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8.身缠的力量 (第2/2页)
有几个面容憔悴的人,更是咬住了嘴唇,低下头来。 何止杨复有这种想法,人群中有几人,失了爱妻或夫君,或是同门兄弟,无颜回家面对家人。 便已暗下决心,待离开此处后,便要寻个地方,自我了断。 “但将杨某,重新拉回世间的...” 大胡子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墓碑。 他说: “同样是我的兄弟,我的孩儿,我想,他们心中定然是不甘的,就如我辈心中不甘,我想的是,若我也死了,那这些兄弟的不甘与公道,又由谁来讨回?” 杨复的声音更大了些。 毫无做作。 完全是心中所思所想,说与众人听。 他大喊到: “以往江湖,便有蓬莱秘闻,只是我等偏听偏信。谁又能想,那几百年的仙家传说背后,竟是如此鬼蜮阴森? 眼前这滔滔之祸,便有一分缘由,是我等的不作为! 如今,亲眼看到了蓬莱之酷烈,玩弄天下,把我辈武者,当做是栏中蓄兽! 我等既然看到了,就不能当做无事发生!” 大胡子握紧拳头。 他说: “杨某心中愤恨难平,便欲建‘神武盟’。 不涉天下纷争,不管江湖正邪,只以手中刀,为此处埋葬的众兄弟,讨回一个公道! 也欲为我齐鲁之祸,去向那些蓬莱狗贼,诉清冤屈! 我也知人各有志,江湖羁绊缠身,不求众兄弟都入此间。 只是,若众兄弟心中,也有如杨某一般的愤恨不甘,也欲为死者讨来公道,也不愿见再有此等惨事现世。 那下一次,在蓬莱再欲坏我人间时,便请众兄弟,与我一起,再战鬼蜮!” 他说到最后,已是义愤难平。 周身真气,川流不止。 手中无刀,但那逐鬼修罗刀意,却也隐隐浮现。 在荒坟之前,杨复以手做刀,划过额头。 流下鲜血覆面。 “杨某今日,在众兄弟前,立下誓言!” “从今往后,只要我尚有一口气在,便不许这人间沦做鬼蜮。” “从今往后,只要有妖邪丛生之事,便有我杨复持刀斩之!” “从今往后,只要有蓬莱狗贼作乱之处,便有我‘神武盟’死战到底!” “兄弟鉴之!” “众鬼鉴之!” “天地鉴之!” “轰隆”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杨复立下天地大誓,当真被天道所闻。 大胡子话音刚落,一道蓝色雷光,便从天而降。 划过天穹,正在众人头顶炸响。 这一幕,让杨复眼前众人心中凛然。 敢和大胡子一起厮杀群鬼的,肯定不是无胆之辈。 如今被杨复一席心里话掀起心中义愤,又有这天象升腾,当即,便有十几人大步踏出。 他们如杨复一般,以指为刀,划过额头。 各个发下血誓。 剩下众人,也都齐齐效仿。 大胡子见众兄弟发誓相随,一时间心中感慨。 他说: “杨某也知道。 就算咱们齐鲁的事传扬出去,这天下,也多的是如曾经我等一样的人,只把这世间惨事,当成笑料。 齐鲁的凄惨今日,就是他们的绝望明日。 我也知道,咱们这神武盟之事传出,亦会有风言风言流露,坏我等心念,泼上脏水。 但众兄弟! 我等所行,并非为了他人赞赏传颂,亦不求什么大侠道义。” 大胡子朝着眼前众人伸出手,他大声说: “我等神武盟众人,都乃是复仇之士! 我等三十三人,三十三刀, 心有猛志,便要坏它蓬莱野心。 断绝鬼蜮未来!今日聚首,立下血誓,不求争霸武林,只为讨回公道,解去冤屈。 众兄弟,不论何时,勿忘初心。” 众人齐声应诺。 当下决定,前往各处四周,招揽人手,又订好一月之后,于泰山重聚。 演练神武之术,为下一战做好准备。 这一幕,落入远方山林之上,沈秋负手而立,正站在一处高耸树梢。 在他身后,张岚抱着猫,桀桀怪笑。 他看沈秋手指上,还缠着的蓝色电弧,便调笑说: “你这一记助攻,真是妙。借天地之威,为大胡子明证血誓。你老实告诉我,这神武盟,是不是也出自你手?” “是又如何?” 沈秋随口说: “关中华山,中原河洛,江南五龙,齐鲁神武。 剑门,玉皇,涅槃,纯阳,苗疆,五行,还有墨门,这便是下一个时代里的新武林,沈某实在是厌倦了那鱼龙混杂,非黑即白的人世。 如今有能力改一改,为何不做呢?” “你倒是想得美哦。” 张岚哈哈一笑,抚摸着怀中猫儿,说: “人心不死,欲念不灭,就算蓬莱毁弃又如何?下一个时代,依然会有好人坏人,这天下诸事,又岂是你沈秋一人得以把握? 你又不是神仙。” “我确实不是。” 沈秋回头看了张杠精一眼,说: “但任何规矩,究其根本,其实都不在于,它是不是能被违反,在于,违反之后,能不能承担起代价。 如你所说,就算斗败了蓬莱,以后定也还有野心家生事。 但我不正不邪的忘川宗,还在江湖呢,只要他们事后,能顶住忘川门人的裁决报复... 沈某其实真的不在意,那些正道邪门的野心家,到底想做什么。说到底,他们再坏...能坏得过沈某这抽魂夺魄,乱尽天下的妖人吗?” “宗主霸气!” 张岚笑着,纹丝不动的,站在那树梢上。 对沈秋拱了拱手,谄媚的说了句。 忘川宗主摆了摆手。 他说: “齐鲁之事,已到尾声。 我与青青,还要在此多留,再往关中一行,你与小铁,花青,无剑等人,先往苏州回返。 好好歇息几日,再配合沈兰,收集些临安处的情报,下一战,定然会在那里。” “嗯。” 张岚应了一声。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一事,说: “那些东瀛和尚,似乎要走了,你不去送送吗?” “真济大师为寻希望,来到中土。 这宁波,齐鲁两战,他已有所悟的,此番回去东瀛,便要做拼死一斗。” 沈秋说: “远隔万里之遥,此次一别,怕是再难有相见之日。 他们为此战,出力甚多,虽为域外之人,却有不属于我被武者的坚毅心性,也都是一众好汉。 好汉将踏上战场,自然要去送的。 让青青,小铁也一起吧,大伙一起,去送送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