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 时机还没到 (第2/2页)
于无端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养这么多马,或许是大王另有想法,陈平很是好奇。 子婴一副高深莫测模样,答道:“那是自然。到底有何妙用?等时机到了,自然会让大家知晓。” 时机要什么时候才到?陈平能猜测出来,cao练出骑兵是用来作战的,等到骑兵大规模作战时,时机就到了。 尽管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妙用,陈平能够感受出大王对再次一统天下的坚强决心。 考察骑兵和养马之后,子婴还要去往更西边,去一趟秦国的发源地。 在商朝的时候,秦人的祖先在东方。 周灭商之后,秦人祖先迁徙到陇西的犬丘,以畜牧业为生。 周孝王时期,周孝王得知在犬丘的非子极会养马,召见非子,询问养马之法,非子对答如流,周孝王非常高兴,让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 非子尽职尽责,养出大批良马,周天子非常高兴,赏赐非子一块封地,并赐予赢姓。 秦非子的封地称为“秦邑”,位于犬丘北部一百多公里处。 后来,秦国将秦非子作为首位国君。 但严格来说,秦非子时期,秦国不能算作一国,尚未立国,只是作为秦国国号的最初来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出兵营救西周,跟犬戎交战,立下战功,后来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这是秦国正式立国。 后来,秦国跟西北部游牧民族长期作战,先夺得岐山,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巩固再陇山、陇西一带。再后来,秦国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平原。 这是经过许多代国君努力,才得以完成,实现了逐步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转变。 再到后来实行商鞅变法,最后一统天下。 秦国从立国到一统天下,总共经历了五百多年时间。 如果溯源到秦非子时期,从获得封邑,到立国,再到崛起,到最后一统天下,时间更是达到六百多年。 秦人的创业过程是一部荡气回肠、激励人心的历史。 对于创造出这样历史的秦人,子婴有着深深的钦佩之心。 两天后,子婴启程向西,数天之后抵达秦邑。 秦邑的位置,在现代属于天水市清水县。 秦邑并非一座城,这时期居住的人口不多,相当于一个镇的规模。 按照行政区划,秦国在这里设一亭,因其是秦国发祥地,称为“秦亭”。 秦非子的亩地就在秦邑,子婴前往墓地祭拜。 子婴西行,有史官跟随着,记录着西巡过程中主要事情。 秦王婴祭拜先祖,更是被详细记录。 —————————— 韩国,新郑。 某间客栈。 自从韩国复国后,某商人开了这间客栈,生意还算不错。 在函谷关的联军退兵后,各自回国。 不久后,张良实行变法,把商君之法在韩国推行。 商君之法禁止私人经营客栈、食肆,这间客栈被官府接管。 客栈里,食客稀稀落落。 “掌柜的!” 食客叫了很多次,掌柜才不耐烦走过来。 “全部菜都写在这!看好再叫我!” 在墙壁上,挂着许多木牌,每块木牌上写着一道菜式。 掌柜说话后便离开了。 他只是打工的,面对没有爵位的人,赖得理会那么多。 那食客非常不满,以前他来这里吃饭,掌柜哈腰笑着脸,态度很好。 现在换成官营了,才懒得给你好脸色。 “他娘的,该死的张良,搞什么狗屁之法!” 这食客心中大骂着张良。 不仅仅是他不满,韩国同样有许多人不满。 秦律一大特点,就是对各方面规定的得很详细,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管,并且管得很严,稍微不小心就会触犯秦律。 什么事情事无巨细都要管,手伸得太长了,让东方六国的人十分不适应,许多人有抵触、抗拒心理。 这客栈某客房中,有两人在低声交谈。 “原以为,赶走了秦贼,韩国复国了,可以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张良这恶贼,搞什么商君之法,跟被秦贼管束时没区别。” “不能任由张良猖狂下去!” “我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你有何办法?” “恨张良的不只有咱们,还有大王。韩国什么事都让张良做主,大王徒有虚名,肯定恨死了张良。要对付张良,还得借助大王。” 两人在具体商议着。 ———————————— 丞相府,有人向张良报告。 “丞相,这是我们的人交给丞相的。” 那人取出几张纸,上面写了许多内容。 对于秦国发明纸张,张良此前已经知晓,不再显得惊讶。 张良细细看着纸张内容,里面讲述着在秦国的许多情况。 第一个消息:秦王公开说,要cao练十万骑兵,为此大规模养马。 张良皱皱眉头,对此疑惑不解,要这么多骑兵有何用? 从各种消息来看,嬴子婴应当不是昏君,居然要打造十万骑兵,真是邪乎! 张良推行商君之法,cao练新兵,对步卒、弓弩兵、车兵、骑兵数量有比较合理的搭配。秦王要cao练十万骑兵,明显超出了正常比例。 第二个消息,是嬴子婴在冯府外被行刺,安然无恙。 这对于张良来说是坏消息。 他同样要除掉嬴子婴,先被其他人动手又没有成功,打草惊蛇,以后难度更大。 出手的会是谁呢? 张良想到了刘邦,刘邦对秦国并无多少仇恨,又跟秦国相隔千里,不太可能会派人行刺。 按照推测,应当是范增或赵国派人干的。 第三个消息,是秦王多次前往咸阳南郊的兵器作坊,那个作坊守卫十分严密,就连运送铁矿进去的人,都进不了铸铁的地方。 兵器作坊制造各种武器,制造之法要保密,不让闲杂人进去很正常。 而秦王多次去一个作坊,对那个作坊必定十分重视,难道是那个作坊正在制造秘密武器? 针对第三个消息,张良给出指示,让在秦国的人,想办法打探那个作坊的秘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