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韩信立功 (第2/2页)
,架势做得十足,却又不是真的要猛攻,每次佯装进攻时,又佯装被敌军弓箭兵击退撤下来。 敌军也有过进攻,在秦军弩兵三段击射击下被击退。 韩信虽然是第一次指挥战斗,却能沉着冷静,对自己很有信心。 双方僵持了半个时辰,秦军折损了近三百人。 韩信接到报告,两个军候所带的兵,已经到达预定位置,随即命人发出讯号。 “杀……” 在山头两边,喊杀声震天,每个秦兵都高喊“杀”字,敌军听起来似乎人很多,以为被包围了,顿时慌乱起来。 韩信命令,向敌军发起最为猛烈的攻势。 双方很快短兵相接了。 秦军戟兵、长铍兵势不可挡,犹如猛虎冲入羊群,杀敌就是军功、爵位,每个士兵都全力作战,以求多杀敌人。 敌军武器是斧和矛,身上没穿铠甲,无论是装备、训练,还是士气、战心,都不如秦军。 在三面夹击下,敌军很快就崩溃了,纷纷向后逃跑。 秦军全力追赶,从这个山头追到另外一个山头才停下来。 韩信十分兴奋,终于取得了第一次作战胜利,立下军功,初步证明自己并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三个军候的兵都集合起来,欢呼着胜利。 赵军候名叫赵磊,他向韩信道:“韩校尉果真会用兵,末将佩服。” 李军候名叫李汝,兴奋道:“我日后要跟着韩校尉,多立军功。” 要是跟着善于得用兵的上司,获得集体军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反之,要是上司是庸才,下级军官不仅捞不到军功,反而会让部下损兵折将,跟着受到惩罚。 像韩信这样的上司,试问哪个军官不希望跟随。 经过清点统计后,秦军战死357人,重伤75人,杀死敌军276人。 杀敌数量和自损人数相抵,计入军功的杀敌数量达到奖励标准了。 重伤的士兵被简单救治。 在秦军编制中,每支部队都会有一定数量医卒,医卒能像正常士卒那样作战,也具备治疗外伤的基础能力。 韩信派人向东边四十里外的主将程开报告,需等那边派人过来核定军功后,才会离开这里进行下一步行动。 程开接到捷报后大喜,亲自过来这边,既是核对军功,亦是要鼓励官兵。 自从南征夜郎国后,基本上都是小规模战斗,顶多是一次性杀敌数百,这次一次性杀敌两千余人,算是战果辉煌了。 韩信立功,作为主将的程开,同样会有相应的军功。 ———————————— 御书房,陈平来向皇帝报告。 “陛下,在齐国的刺客失手了,萧何只是小伤无大碍,陆贾伤重被救了。” 陈平报告着详细情况。 子婴深感可惜,一次刺杀没有成功,以后再要找机会就更难了。 萧何虽不像张良、范增这样有谋略,但却是内政能手。 在整个华夏古代史,萧何内政能力能排在前五,能在这方面胜过他的寥寥无几。 有这样的人做刘邦副手,让齐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对于子婴来说,造成的麻烦非常大,是必杀目标。 陈平再说道:“请陛下宽心,臣会再找机会。” 陈平刚离开,前方的战报传来。 “这个韩信,果然没让我失望!” 子婴看过战报后很是高兴。 南征部队进展顺利,只是不知道赵佗那边情况怎么样。 半个月后,子婴接到战报,由王元率领的部队,在一次作战中,杀敌23人,自损三百余人。 —————————— 张良在韩国实行商君之法,军队的军职名称,同样采用秦国模式。 守卫都城的军队,被称为中尉军,担任中尉的将军,位高权重。 这天,韩成的车驾来到中尉官署,直接上门见中尉。 “臣拜见皇帝陛下!” 中尉名叫戚奉,向皇帝行礼。 韩成道:“戚卿家,朕要去南部边境一趟,由你来带兵护送。” 戚奉道:“陛下,容臣先通知丞相。” 韩成道:“不必通知丞相了,戚卿家即刻带兵护送。” 戚奉道:“臣需先派人禀报丞相,丞相首肯后,臣才能带兵,望陛下见谅。” 韩成脸色青一块紫一块。 “哼!” 韩成重重地拂袖,转身上得车驾离去。 刚才说要去边境,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借此试探中尉的态度,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本身兵符就在张良手里,无法调动军队,韩成直接出面向戚奉下达命令,戚奉不听令,韩成无可奈何。 两天后,韩成来到某军营,这里驻扎着五千士兵,由一个都尉统领。 “末将拜见皇帝陛下!” 这名都尉名叫丁凯,带着五名军候出来迎接。 韩成道:“丁凯,你练兵有方,朕甚感欣慰,把你为升为校尉,五个军候,秩俸皆升一级。” 谁料,丁凯却道:“陛下,若无丞相批准,升职不能作数。” 韩成气炸了,厉声质问道:“朕堂堂一国之君,还不能给你们做主吗?” 丁凯和五个军候,都低头不语。 不久后,韩成再召见韩王信,说让他带兵去某地。 韩王信说,要是没有丞相的兵符,他根本无法调动军队。 韩成又再被气着了。 对于皇帝接二连三的举动,张良自然知晓。 皇帝那点小九九,他当然一清二楚,只能是心中向皇帝说对不起了,暂时还不能把权力交给皇帝。 这天,韩成把丁勉召入宫,密议对策。 韩成一副苦瓜脸,说道:“朕实在无法调动军队,亦无法任免官职。如之奈何?” 丁勉道:“陛下,可曾听过‘窃符救赵’?” 韩成明白过来了,说道:“可张良只有一位夫人,无法指使他夫人窃兵符。” 丁勉道:“可让张良再纳一位夫人,一位能听陛下之命的夫人。陛下,可有适龄宗室女子?” 韩成道:“朕有个远房堂妹,年方十五。” 丁勉道:“陛下可把她召入宫,细细交待,如若……” 他向皇帝把建议具体说出来。 韩成接连点头,觉得这是个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