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终应  (第1/2页)
    第二章闲方    山隐水迢草木凋,秋至风起掀茅来。    禹州与永州的交界地——闲方城。    渐至深秋,这边方小城的客驿往来也越发多了。    有趁着冬前再囤些货物的。    也有盼着早日走完货,好各自回家,图个热汤热饭热炕头的。    迎风微瑟,秋云漠漠。    闲方城前。    一男子落于劲马之上,衣袍微扬。    待男子抬眸瞧了一眼城上挂得端正的“闲方城”三字。    才又握了缰绳,对身后八九人淡声道:“今晚便宿留于此。”    而身后几人虽未朗声而应,但观其习气作风,也应非常人。    因此,过路的行人商贩们忙极有眼色地纷纷避开了去。    而守门的城官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队人。    就在他正思索着要不要先上报时,便见队伍中有一人已一个翻腿跃马而下,利落至极。    随即,便见下马之人朝此处行来。    因常年守在北方边城的缘故,守门的城官们也算是练出了些敏锐直觉。    见来人渐近,城门士兵们也纷纷提起了几分警惕。    却不想,来人端着一张眉清目秀的读书人的脸,似是笑了一笑,才拱手开了口:“各位大哥,莫急莫急。”    “这是我们兄弟几个的路引凭证,大哥且先观上一观。”    说着,来人便解下了背上的包袱。    随即,便往一旁的四角木桌上一摊。    虽仍带着警惕,但为首的城官到底还是上前去翻了一翻。    蓦地,眼底微震。    立马抬头,朝不远处为首的男子看了一眼,作势就要行礼。    读书人见状忙一伸手,阻了城官的动作。    又顺势塞了一锭银子道:“不必不必。我家大哥说了,为不妨碍各位公务,该依例行事取出路引予以一查。”    “但却是不必大张旗鼓的。回京路上,我家大哥也想清静点。所以,看了便看了,也不必上报,更不必相迎。”    青年眉眼间虽略带清寒之意,却笑得如沐春风。    见城官还有迟疑,他才又上前一步,悄悄补充道:“不然,我家主子一个不悦,发起怒来,怕是……”    城官闻言略吞了吞唾沫。    忙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    随即,便大手一挥,允了这一行人进城。    只是,在这一行人进城时,这城官头头立得笔直,又眸带毅光的模样,直看得周围的小城官们一头雾水。    “哎头儿,他谁呀?”一个好奇心极重的士兵问出了声。    城官头闻言,斜瞧了一眼身旁的问话小子。    见其也是一张眉清目秀的脸。    不过,却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便忍不住伸手拍了一下这小子的头,故作高深道:“你不知道的人。”    说罢,便负手而去了。    ……    东行客栈前。    一灰蓝色短打的少年见到来人后,忙咧出一个笑,“不知诸位爷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方才的读书人牵马而来,将一钱袋往少年怀中一扔,道:“六间上房。”    “好嘞。”少年簇笑道。    随即便扯了嗓子往堂中一喊:“掌柜的,六间上房——”    说罢,便上前几步,作势欲来替客牵马。    “不用,我们自个儿来。你只需告诉我们马拴在何处就好。”青年笑得和气,却伸手止道。    “后院有马厩。”    跑堂少年闻言虽缩了缩脖颈,但还是端出一个笑,老老实实地回了话。    话一落,便见为首男子一个越身,利落下马,径直朝客栈内走来,朝小二道:“带路吧。”    “诶……诶好。”    许是因男子气势过足,少年僵了一僵,才讪讪地缩着头应了声。    但到底也没忘了小二本分,躬了身,微一抬手恭声道:“您这边请。”    ……    是夜,月明星稀,荒野苍寂。    闲方城外西处。    一间废弃许久的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