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忠烈千秋 (第2/2页)
了,下官就想不明白了,睢阳城是唐王的睢阳,不是你张巡家的,你那时不过一名七、八品官员,何至于如此死忠呢?” “张某血脉贲张,咬碎牙齿,是要用身上正气鼓舞起士卒勇气,与反贼决一死战!只可惜力不从心,没有为君父守住睢阳。” 尹子琦冷笑道:“下官不相信你居然能咬碎自己的牙齿,请张大人张开嘴巴,让下官验看一番。” 张巡唾一口血水道:“张某身为大唐臣子,焉能听从你的使唤!” “来人——,”尹子琦被激怒了,满面怒容大声喊道:“打开他的嘴,看他究竟有牙无牙!” 几名兵卒按住张巡,有刀撬开了他的嘴。尹子琦一看,嘴里果然只剩下了三、四颗牙齿。 张巡拼力挣扎,喷着血水叫骂不已:“我张巡为君父而死,为百姓而死,虽死犹荣,你身为大唐臣子,却投靠反贼安禄山,犹如猪狗一般,百年之后,必定遗臭万年!” 听了张巡的叫骂,尹子琦反倒收起了脸上怒容,若有所思地看着张巡,似乎心有所动。 一名裨将过来,在尹子琦耳边低声问道:“将军,这些人如何处置?久留恐生祸患。” 尹子琦沉吟不语,良久,说道:“把张巡放了罢。” “万万不可!”裨将冲口而出:“将军怎么会如此宽容于他?!” “大忠大勇之人,世间能有几何?杀之,终是心中不忍。” “将军是要放虎归山么?!” “他不过是走到穷途末路之人,纵使是虎,也是一只病弱老迈的虎,何足以惧哉?” “他是死守节义的人,终不能为我所用,而且他治军有方,深得军心,留下他,于我大燕极为不利。” 尹子琦点点头:“你去,逼他降我大燕,如果不降,再杀不迟。” 裨将提刀过去,把刀架在张巡的脖子上:“尹将军说了,你若肯归降,就留你一条活命。” 张巡面不改色,怒斥道:“要杀快杀,休提‘归降’二字!” 尹子琦又起身走到南霁云面前,和颜悦色地说:“南将军神勇名冠天下,下官思慕已久。虽然将军射瞎了下官一只眼睛,但是,两军交战,不足为怪,下官概不追究,只要南将军肯归顺大燕,不仅得以免于一死,下官担保,从此南将军富贵荣华前途不可限量。” 南霁云带笑不笑地看着尹子琦,还没有开口说话,好像是正在思量降还是不降。那边,耐不住性子的张巡扬声喊了起来:“南八,好男儿真丈夫,有死而已!绝不能向不义不良的人屈膝求生!” “大夫——,”南霁云转脸看着张巡:“末将虽然跟随你时间不久,但是,末将的为人你应该是知道的,末将岂是那种贪生怕死的胆小之人,本来想留一条活命,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既然大夫如此说,那末将也不诈降了,跟你们一起,从容赴死吧。大家热热闹闹,一同去叩见阎罗。” 许远、姚訚、雷万春也拒绝归降大燕。一气之下,尹子琦把张巡等三十六人统统杀害。睢阳城外,一天之中,隆起了三十六座新坟,夕阳衰草中,守望着鬼气阴森的睢阳城。 就在十月初,宣帝命张镐取代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统领河东一带官军。上任伊始,张镐得知睢阳告急,立即点起临淮军马,亲自率军去解救睢阳之围。出兵同时,他急命距离睢阳最近的濠州刺史闾丘晓立即发兵救援睢阳。闾丘晓惧怕叛军盛世,推诿搪塞,迟迟不发濠州之兵马。 张镐领兵行至睢口,前锋来报:睢阳已经失守。 张镐大惊,问道:“什么时候失陷的?” “三天之前。御史大夫张巡等三十六人已经被尹子琦杀害于城下。” “濠州兵马在哪里,为什么不解睢阳之围?” “濠州未发一兵一卒,因此才导致睢阳破城。” 张镐怒发冲冠,命副将带大队去攻打睢阳,自己领中军到了濠州。进了衙署,闾丘晓屁滚尿流地赶来叩见。张镐二话不说,喝令手下把闾丘晓乱棍打死。 闾丘晓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张镐面前磕头如捣蒜:“将军饶命,将军饶命。下官家中上有白发高堂,下有稚龄幼子,万望将军恕下官不死。” 张镐厌恶地看着闾丘晓,一字一顿地吟出一首诗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闾丘晓伏在地上,全身“簌簌”发抖。张镐吟罢,厉声问道:“此诗何人所作?讲!” 闾丘晓颤声说道:“王---王---王昌龄。” “他现在何处?” “他——,他——,他他——” 张镐身边的十几个卫士同声喝到:“讲!” “天宝十五年,被下官所杀。” 张镐冷冷一笑:“他身为人子人父,难道就不需扶养高堂幼子,你一样地照杀不误。他身无任何过犯,却死在你的刀下,而你,畏敌如虎,违抗军令,贻误军机,外加滥杀无辜,你自己说,可恕不可恕?!” 闾丘晓如同一滩烂泥,瘫倒在地。乱棍雨点一样,落在他身上,须臾之间,便气绝身亡。 睢阳城被大燕军攻破三日之后,张镐领数万精兵兵临城下,把睢阳城团团围住。即日开始攻城,攻势猛烈,燕军难以抵挡,交战十天,官军克复睢阳,大燕军被全部歼灭,尹子琦逃到陈留,被陈留军民杀死。把尸体送到了张镐大营。张镐下令,以绳索拖曳着尹子琦尸体,游街示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