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京风起 (第2/3页)
生前所居之宫。 皇后娘娘薨逝后,就一直空置在那儿,燕皇也未再立新后。 坐在椅子上的燕皇, 双臂强撑着两边扶手, 目光, 幽深得让人不敢直视。 少顷, 燕皇闭上了眼, 整个人的气,像是一下子松了一样,靠在了椅子上。 龙袍的宽厚,在失去这股精气神后,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魏忠河心里“咯噔”一下, 但在看见陛下的呼吸依旧平稳后, 才放下心来; 陛下, 是睡着了。 但同时, 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竟然已经在心底,做好了陛下会随时驾崩的准备。 天子, 也会老, 天子, 也不可能真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忠河小心翼翼地后退下来,眼角余光,打量起这座御书房的角落,却没做多久停留,走到门口, 半弓着腰, 双手垂于身前, 站着, 候着, 一如以往, 陛下小憩时, 他就在门口等着陛下苏醒。 他曾在亲王府的书房门口这般候着, 也曾在东宫议事厅外这般候着, 也在这御书房门口候了很多年, 他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不久后,只允许自己稍微小憩片刻的陛下,会喊他奉茶,继续处理那似乎永远都处理不完的政务。 一片枯黄的落叶,飘落了下来,正好落在了魏忠河的靴面上。 这片枯叶, 早就不见半点翠色, 只余下清晰的茎脉, 生硬, 易碎, 像是…… 魏忠河稍微提高了点身子, 像是自己啊。 …… 凤正宫的门,没有被上锁,但门口,一直有几个太监负责看护。 这里头,也是有人专门打扫,不至于破败。 毕竟, 皇后娘娘是太子的生母,太子监国时,不可能不对凤正宫有所交代。 按理说, 外男是不得进宫的; 但很显然,这个规矩,对于靖南王而言,毫无约束。 一路上的大内侍卫,见到了他,都只是跪伏下来行礼,没人敢加以阻拦。 偶有后宫的宫女和宦官看见了一前一后走过来的靖南王和平西侯,也都是马上吓得跪伏在道路两侧,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推开门, 步入宫内。 里头,整洁是整洁,但没了主人的宫苑,就真的和丢了魂的人一样,很难再去找寻到所谓的精气神。 房子再好,院子再美,终究是让人住的。 靖南王站在院子里,看着花圃内的菊花团簇。 他的阿姊,最爱菊; 郑凡站在身旁,只是看着,不说话。 在院子里站了许久, 靖南王推开里门,走了寝殿。 里头的陈设,一如既往,唯有那张床上,被遮盖上了帷幔。 床旁边,有个榻,主人睡床上,婢女睡床下,方便伺候。 田无镜走到榻子旁,坐了下来。 郑凡绕到田无镜身后去,不去遮挡他的视线。 民间传闻中,大燕靖南王是个六亲不认的魔头; 早年时候,更是有传闻说他卖全族以求荣。 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时的情况是,门阀大族一齐发力,想要让南北二侯一起封王; 但奈何当时信这个说法的人,很多很多。 在世人眼里,六亲不认的人,必然是坏人,必然是爱慕荣华富贵的。 至于田家原有的荣华富贵,大部分人是没这个概念。 只不过后来随着南侯挂帅,打下了一场场旷世大捷,这种说法,就没人提了。 很多人其实都在忧心忡忡,这位六亲不认的魔王,可千万别造反,他要造反的话,谁能挡得住? 郑凡特意留意了,老田没流泪,也没闭着眼,去缅怀; 他似乎只是回来看看,看看自己的阿姊。 杜鹃的死,其谜团,还没完全解开; 但除了杜鹃,还有一个人的死,也是一样,那就是皇后的薨逝。 小六子的来信中说过,那一晚,如果不是皇后薨逝导致太子的大婚遥遥无期,甚至导致太子和郡主因为“八字不合”的说法几乎不可能再在一起; 那一晚, 他姬老六就得先一步去地下踏青了。 虽然,姬老六对这件事没明说,但可以想见,这件事,必然也是有问题的。 因为姬老六那晚在面对七叔时,要求七叔等到天快亮时再对自己出剑。 他, 在等什么? 郑侯爷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吐出来。 今日,他感觉自己是在见证真正的历史,试想一下,他这个身临其境的人,面对这个帝国最为核心圈子里的三人,依旧像是笼罩着一层层迷雾; 后世那些看个史书就觉得自己洞悉一切的人,到底得多么可笑。 其实,也没坐多久,田无镜起身。 郑凡继续跟着。 二人出了凤正宫, 甚至, 出了皇宫。 带来的兵马,安顿在了城外大营,但亲卫还是都进来了的,宫门口,两家的亲卫都候着,两头貔貅也都在那里匍匐着。 田无镜上了貔貅,郑凡也坐上自己那头。 忽然间, 田无镜看向郑凡, 道: “带路吧,本王,不认得路。” “去哪里,王爷?” “我田家的坟茔。” “………”郑凡。 那一夜,靖南王自灭满门; 随后, 被要求留下来收拾尸首的,是他郑凡。 自此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田无镜未曾回京,也就未曾去看过自家的坟茔。 寻人问路,家冢何处; “王爷随我来。” 田家本来是有祖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