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一章 大燕忠良 (第3/3页)
族内的人进雪海关诸多作坊里做工,他们,也能抵款。 甚至, 还能先赊欠, 等来年牧草丰茂牛羊长膘时,再还! 以海兰阳谷为代表的一众头人,先是愕然,随即惊慌,再之后,是空洞,最后,则是强行狂喜, 一齐叩首道; “多谢伯爷封赏,伯爷大恩大德,永照雪原!” “多谢伯爷封赏!” “伯爷恩德无疆!” 十多个参将衔, 就这么发出去了, 说白了, 无非就是另一种以前郑伯爷忽悠大皇子带着刻好的萝卜大印去雪原出使的翻版。 这些官衔,对于郑伯爷这里,其实压根没什么成本。 但郑伯爷却能够马上收获, 近乎两万的蛮族骑兵! 这些蛮族骑兵,都善于马术,战马优质,而且自费走官营铸造局购买军械。 既使得自己手中多出了一支生力军, 又极大地削弱了靠着自己这颗大树在雪原好乘凉的这些部族的势力。 狗, 是得喂, 但不能喂得太肥, 太肥了胆儿也就会跟着一起肥了, 就可能要反咬主人了。 要循序放血, 郑伯爷这一招, 可谓是深谙科学发展持续割韭菜大法。 至于说这战力问题嘛, 不用担心的, 人种的差异,其实并不大,至少,没想象中那般大。 你可以说野人战斗力不行,常常被燕军以几分之一的兵力暴揍。 但野人王当初可是带领野人杀入雪海关,打败过司徒雷也打败过大皇子的东征大军的。 这些蛮族骑兵,分割一下,各自归各镇,打散了,揉开了,也就消化下去了。 统筹训练之下, 必然又是一支精兵! 有阿程在,有苟莫离在,现在还有金术可他们几个新冒头的将领在,再配合瞎子手底下那帮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郑伯爷对于练兵的事儿,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两大雄关一座城, 晋东之地, 地盘一下子扩充得太快也太大了, 兵力上够不够? 必然是不够的。 所以, 野人兵,这会儿就必须得用了,好在有第一镇在前,苟莫离已经在伐楚大战时,用野人的血,贡献出了足够多的诚意,接下来再用野人兵,本地军民的抗拒心理,会弱很多。 而且, 仿照“八旗”所建立的军镇制度,其本身就能够极大的弱化掉民族的隔阂,将战争和生产相融合,形成以标户,以营,以镇,再之后,最上方以郑伯爷为核心的新的归属感体系。 皇太极当初所面临的情况,其实和郑伯爷现在差不多,所以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族。 郑伯爷这边也是一样, 他名义上是燕人, 但郑伯爷麾下的燕人兵马数目反而只占一小部分。 有现成的成功例子在前,为什么不用? 当然了,这一支野人兵马,不会全都归于野人王的第一镇麾下,而是雨露均沾。 野人王以后可以领兵,但大多数时候,得留在郑伯爷身边当军师。 不可能给他大规模清一色野人兵马去调派的,莫说郑伯爷会觉得不自在,就是他苟莫离,估摸着也会觉得脖颈发凉。 除了野人兵马外,晋地流民挑选青壮入伍,燕地来的辅兵入伍,包括先前在靖南王默许截流的那一部分,也都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吸纳进雪海军之中。 装备、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先延后了, 总之, 得先把人头和营头给快速拉起来。 封侯,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等圣旨了; 但整个晋东之地,需要防备来自雪原和楚国的威胁,同时,还得常备一支兵马镇压晋地可能会出现的异动,需要的兵力,真的不是小数目。 郑伯爷和魔王们原本都是完美主义者,在战斗力和素质跟不上的前提下,不喜欢瞎暴兵,但现在真的是只能先抓住主要矛盾了。 你兵力要是不足, 那朝廷会不会给你留几个总兵帮你驻守? 美名其曰,协防? 这不是让人家给你家里安钉子么? 眼下, 有靖南王在前面,可以格挡掉绝大部分来自朝廷的分化和提前打压的手段; 但前提是,你自己得能撑得住场子。 反正最近不打仗,就先把兵额拉起来,再慢慢训练提升战斗力就是了。 头人们和他们的儿子们都下去了, 走的时候, 一人手里拿了两串羊rou,边走边吃。 估摸着,一边吃一边心里在滴血,这或许是世上最贵最黑心的烧烤吧。 送走了这群头人, 郑伯爷原本想着再去找柳如卿温存温存, 再听几声“叔叔”的, 但这时, 姬老六的信, 到了。 攻破郢都时,信使出发向燕京,再从燕京拿信回来,路途遥远,耗费时日,收到回信时,郑伯爷本人都已经回雪海关了。 信纸, 很多, 郑伯爷一张张看, 一张张丢。 “这姬老六是跟我在玩行为艺术?” 几行字,再划掉; 再几行字,再划掉; 怎么着, 隔着大老远的,你还给我发你写信时的心路历程? 啧,忒rou麻了点。 看到最后, 其实也就是真正的回信内容: 畜生,帮我。 ———贱人。 “呵。” 郑伯爷眉毛挑了挑, 笑了。 能写出这封信, 证明燕皇的身体,是真的挺不了多久了,一些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 郑伯爷拿起笔, 写回信, 来信很简单, 郑伯爷的回信, 更简单: 吾乃大燕忠良! —————— 这几天其实写作状态不错,但剧情上有点卡,今天就一更了,明天补,莫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