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品茶会 (第1/2页)
“从长安调人啊?那就调呗!”程处亮大大咧咧的说道。 “哎!对了!四郎,你是不是想把醉仙居里的那个白露调来蜀地啊?”黑小子房遗爱忽然挤眉弄眼的对着张季道。 张季狠狠瞪了他一眼! “瞎说什么呢?这次某调人过来,肯定是男子啊!这一路上有多难走你们心里没数啊?”张季说道。 “你这调人来,一去一来可也得两三个月,来得及吗?”长孙冲在一旁问道。 张季点点头道:“倒是来得及!咱们不先得看铺面,还得装修啊,置办火锅啊!事情也不少。反正也不着急在一时!等咱们这边弄得差不多了,估计长安的人也就到了!” 几人都点头说也对。 火锅吃的不错,可是接下来几天茶叶铺里依旧是冷冷清清的没人来。 张季倒是不着急,整日里很是悠闲。 过了五天,这一大早张大年便风尘仆仆的来到了茶叶铺。 “郎君,某回来了!事情都办好了!”张大年见着张季,从深航解下一个竹筒递过来就说道。 张季接过竹筒道:“人什么时候能到?” “大概还得三天!某怕郎君着急,就先赶回来了。”张大年答道。 张季点头道:“辛苦了,先去歇歇吧!” “四郎,你这是弄什么鬼?”刚过来的长孙冲看着张大年离开的背影不由问道。 “呵呵呵!某打算弄一场品茶会!”张季笑着道。 “品茶会?”长孙冲眉头微皱,有说道:“咱们这茶到现在都不被人所接受,弄品茶会的话,怕是没什么人会来啊?” 张季笑笑道:“大郎尽管放心!某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长孙冲问道。 “呵呵!凡是这次来参加品茶会的茶叶商人,都有资格的道至真观张百子祖师亲笔碑文拓本一份!”张季笑着道。 长孙冲闻言眼前一亮,目光看向了张季手中的那个竹筒。 “这里头就是那拓本?”长孙冲又问道。 张季笑笑,打开竹筒塞子,从里头取出了一沓蜀纸! 蜀地造纸业很发达!其发达程度甚至要超过关中地区! 蜀地所产的蜀纸,不少都是纸中上品!不仅文人雅士,世家门阀喜欢用,就连宫中也有使用。 张季拿出来的这一沓纸张,纸质洁白,细腻坚韧,一看就是蜀纸中的精品。 “四郎你这本钱下的可不轻啊?”长孙冲接过纸张开口道。 “欲善其事,不得先利其器吗?再说了这点成本算不得什么的。”张季笑笑答道。 长孙冲看过首中那些拓印,感慨了几句,便和张季一起去商量品茶会的事了。 纳溪县茶叶作坊多,茶叶商贾也不少。 这里是泸州重要的一个产茶地,所以很多奔着泸州茶来的商贾,甚至都不进泸州城,直接就到了纳溪县来了。 今日里,在纳溪县的茶商们,几乎都接到了一份奇怪的“邀请函”! 里面的大致内容是,泸州纳溪茶叶铺,将于后日在纳溪县外的合水亭举办品茶大会!凡是届时凭此“邀请函”前往的宾客,皆可获得成都石斛山至真观张百子祖师亲笔碑文拓本一份! 这个消息在纳溪乃至泸州茶商们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那家泸州纳溪茶铺里的茶叶,大家几乎都是知道的,开业那天去看了的人不少。对于那种奇怪的冲泡饮用的茶,大家都觉得不大能接受。 可是,他家的茶叶虽然不能接受,但是那至真观张百子祖师亲笔碑文的拓本却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张百子在蜀地,那就是一个传说般的存在! 他在石斛山飞升得道! 此事传了两百多年! 也有人说,张百子并未留下什么亲笔的碑文,那碑文可能是后人伪作。可是,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就连至真观里的道人们都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了! 所以,虽然茶商们对张季他们的茶叶不感冒,但在那拓本的吸引下,当天品茶会上还是来了满满当当的人! 合水亭在纳溪县外的合水边,因为此处两条溪水合二为一,所以得名合水。 而合水亭就是建在合水边上,这里风景秀美,景色宜人,是平日泸州文人雅士们喜欢前来吟诗作赋,观山赏景的去处。 这一回张季他们直接将这一片用白色帷幔围了起来,里头摆放了三十多张高足方桌!每张桌子旁摆了三四把高背椅。团团将那合水亭围在了当中。 在这样一处溪水旁,青山下,绿树环绕,花草遍地之处,足以让来者心旷神怡了! 泸州和纳溪的茶商们到来之后,便被安排到了桌前坐下。 不多时,便有人端来了精美的点心果子,供他们使用。 渐渐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还出现了没有“邀请函”,想往里闯的家伙! 对待这样的,张家护卫和各家的护卫们,都会先客气的请他离开。若是不听,那边弄到一边去,好好教他做人! 老程得知了消息后,本来是想来给他们这些小子来助助威的。不过张季却是婉言拒绝了。 据张季的说法是,这件事老程这个当地官员出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