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张懋祭拜孝陵 (第2/2页)
一个月后去了。 之后做出反应要几日,在传递到云南。 又是一个多月。 这样下来,两个多月就过去了。 这仅仅只是一处而已。 但是汉海王国呢。 正规军一路向前,几乎没有停止攻击脚步。 工作队,警卫军等在后方善后,也是按部就班。 几万里的战场,居然毫无混乱,行进迅速。 这让张懋大惑不解。 如果说汉海王国早就计划好了,各部只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就行。 也确实可以勉强做到。 但是这消息怎么也得相互传递吧。 不然如此多的军队,怎么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要是做不到,不是就乱套了吗。 而且从汉海王国各军,各部的情况来分析。 很明显各部都是配合行动的。 就比如东北几乎是两个骑兵师进攻宁远不久,另一路大军就开始分三路进攻辽东了。 而进攻辽东的同时,骑兵又北上攻击了辽河源的兀良哈诸部。 各部配合默契,行进迅速。 同时南方各部也在按自有的方向进攻。 路线清晰,要是在地图上看。 各部,各军几乎没有重叠。 不是根本没有重叠。 要是大明,在一个小战场内做到,也没有问题。 但是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 大明是肯定做不到的。 而汉海王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张懋至今也没有想明白。 当然也没人告诉张懋。 汉海王国有电报机,而各军的训练,组织也有严格系统以及标准化的科学管理要求。 各军在前开路,无论在哪,消息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向各地传递。 虽然如今汉海王国还是没有做到即时通信。 还是有近一个多时辰的延迟。 有些可能不到一个时辰。 但是这对大明来说,已经相当快了。 差不多就是光速和车速的区别了。 所以大明和汉海王国的差距,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原因。 这一点,张懋已经有了切身体会。 只是究竟差距在哪。 张懋也不知道,也想不明白。 当然现在想这些已经没用了。 张懋顿了顿,与陈瑛,郭昌等人一起走进了孝陵之中。 因为刘守义的要求。 所以孝陵如今并未受到波及。 里面仍然有太监和守灵军士在此。 众人见英国公等人走进后,虽然太监,军士不认识张懋,郭昌,陈瑛等人。 但是大明的官府和锦衣卫的衣服可认识。 所以军士和太监见此,立刻围了上来跪拜。 张懋见此,心中不是滋味。 这些太监大部分都是宫中的太监,只是如今皇宫已经被汉海王国掌控,所以这些人只能被弄到孝陵安置内。 当然只要张懋开口,想必刘守义不会反对自己带走这些太监。 而这些军士除去守灵军士外。 主要是南京的守城军和锦衣卫了。 而张懋要带走这些人。 那就不容易了。 守城军不说。 大部分守城军已经被汉海王国给收编了。 现在这些都是一些顽固分子,估计刘守义不会让自己带走的。 而锦衣卫都是世袭。 全都是一些忠于大明的死忠之人。 当然守灵人也是。 只不过,这些守灵人或许刘守义不会杀。 毕竟从孝陵保护来看。 刘守义也没有理由杀了这些世代守灵之人。 但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张懋没有去管这些人,而是径直走向了朱元璋的排位面前。 长跪痛哭着。 …… …… …… 八月五日。 张懋向刘守义正式辞行。 不过让张懋颇感意外的是。 除去孝陵守灵人外。 刘守义居然让自己把其他差不多两千多人全部带走。 还送给了自己五艏汉海王国自己打造的福船。 以供自己沿大运河北上。 张懋差点就被感动到了。 拜辞刘守义,刘海兴后。 张懋等人坐上了福船,沿运河北上京师。 看着渐渐远去的金陵。 张懋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 跪地痛哭起来。 “英国公还请振作起来,我们还得振兴大明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