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铁牛的心意 (第2/2页)
便宜。 要是叫陈小二穿上大袍子,沾上假胡子,嚷嚷一句:“咱今年不卖羊rou串,卖统一火腿肠啦”,“统一火腿肠,味道就是棒”,那效果肯定不错。 于是他笑道:“那就交给你小姨的广告公司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半夜十二点,开吃煮饺子,今年还是老四老五运气最好,都吃到了饺子里面的钢镚。 一共就包了三个,第三个叫刘银凤给吃出来。 刘青山心里也忍不住琢磨:这姐妹仨今年要发财啊! 二姐发财倒是有可能,手里掌握着一笔庞大的资金。 可是老四老五呢? 想想这俩小家伙那些玩闹一般的投资,或许就要在今年迎来爆发。 按照惯例是要守岁的,可是守着守着,最后大家都守睡着了。 …… 第二天早晨,吃过了虎年的第一顿饺子,刘青山就和李铁牛开着吉普车出发。 除了他们师兄弟之外,车里还有老四老五,这俩小家伙,也非得跟着去凑热闹。 李铁牛生长的敬老院,也在松江地区,距离不到三百里地,就是到了所在县城之后,往乡里去的道路,不怎么好走。 颠颠哒哒的又走了一个多小时,下午两点,这才望见前面的上升乡。 敬老院就在乡政府的最西头儿,距离乡里大概有二三里地的样子。 院子挺大,前后两排草顶的红砖房。 吉普车就停在大门前面,下了车,就看到了上升乡敬老院的牌子。 看到这熟悉的景象,李铁牛显然有些激动,扯嗓子嚎叫一声: “各位爷爷奶奶,俺铁牛回来啦!” 这一嗓子还真好使,房后大杨树上的几只花喜鹊,都被惊得飞上天空,喳喳直叫。 很快,各个屋里就有人走出来,有拄着拐棍儿的老头老太太,敬老院里,收留的都是孤寡老人,还有一些残疾人。 当然也有几个小娃子,蹦蹦哒哒地跑出来,他们也都是孤儿,从小在这里长大,敬老院就是他们的家。 “真是雪牛哥!” 一个小娃子嘴里欢呼着。 小家伙是豁唇,就是俗称兔唇的那种,上嘴唇有个大豁子,一直裂到鼻子下面,所以说话有点漏风,音不准。 李铁牛抱起那个七八岁的娃子,使劲往空中抛了几下: “哈哈,兔子,这是给你们的鞭炮,管够放!” 那几个娃娃呼啦一下,就围住地上的那个提包,拉开拉链,然后就是一阵惊呼,里面满满登登的,都是各种鞭炮。 从最小的小洋鞭,到大个儿的麻雷子,应有尽有。 “雪牛哥,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那个被称作兔子的小娃子,被李铁牛举着,急得直蹬腿儿。 而小老四则一本正经地开始数落李铁牛:“铁牛哥,你给人家取外号,多不礼貌呀!” 李铁牛把小娃子放到地上,抓抓后脑勺:“大伙从小就这么叫,俺都不知道他叫啥名,兔子,你叫啥名字?” 那个豁唇的小家伙头也不抬:“雪牛哥,俺也不知道,你还是问院长吧。” 这话听得刘青山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敬老院怎么也不如家里啊。 这时候,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也终于来到跟前,嘴里乐呵呵地跟李铁牛打着招呼。 一个留着山羊胡儿的瘦老头,抓起李铁牛的胳膊: “铁牛啊,昨晚上吃饺子,大伙还念叨你呢,说是你要在这,一准不够吃。” “王爷爷,这是给大伙带来的槽子糕。”李铁牛又打开一个提包,里面除了一瓶瓶的碧水大曲,就是一包包的点心。 还有几包奶糖,李铁牛掏出来,扔给孩子们。 敬老院里的孩子,平时都养成规矩,吃东西不抢,都一起平分。 李铁牛又兴冲冲地拿起一袋点心:“张爷爷呢,这是他最喜欢吃的长白糕,又甜又软乎!” “唉……老张夏天的时候走啦。”王爷爷叹了一口气。 李铁牛手里的长白糕,吧嗒一下掉在地上,一起吧嗒吧嗒落下来的,还有他的两行眼泪疙瘩。 刘青山上去拍拍他的肩膀:“铁牛,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给爷爷奶奶发红包吧。” 李铁牛用袖子抹抹眼睛,然后就从兜里掏出一沓子红包,一个个里面都鼓鼓囊囊的,不管老少,挨个发。 豁唇的男娃子好奇地打开红纸包,然后嘴里就发出一声惊呼,纸包里面,躺着好几张大团结。 数了数,一共是十张,那就是一百块啊。 其他人也都连忙打开,全都是一百块的红包。 整个敬老院,老老小小加在一起,有二十多人,两千多块就出去啦! “铁牛啊,这钱太多啦,大伙不能收,还得留着你娶媳妇呢。” 一个满头银发,腮帮瘪瘪的老太太,颤巍巍地凑到李铁牛身旁,把手里的红包还回来。 “李奶奶,您这是干啥?收着啊!” 李铁牛连连摆手说道。 其他人一见,也都开始退红包,连那些小娃子,也都如此,虽然他们的眼睛里,都带着不舍。 这下反倒把李铁牛给搞得手忙脚乱,两个大巴掌在半空乱舞,大声嚷嚷道:“收着,都收着,俺有钱,俺现在有钱了。” 正闹哄着呢,猛然间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来: “爷爷奶奶还有弟弟meimei们,你们都收着吧,铁牛哥真有钱,好几万呢!” 帮腔的是小老四。 “铁牛,你哪来这么多钱啊?” 那位李奶奶昏黄的老眼盯着李铁牛:这娃儿不会是做了什么歹事吧? 李铁牛一把将刘青山拉到面前:“俺的钱,都是跟小师兄做生意赚的。” 刘青山也就笑呵呵地使劲点头:“各位爷爷奶奶,弟弟meimei,这是铁牛的一点心意,大伙就都收着吧。” 那些老老小小的这才信了,都乐呵呵地把钱收起来,看向刘青山兄妹几个的目光,都十分的和善。 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能领着铁牛发财的,当然也是好人,也值得感谢。 李铁牛也长出一口气,然后又汇报了一个好消息:“爷爷奶奶,俺路过县里的时候,把县剧团也请来了,晚上给大伙唱二人转!” 这下子,那些老头老太太都激动坏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啊。 还是王爷爷比较理智,诧异地问道:“铁牛啊,这大过年的,剧团不放假啊?” 李铁牛咧着大嘴,使劲拍拍胸脯:“放假也能请来,俺直接给团长五百块钱,叫他招人,大伙都放心,俺有钱。” 刘青山也见过不少炫富的,但是向李铁牛这么炫的,他不仅欢迎,而且心里还多了几分感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