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如此制茶 (第1/2页)
张季和高表仁的正题还没开始谈,一旁的老程却笑着说道:“此时肚子都饿了吧?咱们先吃饭!今日老夫可是让人准备了四郎弄出来的那个火锅!味道甚是不错!比暖锅要强上百倍!高刺史怕是还没吃过吧?今日正好好好尝尝!” 高表仁自然是点头应允。 老程又看着张季道:“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去厨房里调制蘸水?没见今日高刺史在吗?好好弄,不好吃老夫可饶不了你!快去!” 张季一脸苦笑! 这位程伯父咋就还把自己当厨子使唤啊? 你后厨不是有厨子会弄吗? 咋还非得要我动手啊? 可是,这些话张季也就敢在肚子里嘀咕几句,绝对不敢当着老程的面说。 这位程伯父可是越来越把自己当做亲子侄了! 张季总觉得会那么有一天,老程施展在程处亮身上那惨烈的“家暴”,也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所以张季现在不怎么敢招惹这位程伯父,就是怕自己皮rou受苦! 张季老老实实的去了厨房,调弄了火锅汤水,调制了了几碟蘸料。还把火锅要用的食材检查了一遍。 老程现在在泸州也已经用上了高足桌椅,这也让高表仁方才就赞叹不已。 三人围在桌前吃火锅,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倭国的事情上。 张季给高表仁阐述和灌输的,就是倭国不可信!倭国若不防备,必成华夏大患! 张季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倭国这个国家的形式和心态。并且从倭国的地理位置、国民素质、生产力状态、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入手,将倭国狼子野心产生的根源,理由和基础做了详细的阐述。 高表仁对于张季的这一番高论甚是赞同。 在席间,两人频频举杯,对上方达成的共识表示庆贺。 这一谈就谈到了下午,张季最后觉得,这位高使君已经被自己完全忽悠瘸了! 其实,倭国在大唐的名声并没有后世描述的那么好! 不少后世人都以为,大唐人对于倭国只是俯视和怜悯。其实,在大唐已经有有识之士看出了倭国欺善怕恶、狼子野心的本质。 所以,张季的一番言论能得到今年就要出事倭国的高表仁的认可,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哈哈哈!宣德郎这一番果然是高论!老夫去了倭国该如何拿捏心中就更有数了!”高表仁抚须大笑着给谈话做了个收尾总结。 “好了,既然正事说完了那咱们便去饮茶吧!咱泸州的茶那可是有名的啊!”老程见两人正事说完,便招呼道。 “好啊!泸州茶老夫倒是听说过的,今日正好尝尝!”高表仁笑着道。 旁边的张季却是已经愣住了! 自己好像真的忘了什么了啊? 忽然,刘行敏那老头的模样一下子浮现在了张季的脑海中! 我勒个去! 怨念有这么深吗? 不就是忘了制作炒茶的事了嘛? 你刘老头不至于这么猛吧? 在脑海中刘行敏那张老脸的提示下,张季终于想起来自己忘记的是什么事了! 自己忘了制作炒茶了! “伯父,高使君,这泸州……还产茶?”张季试探着问道。 高表仁笑而不语,老程则是一脸嫌弃的看着张季道:“四郎,你来泸州也不是一两天了吧?泸州本就是蜀地有名的产茶州,你竟然不知晓?” 张季一脸的尴尬! 他之前一直忙这cao练那什么山地作战之法,哪里有工夫去注意泸州都有什么特产啊? “这个……小侄之前不是忙嘛……”张季冲着老程挤了挤眼睛说道。 老程瞪了他一眼,却也没有再说他,而是给他讲起了泸州茶。 原来在蜀地茶叶采摘和种植的历史都已经很久远了! 蜀地多山,而那些山坡丘陵地带,正是茶树适合生长的地方。 现在的蜀地,盛产茶叶的就有泸州、彭州、绵州、雅州、眉州、汶州等八个州! 此时的泸州茶,又被称做“纳溪茶”。 纳溪县,就在泸州城外西南,那里多平坝,丘陵,低山。而且溪水河流众多。 纳溪之名来自于“此地古之有溪,昔诸葛武侯平定云南,蛮夷纳贡而出此溪”。意思就是说,当时的蛮夷从西南纳贡,都要从这里经过古溪,所以就叫做纳溪了。 纳溪县产茶,而且产的还是好茶。这让张季心里有些很失落的感觉! 现在可已经是四月中了! 别说清明,就连谷雨都过去大半个月了! 什么“明前”“雨前”是彻底没戏了! 不等老程的茶煎出来,张季直接找了个借口溜之大吉了! 对于那种煎煮出来,放了乱七八糟各种佐料的茶汤,张季觉得那就是自己心里的阴影啊! 不行! 怎么也得把炒茶弄出来! 之前没想到这些,张季倒也没觉得什么。 每日里凉白开喝着也挺好的。 可是心里如今有了这个念头,怎么就觉得抓心挠肝的那么难受呢? 在这个没有其他饮料的时代,能喝到一杯真正的炒茶已经成了张季此时的一个执念! 按捺不住的张季,直接带着任童、杜遂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