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众前尽显少年狂(二) (第1/2页)
“十三郎,你这是干什么去?” “师兄,你这装模作样的功夫不到家啊。你从早上就候着我了,居然问我干什么去?”曾葆华嘻笑着答道。自己这位师兄,真的十分可爱。师傅想让他学文,可他骨子里还是喜好棍棒拳脚,爱结交豪杰。 王审时脸色微红,讪讪道:“十三郎就是爱开我玩笑。我只是想去看个热闹,结识各方豪杰。” “今儿门下省没事了,你这个省郎可以出来瞎晃悠?” “十三郎取笑我了。我这个省郎,跟公亮兄弟的省郎不可同日而语。公亮是常伴官家御驾左右,负责传诏宣诰。我呢,在门下省行走,每日点了卯,哪里有事,就去那里支应。就是一打杂的。” 王审时跟曾葆华一细述交情,发现共同点。 王审时拜徐守中为老师,那么跟徐守中的独子,徐公亮就是师兄弟了。而徐公亮跟曾葆华,那是发小兼过命的交情。于是王审时跟曾葆华成了真正的师兄弟关系。 “好吧,同去,同去。”曾葆华见师兄说得可怜,“今儿只是去正式报名备录而已,正式比试在后日。” “无妨,就是看个热闹。”王审时嘿嘿一笑。 可怜的师兄啊,想必在门下省打杂打得快要疯掉了。自己这个右县尉,虽然官阶还要低几级,可是在县衙西厅,关起门来也是一厅之长。那像师兄,整个门下省,是人都比他官职高,谁都可以指使他,肯定苦闷。 所以一有机会就跟着曾葆华出来公干,巡逻当值,勘案断刑,旁观得津津有味。 说是弃武从文,可师兄骨子里还是武将的脾性。叫他在门下省那一堆文人的地方熬着,确实难为他了。 好吧,就带他去散散心。 给师傅王又山请了安,交代了今天的功课,曾葆华出了王家,王审时一直在门口等着。 在街上汇合了巡逻当值的燕小乙、杨崇义。一见到王审时,燕小乙就开玩笑道:“王大郎,你怎么这般清闲啊,又跟着我们华哥儿出来厮混了?” 王审时跟他们早已经混熟了,又是豁达开朗的性子,哈哈一笑答道:“门下省缺我这么一个省郎无妨,照样处理军国大事。” “你既然有空闲,何不多陪陪你家娘子,跟我们这些单身汉子们混在一起做甚!”燕小乙继续打趣道。 王审时上半年娶得亲,棣州刺史潘环的女儿。王又山跟潘使君是老乡加老战友,关系非同一般,便结了儿女亲家。 王审时夫妻琴瑟和鸣,十分得恩爱,他也常把“家有贤妻,不遭横事”挂在嘴边。平日一到点就回家,酒楼勾栏,这些男人们下班后爱去的地方,不要说去逛,过路都是绕着走的。好像是他家娘子下了禁令,不准沾惹那些地方。所以一干还未娶亲的半大小子们,常拿这事取笑他。 王审时呵呵一笑,表示不想与你们这些单身狗多说。 曾葆华在旁边说道:“我师兄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审时眼睛一亮,“十三郎,你这绝佳词句哪里来的?” “哪里来的?我随口说出来的啊。” “你不是从哪本书里看到的?” “哪本书有这句词句?” 呵呵,我一肚子的宋词,就是怕说出来吓死你们,所以一直藏在肚子里。 王审时想了想,好像真没见过,“十三郎,真是你写的?我读书少,你可不能骗我!” “哈哈,师兄,我怎么会骗你呢?再说,你这么聪明的人,我能骗得了吗?” “那是!”王审时洋洋得意地说道。随即一想,不对啊!“十三,你又诓我!” 说说笑笑来到内苑,这里聚集了数百人,熙熙攘攘的,就跟菜市场一样。禁军们也懒得管,反正离宫禁还远着呢。 “曾县尉!” “普馆主!” 曾葆华遇到熟人了,正是城东普记武馆馆主普三郎。两人客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