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四章 父子对决(下) (第2/2页)
辛四郎等亲卫退到二十步开外,紧张的看着两人。 李晔一声长叹:“为什么你不能多等几年?” 李祎抬起头,苦笑道:“儿臣今年三十有七,也许等不到最后了。” “这就是你铤而走险的原因?” “当然不是。”李祎认真的看着李晔,“父皇真的想过传位于我?” “朕若是不想传位于你,又何必立你为太子?”忽然之间,李晔心中没有了愤怒,只有淡淡的悲伤。 “不,儿臣觉得父皇最终不一定会传位于我,父皇还记得当年的诛心剑吗?”李祎道。 李晔一愣,当年逼他杀花蕊,父子相对,李晔以诛心剑试探。 “朕当然记得。” 李祎笑道:“诛心剑一出,父子之间岂能再信?儿臣当年自知根基浅薄,没有机缘荣登大宝,最大的愿望就是镇守一方,为大唐做些实事,是父王把儿臣推到了前面,给了儿臣希望。父皇西征,却以四大臣压制,片刻不得喘息,儿臣名为监国,与傀儡何异?” 父子之间的隔阂早已存在。 当年自作聪明的以诛心剑试探,没想到会让他想这么多。 其实说到底,还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天然戒备。 李祎错了吗? 李晔错了吗? 权力的游戏中没有对错。 “朕举国西征,岂能不在长安留下亲信?” “所以儿臣也必须掌握实权,只有掌握实权,而不是靠父皇的怜悯,这个太子之位才坐的稳!”李祎目光坚定,没有丝毫悔改之意。 归根结底,李祎是个政治强人。 可惜生错了时代。 “你始终站在你的立场,你的角度,为了你自己利益考量,你想过大唐社稷吗?你想过西征大计吗?你想过二十万将士吗?你从来没有想过,别说什么为了坐稳太子之位而夺权,你夺权之后,朕降罪了吗?朕只希望你适可而止,以大局为重,但你没有,你继续得寸进尺,把朕的退让妥协当成了软弱,夺了政权还不够,还要夺兵权、夺皇权,企图把朕挡在西域,所有不臣服于你的,你都要毁灭。” 李晔胸膛剧烈起伏着。 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和失望倾泄而出。 到了这一步,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了。 李祎呆呆的看着李晔。 李晔亦看着他。 良久,李祎忽然仰头大笑,“父皇何必说那么多?自古成王败寇,儿臣输了,一死而已!” “你还是不肯认错?” “儿臣何错之有!” 一阵悲哀涌入李晔的心中,说到底,两人都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朕不杀你,朕也不想担杀子的恶名,今日起,废你太子之位,贬为安平郡王,入驻平安京!朕要你眼睁睁的看着,朕是如何将这大唐带入一个空前的盛世!” 老李家的腥风血雨,就到此为止吧。 李晔不能保证以后,但此刻的他愿意做一个表率。 李祎闻言,忽然泪流满面,但他的言语中没有退让,“难道父皇不怕儿臣有朝一日统一东瀛,再杀回长安吗?” 李晔拍拍他的肩膀,仰天长笑,“你有这等志气,不愧是朕的儿子!” 冷兵器时代,倭国有什么机会? 而且在此之前,李祎还要先灭了王审知、源经基,击败徐温,打破玄武海军的封锁,然后才有些许可能。 其实东瀛形势,也只有李祎这样的强人才能镇住场子。 王审知不错,但他的几个儿子也中了这个时代的毒,烂泥扶不上墙。 源经基励精图治,占据关东精华之地,吸纳大量倭人,以后肯定会崛起。 “你好自为之吧!”李晔挥了挥手。 李祎重重的在地上磕了头,一遍又一遍,满头都是血,直到被辛四郎提走。 最大忧患就这么解决了。 望着漫山遍野欢笑的将士,李晔觉得冒险是值得的。 其实也不是冒险。 即便正面决战,李晔也有九成把握获胜。 李祎处置了,但围绕在李祎身边的利益集团不能轻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