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阿爷凯旋归府来 (第3/3页)
来迟,还望父亲责罚。” 此中年武将正是王师范之父王敬武,“我儿快快起来,”说话间伸手虚扶,“是为父急切了些,不等仆人报信就进来了,不关你们娘俩的事。”语带安慰道。 “你们父子过会儿再寒暄不迟,老爷一路辛苦,还是先去后堂洗尘,待更衣后再叙家常才好。”郭大娘子随手将头盔递给玉娘,上前扶着郎君王敬武。 “好,好,都依娘子。”王敬武说着就大步迈向后堂。 大约半个时辰后,王敬武身着宽袍,人显得舒缓多了,颌下胡须也打理得有了往日几分光泽,由仆人引着来到偏厅。 此时,桌上早已备好八道菜色,热酒及一应餐具,虽说不是什么珍馐美味,确是王敬武平日喜欢的菜式,一家人围拢一桌,边吃着酒菜,边话着家常。 “我离家数月,家中之事让娘子受累了。”王敬武拿起酒杯,朝向郭大娘子。 “这都是妾身份内之事,老爷征战在外,身冒矢石,那才是要紧的,可容不得半点分心。”说着郭大娘子也拿起酒杯,夫妻二人对饮一口,以诉离别之苦。 “夫人遇事莫要瞒我,我们夫妻一体,凡事理应一同承担。”眼角余光微微转向儿子王师范。 “方才仆人跟我说了,前段时日,大郎发了疯症,夫人着实担忧了一阵子,这事应该早早报给我知,一来拿个主意,二来也分担一些,莫要担心影响战事,为夫承担得起。”安慰着郭大娘子。 闻言,郭大娘子眼圈瞬间红了起来,一汪泪水欲夺眶而出,“起初确是不想老爷分心,后来没过几日大郎就好转了,疯症也没再发,想来应该是好了,就没报给老爷。” “大郎啊,为父还听说,近两月来,你转了性,练武颇勤,让你母亲增添了几分忧色,各中缘由确是为何?”王敬武面容一整,颇为严肃。 王师范赶忙站起,向父母躬身行礼,“孩儿有错,让父母担忧了,请大人责罚。” 郭大娘子还是心疼儿子的,连忙扶起儿子,“坐下慢慢分说,正好你父亲回来了,也有了主心骨,咱们一家人好好聊聊,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好吗?” “是啊,该给父母一个交代了,省得担心我再发疯症。” 王师范想到此,就将内心的想法娓娓道来。 “方才父亲回来前与母亲说的,确是孩儿心中所想,其实孩儿并不是发了疯症。 只是数月前读书读到杜工部的《三吏三别》,被安史之乱所致的一片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困苦之象深深地震撼了。 一时想到近年来,前有庞贼(庞勋)、现有黄贼(黄巢)霍乱天下,远超八年,可想而知百姓之困顿。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父亲艰苦创业数十年方有现下家族重振之势,然父亲渐渐老去,家中唯有我一独子。 虽好儒学,有悲天悯人之心,却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待他日家道中落,如何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说到亢奋之处不禁有些哽咽了。 郭大娘子再也控制不住了,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般流落脸颊,王敬武的面色也缓和了,目不转睛地端详着儿子,仿佛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儿子。 王师范抽泣两声,稳了稳情绪,接着说:“孩儿一时悲痛,深感无力,连续三日浑浑噩噩,及至第四日思绪通达,悟得只有文韬毫无武略,于此乱世,定难保自身更何谈家族。 于是,孩儿从练武强身做起,每日读书之时兵法战策也是多看了些。”目光越发坚定,而父母的脸上却多了一丝忧容。 王师范敏锐地察觉到了,“孩儿读书已逾十年,自是明白父母的心意,就如同《触龙说赵太后》中所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大人深爱于我,只盼孩儿平安,不望孩儿身处险地,然大人也知,就算盛世有些事亦是想躲也躲不掉的,何况乱世乎?唯有练就一身本领,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保长久,望大人深思之!”欠身一礼。 王敬武与郭大娘子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释然与欣慰,言道:“为父今日才知我儿已长大,以前是我与你母亲短视了,日后我儿尽可练习武艺,习学兵书,只是要练就练出真本领,不能总是闭门造车,也要走出家门多接触外面的世态炎凉,在事上多多磨练。” “父亲说的是,孩儿谨记。”王师范心下也是一松。 “对了,后日就是三月初三,是一年一度的上巳节,安节度已经传信于我,今年亦同往年,在益都西五十五里外的淄水边举行临水宴饮,届时平卢有些脸面的文臣武将都会参加,大郎就与我同去吧,也见见世面。”王敬武突然想了起来。 “是,父亲,孩儿近日练武遇到瓶颈,您平日军务繁忙无暇教导,就想着寻一名师,好解心中疑惑,不知可有合适人选。”王师范趁机说出心中所想。 “嗯,待我想想......颍州长社王家,你有一位表叔,年方二十五六,名唤“王重师”,与我颇为亲厚,他少有勇名,材力过人,刀剑长矛技法之妙,冠绝一时,或可请来,你可愿意。”王敬武询问儿子之意。 “孩儿愿意,全凭父亲做主。”王师范爽快地回应着。 “那好,明日我就让阿忠带着我的名帖去长社请你重叔,早年阿忠与我去长社时也和他熟络了,想来会顺当的。”王敬武想起王忠,就说道。 “忠叔去办就更万无一失了。”王师范心里一乐,忠叔人很是忠厚,素来办事也是稳妥的。 “好了,别尽说这些了,大郎,你父亲数月劳累,难得今日清闲一日,陪他好好吃几杯酒才是正事。”郭大娘子看父子二人聊的差不多了,就过来打个圆场。 “母亲所说是极,来,父亲,儿子敬您一杯。”说着就向王敬武敬起酒来,一家人其乐融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