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八章 帝心 (第2/2页)
; 这是丹丸的药效开始发出作用了。 这丹丸,不能续命,和当初太爷在时为燕皇炼制的用以补血养气的丹药不是一个东西。 这是毒药, 却能够让自己强行提起精神的毒药; 哪怕,服用这个会糟蹋掉他最后一点为数不多的寿元,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在活着的时候,依旧保持清醒。 少顷, 燕皇站了起来。 魏忠河上前,帮忙将外袍脱了下来。 “将大夏山河图,铺起。” “是,陛下。” 在魏忠河的吩咐下, 七八名太监抱着很厚的一卷过来,在地上铺陈开; 随即, 十余名宫女进来,点起了灯烛。 只穿着一身黑色长衫的燕皇就站在那里,看着大夏山河图在自己脚下缓缓地铺开。 随即, 一众宦官宫女退出。 燕皇脚,踩在了山河图上,他所站的位置,是燕京城。 “镇南关已然拿下,雪原虽然从未被彻底肃清过,但没了野人王的野人,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楚国那位摄政,的确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但他想要将楚国重新捡拾起来,没个三年五载,是不成的。 乾人依仗三边,阻朕铁骑南下,但最早没能将乾国完全打死,现在,也可继续留着。 世人都以为,朕,接下来,会马上将目标投向乾人,攻乾。 不, 他们错了, 他们大错特错了。 乾国, 就是我大燕嘴边的rou,朕,可以暂且先放着,不去吃; 朕要做的, 是将那些带刺的,带骨头的,先啃掉。 这样一来, 就是接下来的继任者, 牙口再不好,也能慢慢吞服下去。” 说着, 燕皇将目光落在了西边, 落在了荒漠上, 他快步走过去,脚踩在北封郡西侧: “蛮族公主,嫁入我姬家为媳妇,蛮族小王子,尊朕为伯父; 那些人说, 蛮族人, 不讲礼数, 为了利益,为了眼前,可以什么都拿出来出卖; 蠢物, 混账! 蛮族王庭, 所图甚大! 前越倨,后越恭,那个老东西,在为他儿子铺路呢,老东西大半辈子,都在做着准备,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他儿子手上,重塑蛮族王庭的荣光。 梁亭的看法,和朕一样,蛮族磨刀霍霍,近五年里,固然不会动,但十年之后,必然东进,犯我诸夏! 朕, 不能给他们机会, 身为大燕的皇帝, 绝对不能给蛮族, 一丝一毫的机会! 朕, 是要一统诸夏, 但这前提, 是蛮族, 不能入边!” 可以说,老蛮王成为蛮王的这三十年里,蛮族和燕国,几乎没爆发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 但燕皇从未小觑过自己这个老邻居, 甚至, 在心里, 对这个老邻居,极为认可。 一个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只为了给下一代铺路的人,其到底有多么可怕,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是, 蛮族, 从未衰落过, 它依旧那么强大, 荒漠, 依旧是诞生勇士蛮子的最好摇篮; 蛮族的衰弱, 是王庭的衰弱; 而一旦王庭再度崛起, 呼应之下, 百年前那个曾和大燕血战不知道多少代人的血仇,将再度觉醒。 而魏忠河则有些惊愕,虽然是皇帝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但是他真的也是刚刚才知道,似乎,还要打仗? 似乎是猜出魏忠河心中所想, 似乎也清楚,朝野上下,也会和魏忠河一样; 燕皇沉声道: “朕,要给子孙后代,立一个榜样,为君者,靠的,不是阴谋诡计,不是打小算盘多厉害,是大势,大势! 为君者, 当每一步, 都踩在大势上, 不是去借势, 而是你走到哪里, 势,就在哪里生起。” 说着, 燕皇的目光,盯向了魏忠河。 魏忠河马上跪伏下来, 道; “奴才明白。” 这番话,不得说与第三人听。 当然,这是最浅显的; 更深层次的是,朝野上下,必须监控好舆论,因为有些人,是能够从一些人员调动、物资调动等方面,去看出端倪,也就是观望出风向来的。 只是,如今大燕和蛮族的关系,其实比和乾国比楚国,都要好。 因为在大燕数次对乾、对晋、对楚用兵时,蛮族未曾有一骑犯边,可谓懂事至极。 若是仓促间忽然开战, 在道义上, 真的是完全站不住脚了。 “滴答………滴答………” 几滴殷红,在山河图上荡开。 燕皇伸手,擦了擦自己的鼻尖,掌心红渍。 不过, 燕皇对这个,不以为意。 他只是用力地盯着脚下,盯着脚下的这片“荒漠”。 “这个骂名,就由朕来背。” 燕皇微微抬起头, “趁着朕,还没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