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三章 西边日出东边雨 (第2/3页)
等的对手,有时候你过于严阵以待,也就是那种“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话,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比如,贻误战机。 事实证明,年大将军的做法是无比正确的。 乾军一直到其攻下南源郡郡城一段时日和后续兵马取得了呼应后,乾军才有两路兵马赶来,且这两路兵马一没有合兵二没有进攻,只是分别卡在了南源郡城的西南和西北两侧,呈现钳制状。 收到哨骑传来的这则消息后, 年大将军大笑了两声, 他清楚,西面的那两支赶来的乾军,没有合并,是因为他们在等待具体的上峰从而进行从属; 之所以没有马上进攻,是因为他们是隔壁两个郡调来的兵马,不敢冒进,也不愿意冒进,所以选择了最为稳妥,同时也是最为消极的应对方式。 这种情况, 在和燕军对弈时,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那位燕国的平西侯,率孤军深入后烧了荆城后,明明已经立下天大的战功,却依旧涉险孤军深入大楚京畿之地,这是何等的进取姿态! 所以,年大将军心里很踏实,这种踏实,和当年他一手一个抓小鸡一般抓住那些皇子时差不离。 运筹帷幄,洞若观火, 为将者的痒痒处,其实就在这里。 也因此,年大将军下令后续兵马按照时日赶至, 同时下令城内经历了长途奔袭的麾下楚军进行大大方方地休整休息, 另外, 吩咐亲兵为自己烧热水, 他年大将军要泡澡! …… 乾国, 上京。 寻道先生下山,入仕为官,被册封为巡安使,出使西南。 这一切,都是符合规矩的,因为寻道先生是探花出身,本就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虽然当初未曾入朝为官,但后山掌舵人的身份,让他入朝辅佐君上,有了一种大乾官家“天命所归”连天上的“神仙”都下来辅佐他的感觉。 再者, 知道李寻道真正身份的人,并非只有骆明达一个。 刺面相公的后人得以重用,再度巡安西南,于情于理甚至是于“图个吉祥”都能让人觉得很是信服; 最重要的是,巡安使并不是什么大官,甚至,它本就是一个差事,类似钦差,替天子巡安一方,所以,这个职位,让已经被这位乾国官家这几年拾掇过的朝堂,没什么异言。 虽然,大家都清楚,这个差事的作用,可大可小,全凭官家对其的信任,既然官家让其去西南,肯定会给予其最大的权力,但,只要他真的能够让已经逐渐糜烂的西南局势平复下去,凭此功劳,加官进爵封正职,也无可厚非。 寻道先生出京的那一天, 不仅有三千禁军一同前往, 大半上京城的百姓也都夹道欢送。 百姓们可并不知道寻道先生是刺面相公的遗孤,也并不清楚巡安使到底是什么个官衔差事,他们,是来看后海下来的“神仙”的。 所以, 队伍出城道路两旁,摆上了香案火烛,很多虔诚的上京百姓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为了瞻仰“神仙”天颜。 这个排场,甚至比迎候官家出巡更大。 …… 李寻道不再是一身白衣,而是身着一套红色的官服,后山是后山,官场是官场,在一地,守一地规矩,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不过,哪怕官服穿在身,他仍然没给人一种传统意义上沉稳练达的形象,仍然显得飘逸和出尘。 能将官服穿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从“衣冠禽兽”的范畴里脱颖而出,实为不易。 外头,禁军已经准备就绪,为首者乃是新上任的一名姓王的中郎将,他将率部护送巡安使大人入西南,且在到达后,听从其调遣。 宫内刚刚传来了旨意,说是官家会出宫亲自相送,可谓是给足了礼遇。 这其实本就是一种加码,待得李寻道入西南后,西南各地的文武官员,自己心里也会掂量着到底要如何安排这位巡安使的位置。 时辰差不多了, 王将军准备去通禀一声, 走到半路时,却听到后头传来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来者腰佩一剑,身形有些瘦削,目光,却宛若寒冰。 当年, 曾有人白衣乘船入上京,官家亲迎,全城轰动; “见过……” 王将军准备行礼,因为眼前这人身上兼着太子武师的官职。 百里剑却直接摆摆手,身形自王将军身侧掠过,进了屋内。 王将军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再等会儿去通禀。 …… “城里,好大的场面,你倒是一点都不避讳。” 百里剑看着站在屋内的李寻道笑着说道。 “听说你去了南海,我还以为你回不来了。” “哪能啊,我百里家,一向重诺。” “早就回来了吧?” “对,早就回来了,不过本打算年三十时再去上门赴约。” 李寻道闻言,笑了笑,道:“真是坦诚。” “待会儿官家要出来送你。” “我知。” “场面太大了,不好,我本一剑客,说白了,是自江湖入庙堂,转了一圈后,谁都清楚,我终究还是在江湖。 你从后山入朝堂,想再出去,就难了,也基本出不去的。 这般大的场面,会埋下祸根。 一如, 当年的刺面相公平定西南后入京,百姓也是这般欢呼相迎; 最后呢?” “百姓们想看的,是神仙,神仙之所以是神仙,是因为百姓们看不到,当他们看到后,当他们不停地听说他做的事情后,神仙,也就不是神仙了。 也就这次热闹点,下一次,就无所谓了。 再说了,后山修炼,所谓炼气,无非是修炼自身,与天争一口气,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