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千夫所指 (第2/2页)
杀敌约十万人,再加上降兵,军功比韩信还高。 对于功名之心很强烈的韩信,跟王元交情还算不错,虽然接受这个事实,在极为羡慕的同时,产生了丝丝的嫉妒。 他非常强烈希望,秦军中最大军功由他韩信来获得。 如今,虽然已立下大军功,却不是功劳最大的,在韩信的心中,这是大喜之中的小小遗憾。 张凯道:“我觉得,降兵很麻烦,要给他们吃的,还得派兵看管,不知陛下要留下降兵有何用?” 骆甲道:“说不准,这是诱降之计,用不了几日,陛下再让我们把降兵全杀光!” 王元显出一副严肃之色,说道:“我们身为大秦军人,服从陛下之命便是。我们的职责是保卫大秦,为大秦开疆拓土,陛下有什么打算,不可妄自揣测。” 他的话具有权威性,有两名准备开口说这方面内容的武将,都不再接话。 韩信举杯道:“来来来!大家喝酒!” 会师第一天,武将们喝了不少酒。 第二天,韩信和王元商讨接下来的事情:班师回朝,押送降兵。 在陇西道两侧,原本就不是大秦国土,人烟稀少,可中途落脚的地方不多,要防止降兵中途闹事,路途上不能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经过商量决定,降兵每批五百人,四万多降兵,共分为九十余批,在十天时间里分批次先后出发。 根据皇帝命令,将降兵押送到汧县某处。 —————————— 汉中郡,南郑。 这天一早,许多店铺门还没有开,就有吏员行走于街道上,敲着铜锣大喊着。 “陇西大捷!陇西大捷!” 听到声音的人纷纷出来,询问吏员。 “陇西又打胜仗了?” 吏员道:“是打胜仗了,想知道详情,去看告示。” 南郑城中告示栏,许多人围在这里,吏员在说着详细情况。 “在陇西更西,王元将军率部共斩杀敌军八万余人,还迫使敌军四万余人投降。至此,敌军从西边攻秦的三十万大军,已全军覆灭。这次大战,终于结束了,我大秦胜利,敌军惨败!” 现场欢呼起来。 他们为国家欢呼,为自家欢呼。 许多家庭有男人从军,大军凯旋之后,要正式封爵了,许多人地位上升了,以后的日子好过很多了。 有人问:“王元将军是何人?” 吏员答道:“是王翦、王贲将军的后人。” 原来是上将军之后。 因为秦军彻底胜利,家家户户欢喜,热烈庆祝。 整个大秦,到处洋溢喜庆的气氛。 然而,有喜也会有悲,许多人陆续接到家人战死的消息。 有杀敌获得军功的还好,起码能为家人做了贡献,要是没捞到军功就战死,最令人伤心。 就算在同一个村子里,有人欢喜有人悲伤,冰火两重天。 在函谷关、武关、长城,所有得知捷报的官兵,同样热烈庆祝。 —————————— 武关对面,楚营。 “羽儿,三国联军,在西边全军覆没,我们留在此无益,撤兵吧!” 掌管楚国情报的范增,最先向项羽报告。 项羽虽然很厌恶敢于违逆他的齐、韩、赵三国,但更仇恨暴秦,联军失败了,项羽郁闷难过。 “扎死你!扎死你!” 项羽在用针刺着“嬴子婴”的人偶。 这个人偶不知被项羽刺了多少遍,早已“遍体鳞伤”。 暴秦和嬴子婴,让项羽心烦,只有在刺人偶时,项羽才会稍微心安。 项羽不得不接受现实,下令退兵。 一天后,武关城墙。 “楚军要干什么?” 许多秦兵望见对面营垒旁边,有楚兵在挖坑。 程开道:“楚军是在挖那个人偶,那个写着皇帝陛下名字的人偶。” 挖出来之后,楚兵把人偶搬到离城墙两百余丈距离,把“嬴子婴”三个大字面向武关,项羽命人当众对人偶针刺、鞭打。 在秦兵们看来,这是公然羞辱大秦皇帝陛下,个个都咬牙切齿怒骂着。 程开想到了更深层次,项羽要以此来泄愤,更印证了项羽的无奈。 对人偶虐待好一阵子后,项羽再下令把人偶焚烧。 随后,楚军重新回到营寨。 两天后,楚军正式撤兵了。 —————————— 三国联军惨败的消息,很快传遍东方六国。 本来,齐、韩、赵三国官府,肯定不会去宣扬这种令人痛心、耻辱之事,但别有用心的人会这样做。 潜伏在三国的探子,把联军全军覆灭的消息到处散播。 消息说,三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李左车、灌婴、夏侯婴、戚宗、田集、柴武、虫达、田叔、孟舒等联军武将,全部被斩杀。 不仅是三国联军,匈奴左贤王的五万大军,同样被秦军全部消灭。 这是陈平的命令,把秦军的战果、敌军的失败扩大化,最大限度打击敌国的民心、军心。 消息最先在赵国、韩国散播,有许多人已经相信了。 许多家庭有男人从军,特别是西路军士卒的家人们,既然是惨败,那自家男人肯定回不来了。 韩国的百姓们,被悲伤的气氛笼罩着。 新郑,丞相府。 “刺死你!刺死你!” 张良在刺着嬴子婴的人偶。 在以前,他从来没用过巫蛊之术。 但是,西边军队惨败,秦军陈兵于韩国西部边境,又还有秦骑兵深入韩地,韩国上至皇帝、大臣,下至普通士卒、百姓,被恐惧的气氛笼罩着。 那些年长的人,想起当初被嬴政灭国前夕,韩国同样是人心惶惶。 在始皇帝以前,韩国就经常被秦国欺负。 这次,韩地民众又尝到了被暴秦欺负的滋味。 在数年前,张良要实行商君之法时,就口口声声说,要让韩国强大,要能够抵御暴秦。 结果到头来,秦军陈兵于边境,还有秦骑兵在境内肆虐,张良却毫无办法。 张良靠强硬手段压制着反对声音,在这时候开始爆发出来。 陈平派来潜入韩国的探子们,趁机煽风点火。 那些对张良不满的人,同样在大肆宣扬联军的失败,因为这是张良的责任,是攻击张良的好借口。 一时间,张良被千夫所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