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擦?必须祸水东引啊!  (第2/2页)
以那名贵族窝藏逃人的理由,肆虐了该贵族的领地。    那个倒霉的贵族叫夷阳五,是国君姬寿曼的宠臣之一。    因为郤锜的蛮横,留在新田的郤犨被国君传唤。    国君见到郤犨就发飙,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郤犨在三郤中算是脾气最好的一个,心平气和地听国君骂完,才开口为郤锜解脱。    事情是个什么结果,宫里没传出来。    倒是后面夷阳五跑到新田,去了郤氏家进行赔罪。    明明是受欺负的一方,却要赶过来赔罪?    夷阳五这样一搞,郤氏的名声更臭了。    现在郤氏内乱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结束。    伯宗出逃,旁支的土地和人口被大宗吞并,郤氏的郤锜和郤至一直领兵在追杀伯宗的逃人。    他们去一个地方搅乱一个地方,偏偏大多数贵族再愤怒也不敢反抗,只能屈辱地忍受着。    晋国已经开始出现舆论,讲的是曾经的赵氏也没嚣张到这份上。    而赵氏最嚣张的时候好歹把持着三个卿位,郤氏现在只有两个卿位就敢这么嚣张,多占一个卿位还得了?    关注国内动向的吕武,他知道这是有人在制造舆论搞郤氏。    谁想搞郤氏,吕武顶多也就听个乐呵。    等舆论出现吕武率军硬怼郤氏的篇幅,他就坐不住了。    “玛德!是栾氏,还是范氏?”吕武听说郤至在范氏封地也搅了一场,思考道:“又或者是栾氏和范氏一起?还是哪一家搅乱风云?”    不管是谁,反正将吕武给搅搅和了进去。    郤氏现在到处冒邪火,拿老吕家开刀,咋整?    吕武紧急召集家臣。    因为事态过于急切,他甚至没将会议地点安排在半山腰的庄园。    “郤氏已惹众怒。”梁兴经常会在各家吃吃喝喝,很多消息就是由他得知再汇报给吕武,说道:“众家敢怒不敢言。”    这一句话提醒了吕武。    也许不是某一家搞郤氏,是形成了一种默契。    然后,他在“吕”地干的事情对那些家族来说很提气,成了一种典型?    “主。”虞显皱眉说道:“可是忧虑郤氏来犯?”    吕武沉吟道:“不可不防。”    谁知道郤氏的某个谁会不会觉得遭遇耻辱,给脑子一热真的带兵来搞事。    宋彬提醒道:“卿位变动正在当下。”    在不久前,荀氏的荀庚还是病逝了。    他这一死,中军佐的位置就让了出来。    按照晋国的传统,上军将士燮会递补中军佐一职,郤锜则是成为上军将,后续的卿依次递补而上,再由一个新人来成为新军佐。    如果没有出错的话,荀氏的其中一名成员就是新任的新军佐。    另外,赵旃的下台早就注定,他却是早早回去邯郸,使新军将明明有其人,却是没人履行该职务的权力。    这样一来,晋国的卿位就空出了两个,等于新一轮的卿位变动中,会有两个人成为“卿”。    宋彬捏着下巴,说道:“魏氏……任‘卿’中新军佐?”    他们知道魏氏一直在为成为“卿”而奋斗。    仅是从实力来作为标准的话,魏氏的确有承担卿位的相应实力,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卫睿颇为期待地说:“若魏氏任‘卿’,主便有两位‘卿’的庇护。”    不出现意外,新一轮卿位变动之后,韩厥就是上军佐了。    这个结果对韩氏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当然是卿位又进了一步。    坏事则是从一支军团的老大,变成了副手的角色。    吕武摇着头,不是诅咒,纯粹是讲述实事,说道:“如此态势,魏氏无法为‘卿’。”    家臣们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吕武解释道:“荀氏必占其一卿位。如无意外,该是中行偃。”    这个中行偃就是荀庚的儿子,只是他之前行使的是中行氏那边的权力。    中行氏会由荀庚的儿子荀偃来做主,说明别出的中行氏二代中没有出色的人才。    在吕武看来,荀氏要是有点野心,是个吃掉中行氏的好机会。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猜测很快就会成真,也导致了荀氏、中行氏和智氏的正式分家。    虞显眉头皱得更深,问道:“此次卿位变动,郤氏将成赢家?”    吕武怕得就是郤氏占了三个卿位,想找个谁来立威。    他说道:“闻国君训斥苦成叔子,不知是否有其事?”    话都说这么明了。    来个聪明人吧!    梁兴不负吕武的期望,说道:“胥童不满郤氏久矣。他与长鱼娇、清沸魋、夷阳五,皆为君上宠臣……”    理解万岁!    自己不想成为靶子?    那就找到更适合成为靶子的对象,事情搞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