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 干戚 第五十九章 灰暗与光明 (第1/2页)
大明的天,是明朗的天。不光是风阳公主完颜惜弱发出由衷的赞美,几乎所有来过岚山的南北官员、商贾、学子等人,都在慨叹自己的好运道,有生居然能在岚山看到这么朗朗乾坤啊! 然而在“岚山四害”之一的吕少安眼里,则眼前的天空是灰暗、愁绪的。 父母不轻易打骂,但要求好严。大哥不轻易揍他,但每次都让他胆寒。二哥倒是经常揍他,不过他却知道二哥其实最疼他。三哥是管理、教育他最多的人,所以他也害怕三哥。 本来,这世界也就这样了。 可自从三嫂赵若曦跟着三哥回来后,吕少安就觉得人生实在是煎熬啊。只要不遂三嫂心意,就会拉来三哥或大嫂考核他的课业。而且是他最不喜欢、也最恐惧的课业:五经疏议! 每每念及此处,吕少安都是欲哭无泪。这都什么事啊?更过分的是,父亲和南朝答应,要送他去南朝参加科举。父亲又和北朝答应,要送他去北朝参加武举!连大哥听过都笑了! 不过貌似二伯也很热心啊?这肯定是在报复俺弄坏他的那张藤椅了。不就是把藤根嫁接几支编入藤椅的经纬吗,三年前的小把戏而已。话说俺自己忙的都忘了这事,二伯一直坐着也没事啊。 不就那啥,最近二伯想要把藤椅换个地方,结果发现藤椅生根了嘛! 吕少安不觉得父亲会放弃与两朝勾结的这些把戏或承诺。没见到三哥吗?为了岚山大业,就要一直讨媳妇。不过三哥算是命好的,两个嫂子都还算不差,虽然三嫂赵若曦经常欺负自己和弟弟。 但是、但是,自己还是羡慕大哥、大嫂。江湖上快意恩仇,然后遇到心爱的女子携手同行。可听大嫂与二嫂、三嫂们的私下议论说,自己将来的婚姻,怕是也少不了三哥的这些花样。 呜呼哀哉!那些国会议员们,真的、真的是闲得蛋疼了吗?! 吕延年对这个宝贝弟弟的青春期躁动感到好笑。和赵若曦的判断不一样,吕延年认为自己的明王责任非常重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大明临时律法中,对于明王权责的规定,几乎完美地阐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当然,如果从权力的使用角度看,明王的权力的确受到严格的限制与监督。但这并不代表他这个明王不重要! 很小的时候,亚父就教导过自己,不要迷恋所谓的绝对权力。 绝对权力必然产生绝对腐败。即便是如亚父这样的神仙子弟,也从不追求那种所谓“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力,而是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头上套了一根绳索:集体决策的“国会”。 国会的集体决策也未必都能做到英明神武,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国会的纠错能力强悍。国会分散了因决策失误带来的底层怨恨。 国会也不会象皇帝那样自誉英明神武而不断膨胀自己,就算想膨胀也没有那个土壤给它。 吕延年读史发现,其实所谓的历朝盛世,还真就是在皇帝对权力的自我控制下完成的。 大秦的“谏逐客令”,刘邦的“汉家三杰,吾不如也”,唐宗贞观朝“魏征如镜”,唐明皇的“开元之治”,大宋仁宗皇帝的自束,都先后带来国家的大治盛世。 而在皇帝权力极限膨胀的时候,往往也正是王朝开始衰落的起始。始皇帝统六合,一朝灰飞烟灭。汉武帝驱逐匈奴,天下疲敝。隋炀帝三征高丽,江山易主。唐明皇恣肆妄为,安史之乱。 因此,亚父认为:“没有监督的权力比迷药还可怕”! 它会遮蔽你的灵智,堵塞你的信息,扭曲你的善良。使你迷失自我,失去对周边环境的理智认识,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判断。 而且,南朝也好,金国也好,他们的皇帝就真的可以控制一切吗? 未必!国家和朝廷,首先是由建立这个国家的那些人的利益组成的。皇帝的确可以在某些时候独断专行,但是代价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会被遮蔽或扭曲,他将不再会知道外界发生的真实。 实际上,任何独裁的皇帝,他所能真正控制的地方,也只有他的皇宫而已。或者再大一些,他的都城?吕延年对此都表示怀疑。皇帝被人蒙蔽的事情非常多,壁如此前两次的岚山卫国战争。 从吕延年的角度看,金国皇帝只要不是傻子,就绝不会发动这两场战争,但却先后都发生了。 而后来从妻子完颜惜弱口中知道,他的大舅子皇帝完颜璟,不但不是傻子,反而是少见的人精,被誉为大金国一代明君! 在一个独裁制度下,一个人精、明君都这德行了,那么昏君呢? 这个也是有先例的。大约一个昏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