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朔风吹雪 (第2/2页)
,敢于反对,这个朝堂,总归要她说了才算得了数! 自太平公主逼迫几位宰辅表态要换掉太子开始,废立之争就已经趋向于公开化了。李隆基表面上泰然处之,他心里却十分的焦灼。他深知,自己虽说功绩卓著,但这个太子实际上可以说大哥礼让给他的,立有立的理由,废也有废的道理。太平公主咄咄逼人,加紧了攻势,一旦父皇听从了她,自己只有颜面扫地被驱除东宫。一腔抱负将付之于东流。而姑母是个睚眦必报心狠手毒的人,一旦自己失了势,便成了她砧板上的鱼rou,只有任她杀戮,任她宰割。他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好在身边还有姚崇、宋璟、张说、郭元振、刘幽求等人,他们也为他焦虑,为他焦急。也在绞尽脑汁,要助他渡过这道难关。 雪后初霁,姚崇独身一人来到东宫,看他神色,似乎胸有成竹。李隆基屏退了从人,和姚崇席地而坐,身边的火笼里,炉火若明若暗,照着两人冷峻的面孔,闪烁不定。 姚崇捋着花白的胡须,说道:“几日不见殿下,老臣十分挂念。” 李隆基一笑:“姚元之,数日不来东宫,本王以为你也趋利而避害去了呢。” 姚崇无声而笑:“趋利避祸,不是君子行止。数日窝在家中,绞尽脑汁,是为殿下计谋,只求化险为夷,能助得殿下度过此劫!” 李隆基心有所动,赶紧问道:“如何计谋,怎么化险为夷?” 姚崇移位向前,离李隆基更近一些,神秘地说:“老臣已联名宋璟上了奏折,圣上若是准奏,太子根基稳矣!” 李隆基兴致勃勃地追问:“所奏何事?” 姚崇扳着手指,一一数道:“第一,请圣上下旨,将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外放到外地为刺史,这样,调开了有条件争夺嗣位的人,无人时时挑唆他们,太子身边岂不是能清静许多?” 李隆基连连点头:“唔,上上之策啊!” “第二,以太子之弟范王和薛王为东宫左右卫率,直接拱卫东宫。这样,太子的两个兄弟就是你的左膀右臂,若有jianian人作乱,他们辖下的左右羽林军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东宫的护卫,哪个还能调动得了?!” 李隆基拊掌而笑:“好,真正棋高一着。” “还有一条,也是最最要紧的----”,姚崇顿了一顿,似乎自己也感到把握不大:“就是不知圣上能不能恩准了。” “事关姑母” “然也。“ “怎么样?”李隆基急不可耐地想要知道下文:“你快说,让本王看看父皇能不能准了这一条。” “请圣上将太平公主和千乘王安置于东都洛阳。” 李隆基默然,而后摇了摇头:“圣上爱重姑母,恨不能天天与她见面,恐怕不愿意让她离开西都的。这一条,难啊!” 姚崇也是信心不足,叹息着说道:“但愿圣上能以朝局为重啊!圣上不是喜欢清宁嘛,她如一走,圣上就少了多少烦恼!” “等着旨意吧。” 三天之后,圣旨下达,睿宗采纳了姚崇宋璟提议,宣布李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为豳州刺史,即日离京赴任。而对最后一条条陈,睿宗颇是不以为然,当面对姚崇宋璟发了脾气:“朕真正是孤家寡人,连兄弟都没有一个,通共只有太平这一个meimei,还要把她送到那么远去,不准!” 姚崇奏道:“李重福作乱后,东都人心不定,时局不稳,须得一个镇得住的人去,为圣上分忧,稳定东都,善莫大焉。太平公主殿下沉敏稳重,正是最适当的人选。万望圣上以大局为重。” “她又无一官半职,镇得住什么人心!” 宋璟进奏道:“”“圣上嫡亲的御妹驻在,哪个还敢兴风作浪?!” 睿宗指着宋璟的鼻子说:“不要拿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欺瞒朕,你等以为朕不知道你们的心思,你们是看着这些日子太平跟太子有隙,就想把太平从朕身边赶走,从实讲来,是也不是!” 姚崇顿首道:“圣上圣明。此也是臣等无奈之举,臣等不愿天家纷争,也不愿圣上被家事烦扰,不得安宁,所以才出此下策。” “唉——” 睿宗思虑再三,还是不同意太平公主安置洛阳,找了个靠近长安的蒲州,叫太平公主前往居停。 太平公主接了旨,怒火升腾,黑着脸闯进宫来,当面逼问睿宗,为什么要把她和千乘王迁出长安:“你当了几天皇帝,就六亲不认,翻脸不认人了?太平在长安,碍着你什么事了,你要把太平赶走!今天,你不给太平说清楚,太平死也不离开长安!太平倒要看看,皇上哥哥到底安的是什么心肠,如此对待一手把他推上皇位的一母同胞的亲meimei!” 睿宗唉声叹气地说:“太平,你不要这样嘛,朕只有你这一个meimei,几天不见,心里都不安适,怎么舍得让你离开长安呢。” “那倒是讲讲,为什么要下这道旨意?!” “太平,你且听朕说,这个本不是朕的意思,绝对不是朕的意思。” “那是谁给你出的这个坏主意,三哥你只管说出来,太平找他去算账!” 睿宗苦着脸说:“太平,朝廷的事情,你就不要搅合了吧。” “叫我太平不要搅合?”太平公主两手叉腰,一步步地逼到了睿宗面前:“太平若是当初不搅合,四哥你能坐到这把椅子上来吗?!” “这个,这个——” “不要这个那个的,你明说,是谁给你上的条陈?!” “是,是,是——” “是谁?是谁?你一个皇帝,天下都是你的,你就这么怕他们吗?连个名字都不敢说出来。” 睿宗一横心,把话说出了口:“是姚崇、宋璟联名上的奏折。” “姚崇、宋璟。”太平公主眼冒凶光,恶狠狠地念着这两个名字:“他们为什么要赶太平出长安,是不是为了三郎?!” 睿宗吞吞吐吐地承认了:“是,他们说,你跟太子不相容,彼此间误会越来越深。他们不愿眼看着天家再起纷争,权宜之计就是把你们分开。太子不能出京城,就只有委屈太平你了。” 太平公主的胸脯剧烈地起伏着,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从牙缝里迸出了三个字来:李三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