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_第二十二章【剿贼方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剿贼方略】 (第1/2页)

    另一边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境内,由土匪、山贼与暴民们组织起的联军,联合攻陷了汉中府洵阳县,进逼兴安守御千户所,使得部分陕西农民军们响应汉中府震动。

    接着流寇联军们连续攻陷了汉中府紫阳县、平利县、白河县,使得明兴安守御千户:王道台,害怕千户所城陷!他急忙发信号请求支援。

    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兵赶赴救援,明陕西巡抚:练国事,则急忙移兵到西安府商州、山阳县,一带防守流寇。

    也让汉中府封地的明瑞安亲王:朱常浩,决定出库银让瑞亲王府仪卫司、瑞亲王府护卫指挥使司,以及汉中卫增加到一千人,还从瑞亲王府库房中拿出一千两白银赏赐给前来救援的明陕西三边总督军队。

    流寇们见无法立足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便走官道沿着山路绕过明军南下,进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

    此刻湖广行都指挥使司流寇们继续攻陷了荆州府远安县、郧阳府房县、保康县。

    这让明辽懿亲王:朱术雅、明惠安亲王:朱常润,不得不相互照应出钱粮给当地驻军提高防御。

    战报传出去之后明南直隶兵部尚书:吕维祺,就上奏道“南都承天府(兴都留守司)以及南直隶凤阳行都督府中都留守司,所属之地均为陵寝所在之地,宜以凤阳行都督府宿州、寿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为咽喉,而淮安府、徐州,则为京师咽喉也,乞求敕淮安巡抚:杨一鹏,命他急忙预备,以防流寇东犯。”

    2月13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农民军在夔州府攻陷了入巫山县,进入夔州府首府奉节县,劫掠了一宿才离去!

    因流寇们分散蔓延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一带且定居不稳流动性很大,故此朝廷内阁与兵部商议后,认为“各镇官兵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宜以重臣开设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

    于是明毅宗:朱由检,下诏以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为主与明延绥总镇巡抚:陈奇瑜,为副两人一同总督陕西都指挥使司、山西都指挥使司、河南都指挥使司、湖广行都指挥使司以及湖广都指挥使司、四川都指挥使司,五个都司军务(准确来说是6个)不过因为湖广行都指挥使司所辖卫所不明确,故此归纳入只算湖广都指挥使司1个,视贼所向各方剿抚。

    3月初9日,明南直隶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济,上奏道“流寇有四类,其一为乱民、其二为驿卒、其三为饥民、其四为难民,宜分别剿抚。”

    朝廷把这份奏章呈报给明五司总督兼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与明延绥总镇巡抚:陈奇瑜,两人让他们按情况而定。

    此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明军,在保宁府巴州打败农民军,但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境内自去年秋八月起,也是出现了不雨大旱的节奏,使得百姓大饥人人相食!也算是变化的增长了流寇参与人数。

    4月19日,明郧阳府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蒋允仪,以失陷郧阳府诸县!则力不能敌,便上奏朝廷推荐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象升,要求他带〈天雄军〉前来镇压流寇。

    农民军们则渡过保宁府利州卫河,驻扎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宁羌州阳平关巡检司、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广元县白水关、朝天关,等地兵分四路劫掠,遭到了地方土司百姓的反抗。

    再加上这一带荒凉确实没什么物资,迫使流寇们东逃到夔州府首府奉节县一带活动。

    楚贼们则活动在湖广行都指挥使司郧阳府房县,被明湖广副总兵:张全昌,出战接连击败之。

    朝廷还发动国库内帑五万两钱粮,命明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梁炳,带着饷银前去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赈饥灾民。

    同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农民军三万人,来到湖广行都指挥使司屯兵在郧阳府黄龙滩,在分为三道;一是在襄阳府均州活动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一是在郧阳府活动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最后一个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流寇活动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一带。

    4月26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流寇进入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抢劫汉中府宁羌州、略阳县、凤县,一时间吓得明瑞安亲王:朱常浩,再次发出消息告急,祈求各地驻军前来救援。

    而此时因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呼图克图汗:孛儿只斤·丹巴图尔台吉(大明称;插汉儿虎墩兔)既;林丹汗,他率兵西犯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甘肃总镇。

    这让原本镇守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