱弱了。 但结界的关键,在于那个老太监手中所捏着的小旗。 只要老太监心念一动,他自己和那六个楚国皇子,必然坠入下方的深渊荆棘之中。 而这座大楚皇宫…… 楚国公主熊丽箐曾言,大楚皇宫比燕国皇宫,恢宏数倍; 这座楚国皇城,自外面,看不真切,但进到里面来看,尤其是在看到这个阵仗后; 才会真的明白, 为何当年那一代楚皇要以“火凤栖于觅江”为由,在觅江江畔,新修一座都城。 这座皇宫, 不仅仅是皇宫, 还是一座大阵。 “大楚输了,朕,也输了,但朕,不会服输,朕很遗憾,因为在朕看来,大争之世,才刚刚开始,而那些朕欣赏的,朕所敬佩的对手们,却已经开始天不假年了。 朕已经可以想见, 在以后的将来, 朕, 会很寂寞。 好在, 朕已经准备好忍受这种寂寞,因为朕清楚,活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田无镜, 你攻破得了郢都, 又有何用? 你, 能守住么? 你背后的燕国, 你背后的晋地, 还能再继续供着你将这场战事打下去么? 甚至, 就连你, 今日你既然进来了, 那朕真的拭目以待, 大燕靖南王爷, 能否在今日,走出这座皇城,走出这郢都! 朕知道, 你明知朕不在,却依旧会进入这座皇城,因为你想,想要将我楚人的骄傲,全都踩在脚下。 朕, 送给你踩, 这份丢失的骄傲, 朕会花十年,二十年,再重新聚拢起来。 到那时, 朕很想看看, 你燕国, 到底还在不在! 朕, 有的是光阴,有的是时辰,大把大把地可以等,大把大把地可以挥霍。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老太监复述完这些话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道; “王爷,这最后一句,是老奴听得王爷您在外头和那影子说的话,老奴觉得,这话放在咱王上的话里头,也是贴切得紧呐。 王爷您, 和咱王上, 都是千秋人杰, 千秋功过自然留与千秋去说。 老奴可真是遗憾, 看不到了, 看不到喽。” “你也算是个人物,对他也忠心耿耿,为何,他不带着你离开。”田无镜开口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