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平西侯 (第2/3页)
郑伯爷举起,抛向空中接力的画面。 在乾国,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儿郎;在楚国,觅江江畔,长袖翩跹风采过人血统在上的才是真正的俊秀; 在大燕, 获军功者, 为人杰! 郑伯爷并不知道,如果自己生在乾国,会不会也会喜欢江南的风花雪月,喜欢左手搂着花魁右手拿着诗书的氛围; 但眼下, 郑伯爷真的很享受这种粗糙朴实的渲染; “呜呜呜!!!!!!”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 这是聚兵的号角。 到底是刚从伐楚战场上下来的士卒,听到号角声后,马上开始整肃起来。 这时, 一名年轻的太监持拂尘,快步走来。 在四周丘八们面前,他弱小无助得宛若一只鹌鹑; 其额上,也有着rou眼可见的汗珠。 他来到郑伯爷面前, 举起手中的一枚玉佩, 喊道; “大燕雪海关总兵大成国将军驸马爷平野伯爷郑凡,骑驾前行,听宣!” 年轻太监手中拿着的是燕皇的御赐之物,在这里,起的是“如朕亲临”的意思。 按理说, 封侯这种燕国大事,身为皇帝,应该是要出面的。 但一来路途遥远,二来燕皇的身体情况在那儿,所以,想让燕皇陛下出现在这里进行册封,不现实; 而让郑伯爷像年初时那般带着公主去燕京受封,也不现实,因为晋东这个地方实在是过于重要,必须早做安排早做镇守。 郑伯爷没下貔貅,既然口谕中是骑驾前行,那自然就是不用下坐骑。 待得继续向前, 出现了一块用黄绢铺成的地面,一众官员随从立于两侧。 “请伯爷下马。” 貔貅打了个响鼻,很是不满。 郑伯爷从貔貅身上下来, 向前走去, 这时, 一众小太监拉起轻纱帷帐,将郑伯爷圈住。 “请伯爷卸甲。” 几个小太监上前,服侍郑伯爷将甲胄卸下。 待得轻纱搬开后, 郑伯爷身穿白色的底衬衣物站在那儿。 “呜呜呜!!!!!!” 号角声再度响起, 四周士卒们将兵器敲击着自己的甲胄,逐渐形成了整齐的韵律。 郑伯爷继续向前, 前方, 李富胜等将领站在那儿。 “陛下有旨,赐平野伯郑凡——玄麟战甲一副。” 其实,甲胄也属于“神兵利器”之列,后者不仅仅只有刀和剑,且在民间,一把刀的价值,往往远远没有一套甲胄的价值更大。 大燕立国八百年,宫中所藏宝甲自然不可能少。 这种宝甲并非是指的是材料多么稀有,或者内嵌什么阵法,很多时候,宝甲的珍贵在于其身上所留下的烙印,用文青点的方式去说,大概就是其身上的历史底蕴气息。 它曾经的主人,它曾经的故事; 玄麟战甲,造于两百年前,曾为一姬姓皇族亲王所有,后其战死于荒漠,宝甲被回收,入库。 当然了, 甭管底蕴不底蕴历史不历史的,甲胄本身,肯定也是质量极好的。 最重要的是, 它的主色调,是黑色的! 虽然内敛,但近处看,也能感受到流光溢彩,呈现出一种高逼格; 但不管怎么样, 至少远处看时,它不会那么显眼了! 郑伯爷长舒一口气, 这套战甲,他很满意。 同时, 也庆幸, 庆幸自己终于可以脱离上一套御赐的金色甲胄了。 李富胜、任涓、罗陵、公孙寁、宫望等将,一人拿甲胄的一部分,上前,亲自帮郑伯爷披甲。 每个人退开前,都会刻意地在郑凡肩膀上捶上一拳。 军中之人,难免会较劲; 但无法否认的是,眼前这位崛起的昔日小兄弟,他崛起的速度是快,但今日的封侯,却又让人极为信服。 战绩,在那里摆着,真的让人无法挑出毛病。 再加上靖南王那近乎摆明车马的支持,因为靖南王在军中的强大威望,使得众将心中仅存的那一点毛刺,也都被抚平了。 大家都是军中人凤,也都清楚军中的规矩,更都浸润过军中的风气。 在军中,想要爬起来,能力,是第一的,第二,还是得看人脉,前者是地基,决定你的下限,后者,则决定你的上限; 而对这种能力和机遇都堪称一绝的同僚, 只能说, 服气。 不过,看着郑凡封侯,这些将领们说不眼热,那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们多少心里有数,上头,似乎打算暂时歇下兵戈了,但终究不可能到彻底马放南山的时候; 休整个几年,国力再恢复个几年, 大家伙再将手下士卒们cao练个几年,打磨个几年, 他日马上觅封侯,绝不是妄谈! 仗, 还有的打。 虽说燕皇从未说过,一统诸夏是每个大燕将领的使命和责任; 但在这些大燕虎贲之将的眼里, 刚刚拾掇过的楚国,楚楚可怜的乾国, 甚至, 曾经的老对手荒漠, 都是他们未来封爵的阶梯! 连续多年的征战,军人地位提升,从军风气提升,军功炙热提升, 随之而来的,是军队集团的提升。 靖南王在, 燕皇在, 如今国情在, 大家尚可低下头,忍耐忍耐; 但这种忍耐,注定是暂时的; 有人已经吃到了rou,就比如眼前这位,但大家伙,可都还饿着肚子呢。 朝廷为了对外开拓,调动了大军,大军,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去裹挟和绑定住国策。 但,这些都是后话。 郑凡着甲完毕, 站在那里, 举起双手, 握拳, 对着自己的胸口, 捶击了两下。 随即, 一众总兵大将们也都纷纷后退数步,站成一圈,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虽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