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是葫芦娃还是葫芦妹呢?(求月票) (第2/2页)
喝声:“别急,先回家换了劳动服再去!” “老支书,青山,那我们剩下这些人,啥时候去啊?”张队长他们一听,就馋得心里痒痒。 “怎么也得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冬天去没啥意思。” 刘青山觉得,等到开春种完地,山野菜下来之前,能有半个多月的空闲期,在五一之后,正好再去一拨。 他和老支书也没着急回家,跟着张队长和二彪子大头他们去了村部。 问问这些日子,夹皮沟的情况,除了上山采采元蘑,伺候伺候大棚和牲口,也没啥大事。 地里的水稻,还得等到十月中旬,才能上成。 另外就是一些萝卜白菜和胡萝卜,也陆陆续续该收了。 张队长也询问道:“跟拐子叔来的那个大爷,是什么来头,用不用告诉大伙都敬着点儿?” 他说的当然是谭老将军,这次也跟着一起来的,只领了家里一个孙子,叫谭勇,在跟前照顾着。 刘青山摆摆手:“啥也不用,就当是拐子爷爷家里来串门的亲戚。” 要是村民都敬而远之,那反倒彼此不自在。 张队长点点头:“还有,咱们今年新盖的那些房子,都完工了,里面也都晾干,可以住人了,房子咋分配?” 村子西边的新村儿,算是彻底完工,清一色全是三间或者五间的大砖房。 这些钱,都是合作社出的,村民不用掏一分钱。 老支书吧嗒着小烟袋说:“就正常分呗,家里人口少的,先分三间房,等以后孩子成家,可以再分房;人口多的,就住五间房。” 刘青山补充一下说:“还有几个比较特殊的,也要分房,一个是王爷爷的学生魏铁柱,他是第一个扎根在咱们夹皮沟的大学生,待遇必须好一点。” “那就直接分个五间的大院子,到时候连他的家人都接过来一起住。” 对于这个,大伙当然没意见,王教授回城这段时间,都是魏铁柱一个人撑着。 刘青山继续道:“还有药厂的高峰和吕小龙,村小的三位老师,都优先分房,解决后顾之忧,也好安心在咱们这里工作。” “还有,老屯这边的房子,也都别空着,这边的原貌,咱们也要保留下来。” 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商量完了,刘青山这才回家,看到母亲和奶奶他们,正晾被子呢。 老四老五则在院子里,给火狐狸喂吃的,这家伙倒是机灵,在家人回来的第一时间,它就来了。 在屋檐上面的电线上,则落满了燕子,叽叽喳喳的,好像正在开会。 燕子们一个挨一个的,好像全村的燕子都聚集在这里,排出去好几十米,好不壮观。 “燕子又要去南方啦!”山杏抬起头,眼中有些不舍。 “燕子来年还会回家的!”小老四倒是乐观,嘴里安慰着山杏。 没错,这里就是它们的家,因为小燕子,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 燕子这种候鸟,在离开之前,都会聚集在一起,就好像出征的队伍在集合。 估计燕子也得各家报数,清点数量,一个都不缺之后,再集体出发,飞往越冬地。 刘青山的嘴角忍不住浮现出微笑,他轻轻抚摸着山杏的西瓜头:“怎么感觉跟咱们夹皮沟的乡亲们,出去旅游一样呢?” 山杏也抿着小嘴笑,心中那淡淡的忧伤,也瞬间消散。 从性格上来说,山杏还是有点内向,有点敏感,有时候要多愁善感一些。 不过有大大咧咧的小老四,还有体贴入微的刘青山,她并没有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青山,初稿我修改完了,你有空再帮我看看。” 高文学抱着小火,也在院子里逛荡。 小火还扬着小手,够着头上葫芦藤上边的大葫芦。 葫芦藤一直爬到房顶,顺着屋顶的前坡,一直爬到后坡。 家里一共种了两种葫芦,一种是大的,长成之后,可以锯成两半,当葫芦瓢用。 一种是亚腰葫芦,这个比较好看,可以留着玩。 刘青山朝大姐夫点点头:“那我晚上看,没啥问题的话,就可以联系出版社了。” 像高文学这种,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的作家,出版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对了,大姐夫,别忘了争取下茅盾文学奖。” 刘青山又提醒了一下,他觉得,大姐夫这部渴望,还是有希望的。 一边说着,一边摘下来一个大嫩葫芦,这个就算到老秋,肯定也长不成,只能炒了吃。 葫芦挖掉里面的瓤子,炒起来味道清新,还是不错的,刘青山一会准备打发老四老五。给拐子爷爷家送一个去。 看到葫芦,他又想起来一个茬:“老四老五,你们给美术电影厂写信了吗?” “写了写了,就是不知道人家能不能采用。”两个小家伙跑进屋,乐呵呵地拿出来一沓纸,里面画得是各种葫芦娃。 和原版的区别就是,脑门上都多了个标志,什么火焰啊,水花啊之类的。 “这个大山的是哪个葫芦娃?”刘青山有点搞不懂了。 “是大力娃啊,能把大山举起来。”小老四得意地说。 嗯,好像有点道理,那这个脑门上边画个眼睛的,肯定是二娃千里眼了。 等等,这个脑门画着个锤子的,是哪个娃? “哥,这是三娃,铜头铁臂。”山杏在旁边解释着。 好吧,反正就是锻炼两个小家伙,刘青山也就任凭她们折腾。 倒是小老四有些不满:“哥,你说葫芦娃怎么都是男娃,要是有个葫芦小妹就好了,最好是两个,嘻嘻!” 刘青山眨眨眼:后来好像还真有个葫芦兄妹。 于是就扒拉一下小老四的天线辫子:那你和山杏没事的时候,就编个故事画下来,有葫芦娃,还有葫芦妹,那多好玩。 好! 两个小丫头高兴得直拍巴掌,立马就要进屋去创作。 “等等,先把这个葫芦给拐子爷爷送去。”刘青山连忙把嫩嫩的大葫芦送过去。 小老四和山杏抱着大葫芦,乐颠颠地去拐子爷爷家,边走还边小声研究:“你说这个葫芦,是葫芦娃还是葫芦妹呢?” 刘青山也很期待,她们两个小家伙,能不能把葫芦兄妹的故事给编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