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 (第1/1页)
任网络上如何地风起云涌,庄文自己则是波澜不惊。 书的分成在第一时间转道他的卡里,每天凌晨,就会过来一笔钱。 真的是,庄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多有钱。 有钱了,当然是要花的。 对空间脉术的研究,需要做很多的实验,一些实验设备,现在还没有,需要庄文亲自来制作。 现在有的,那就买。 三百二十八万脉,买! 一千二百八十万脉,买! 七百二十万脉,买,三台! …… 最烧钱的方式是买豪车,囤房吗? 不,是买高端科研器材。 庄文买下的价值最大的一台实验仪器是售价十亿九千万脉的一台回旋加速器。 这东西本来是一个实验品,并不能完成真正的粒子对撞。 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的大家伙,一直被国家挂在交易网上,等待着某个傻冒土豪去买它。 毕竟在他们的想法里,没有哪个科研学者会花这么大价钱去买一个废品。 只有等待着一个大收藏家的出现。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梗,就是用大收藏家代指大傻叉。 而现在这个大收藏家出现了。 一波购物下来,庄文发现自己的个人现金资产下降了二十三个亿。 虽然不在乎钱,但是看到这个数字之后,庄文还是感叹了一下,这钱可真的不经花。 这个数绝对不可以让宋美倩看到,否则她容易“兴奋”地晕倒,醒来之后估计还会做一顿“竹笋炒rou”来庆祝一下。 但事实上这些还不够。 安置它们需要一块很大的地皮。 之前研究所的面积,不足以把回旋加速器安装好,所以还需要买一块地才可以。 买地这事儿庄文就不cao心了,还有安装设备,这些统一交给姚可蜜来办。 花多少钱让她给发个数过来就行了。 总不至于把他几百亿脉的现金给花完吧! 仪器买好了,安装和运输都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趁着现在,把一些没有的设备仪器制造方案拿出来,还有一些改装方案。 整体上的研究所新一轮建造需要的时间不会少于三个月。 也就是说,庄文开始做相关实验,最起码要等到三个月以后。 自从参加了粒子对撞机优化改造项目之后,学校已经对他没有了课时要求。 他现在就是领着学校的工资,但是自己想干啥就干啥。 于是,他就一直在家里写实验仪器设备的制造和改造方案,以及写实验计划书。 他所做的实验,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 要验证什么东西,需要一一写清楚。 庄文弄这些设备,只是为了验证脑子里的知识而已。 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目前还没有思路。 这些实验完成,只为了把他脑子里的东西合理地拿出来,让众人看到事实依据。 虽然他可以提出猜想,然后在猜想的基础上延伸其它的猜想。 但那是不严谨的。 作为一个大学者的自尊不允许他这么做。 写方案和计划书用了二十多天。 然后庄文就坐车来到了云海市。 他需要开课了。 空间脉术高研班! 学界都在期盼着庄文开课,机械脉术模型领域需要大量的人才。 庄文确实开课了,但没想到竟然是开的空间脉术的课程。 这让一些人有些懵逼。 虽然听人们在网上吹得很厉害,但真正知道空间脉术的强大之处的,还真没有多少人。 相比那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更喜欢可以带来一份不菲的工资报酬的机械脉术理论知识。 可是没办法,决定权在庄文自己,人家想干啥就干啥。 高研班报名的消息一出来,就有十几万人报名了。 这不试不知道,原来帝国有着这么多的高阶人才的存在。 这么多人报名,庄文不可能都收下。 他计划里只收下一百个人。 于是让他们到云海来参加考试。 考试卷子早就出好了。 出这份卷子的时候,庄文还是很有感慨的。 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不过给别人出卷子,看他们做不出来愁眉苦脸的样子,还真是爽啊! 十几万人来云海市参加考试,这一天是很壮观的,单单是验证身份,就用了一天。 云海大学全校放假一天,用来做考场。 判卷不是庄文自己判的,开什么玩笑,十几万份卷子,自己判那不是找罪受吗? 给出了标准答案,然后让这些人互相判。 这样,也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上午刚考完,下午就给别人判卷,同时也就拿到了标准答案。 这个过程还是很刺激的。 当然,刺激的不是庄文,是那些考生。 判卷完之后,庄文又有些头疼。 倒不是他们互相舞弊,开玩笑,互相判卷是庄文的临时起意,除非他们会时间脉术,能够预知未来。 他头疼是因为有四百多人满分。 这就比较麻烦了。 为了挑选出足够优秀的人,这张卷子上题量很大,而且最后一道题是超纲的。 也就是说,最后一道题不是那本书里的东西。 他终究是低估了这伙人为了能够成为他的学生,学习到空间脉术,能付出怎样的努力。 他们竟然有这么多人,写出了答案。 当初答应了大家就是一次考试确定名额,现在改变或者增加条件终究是不太好。 更何况,这些都是好苗子啊! 所以,思虑再三。 庄文最终决定,把四百二十三个并列第一名全部录取。 于是,空间脉术高研班正式开设。 高研班分为四个班,四个班同时上课,每天下午从两点到六点。 上课地点就在云海大学。 告诉学校,让他们安排一个地方就好了。 至于上课的教材。 对不起,没有,不需要! 准确来说,庄文开设高研班,就是为了编纂出一套适合于这些博士生学习的教材出来。 真正适合的教材,当然要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里获取。 根据这些人的思考思路,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大多数人的方法。 再经过庄文脑子里的云落的记忆得印证,完全可以在结课之后,就出来一本非常合适的教材。 嗯,然后让他们这些人拿着去教授其他人,完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