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长夜_第五百二十四章 梦碎汉中(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四章 梦碎汉中(二) (第2/2页)

黄权可乘之机。

    只惜,法正和黄权不是贾诩或荀攸,他们的建议,言辞一点也不委婉,不,他们甚至懒得用言辞来说服梁祯,而是直接采取行动来向梁祯证明此举之弊端,而这行动结果便是:梁军汉中兵团全军覆没,主帅梁琼兵败身死!

    建安十九年冬,刘备依法正、黄权计,率军抢占定军山,杀败驻防此地的两千梁军。梁琼闻之,果然亲率大军前来相救,而后被赵云依山阻击,两军相战于山南洼地。

    一天之后,赵云不敌,率军退上定军山。梁琼进而率军围困定军山,在山南与山东,分别扎营,试图将刘备困在山上耗死。

    但是,梁琼错算了一点,那就是以南郑为首的整个汉中南部,都已经处于刘备的掌控之中。陈到的部曲虽然人不多,但万多人也总是有的。因此刘备尚未被梁琼困死于山上,梁琼及其所部的梁军,反倒陷入了腹背受敌的险地之中。

    此时,若是换做张郃等将,先不说他们用兵根本就不会让自己处于这等危险的境地之中,就算真的不幸置身此等死地,第一时间也是放弃原有的既定目标,率军后退,若是实在挣不脱,壮士断腕亦非不可能。

    但梁琼不同,因为他实在太过渴望一场胜利了,一场不亚于潼关大捷的胜利!而这种对胜利的执念,蒙蔽了他的双眼,迟滞了他的神经,让他即使明知再这样下来,形势会越来越差,但他就是不肯下令退兵,反而固执地屯兵仰天洼之中,试图寄希望与时间,能够给他带来,创造胜利的条件。

    只是,这种等待,是注定换不来好结果的。

    建安二十年正月,平西将军琼,中法正奇计,为备将黄忠所杀,所部皆溃,自相践踏,死者满谷。备复还取广石,三天,垒破,斩颙,降者七八千。

    梁琼、赵颙的先后战死,登时使汉中的局势无可避免地滑向崩溃。因为,当消息传到张鲁城时,城中的,关下的数千军士,也是军心大动,短短一个时辰,就发生了七八起变乱。纵使杨秋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令整座要塞恢复秩序,更莫论抵御接下来,刘军那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攻势,直到魏公亲率大军来援了。

    于是,杨秋只好下令,将要塞库房中的甲杖辎重,全部搬到阳平关下,纵火焚烧,而后全军分部退还关中,试图避免全军覆没的惨剧。

    但直到此时,因梁琼战死而引发的余波,仍尚未停止。就在梁琼战死的同月,阴平氐人雷定率军叛乱,聚众七万余,败强端,沿下辩道,杀向武兴!好家伙,这一下,直接给正在武兴一带跟张飞部对峙的梁昭、贾逵部,给堵在了茫茫的秦巴山地之中!

    建安二十年夏的邺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因为城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喜事,魏公梁祯,大宴公国中的文武,以庆贺去年和今年年前,在徐州取得的,对孙权的胜利。

    年老的魏公,穿着深色的缁衣,端坐在高高的主台上,面前,是摆满了酒rou蔬果的案几,身后,黑色的屏风两侧,立着天子赏赐的虎贲,以及象征着天子所赋予的,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权力的节钺。

    魏公的眼中,是坐满了宾台的群臣,以及站满了整个校场的军士。除了眼前的数十人之外,其余人的脸孔,都是一模一样的——小小的,模糊不清的。这是三十年前的梁祯,所梦寐以求,但也从不敢相信的场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有这从边地戍卒,成为大汉魏公的一天。

    而且,这魏公,还远不是他人生的终点——只要西州再传来一封捷报,一封如梁昭那般,在局部战场之中,赢得一场胜利的捷报。

    果然,西州的梁军没有令魏公失望,就在梁祯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骑着白马的骑驿,从远处飞驰而来,骑驿手中高举着的,正是插着鸟羽的军书。

    “这一樽酒,祯敬诸位。”梁祯见了骑驿,心中也安定了下来,双手举起酒樽,遥敬在场的所有人,“是诸位的夙兴夜寐,六州方能平定,生民方可安宁。”

    一樽饮毕,梁祯又将酒樽重新斟:“这第二樽酒,祯敬荀公,敬张将军白骑,敬章将军牛,敬所有,为了天下一统,而倒下的文武的英灵。”

    此时,那从远处疾驰而来的骑驿,也已经在引领下,通过校场中的黄土道,赶到了高台之前,而梁祯也斟好了第三樽酒,只待骑驿送上,他这期待已久的好消息,而后就以此为据,进位称王,同时册封文武。

    军书被卫士从骑驿手中接过,而后递到了魏公手中。魏公满是皱纹的脸上,泛起了寻常也难得一见的,掩盖不住的笑容。军书被魏公拆开,魏公的眉眼之间,也染上了笑意。

    文武们的心,都是紧绷着的,他们看着魏公,期待着魏公,宣布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