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特殊仪式 (第3/4页)
功行赏,你现在是校尉,过不了多久就是将军了!” 杨喜高兴道:“我就想当将军,还想率军入新郑,灭韩。” 他向骆甲报告最新情况,从入韩地到现在,累计已劫掠、焚烧了十八个乡衙。 乡衙一般都会有仓库,士兵们进入的乡衙,都没多少存粮。 大家能猜得出来,韩军出征需要粮食,存粮早就用完了。 禀报完毕后,杨喜道:“要不是韩军那五千骑兵,卑职还能烧更多乡衙。” 骆甲道:“陛下让我带骑兵入韩,就是要把韩军骑兵除掉。” 杨喜道:“要是再让我们碰上,定让韩骑兵全军覆灭。” 骆甲取出一张用布匹绘制的地图,这是韩国西部的地形图,打开放在地面上。 秦国一统天下后,对原东方六国之地,都绘制了地图。 这些地图都还保存在咸阳。 杨喜看着地图,这地图很大,不仅标注了各县,连接每个县的道理,连每县的乡都有标注。 高兴道:“骆将军,这舆图比卑职的舆图还详尽。” 他入韩前,赵佗同样给了他地图,只是不如这份地图详尽。 骆甲笑笑道:“这舆图乃始皇帝时所画,仅此一份,韩国在各地所设的乡衙,应当不会有大改变。” 杨喜兴奋道:“有了这舆图,洛阳以西各个乡衙,都会被我们烧掉。” 骆甲道:“这要看我们的速度是否够快,我们只有半个月时间。” 对于已被摧毁的那十八个乡衙,杨喜将之标注出来。 骆甲很快就物色好了第一个目标,那是东北五十里处的照惠乡乡衙,从地图所画的道路进军。 下午,大军离乡衙已经不远了。 近二万骑兵浩浩荡荡奔跑前进,他们吃定了韩国暂时还抽调不出兵力,根本不担心在路上会有伏兵。 如此多骑兵出动,当他们赶到乡衙时,乡衙的官吏早就逃之夭夭了。 当然,食物是来不及带走的。 秦兵们堂而皇之在乡衙过夜,大吃大喝。 第二天一早,骆甲通过地图,找好第二个乡衙后,把此乡衙一把火焚烧,然后出发。 ———————— “照惠乡被秦军焚毁!” “种平乡被秦军烧毁!” “杨平乡被秦军焚毁!” ………… 韩国西边各地的消息,密集地传到新郑张良这边,让张良焦头烂额,烦躁无比。 现在,乡衙被焚毁的速度,远远快速以往,每天有一个或两个乡衙被焚烧。 乡衙是最基层衙门,因为骑兵肆虐,乡衙被毁,许多档案卷宗丢失,明显影响了对当地的管治,连征召士兵都受到了影响。 被焚毁乡衙所管辖的村子,没有按时完成征召任务。 韩国可谓是危机四伏。 晚上,张良回到家中。 儿子张不疑道:“父亲,我刚读完《吕氏春秋》,其中有些道理,想跟父亲探讨。” 张良不耐烦道:“改日改日!没看我正烦着?” 他进入书房,把房门关上。 张良从来没有如此焦躁过,在书房来回踱步,思忖着对策。 秦军大批骑兵入韩地,对韩地破坏极大,却又躲着步卒不战。 张良很明白秦国意图,秦骑兵入韩地,不是为了跟韩军作战,而是要尽可能在韩国西边搞破坏,打击韩国民心、军心。 要不要向赵国、齐国求援? 张良决定,等新征召士兵到位后,如果还不能赶走秦军,再派人向盟国求援。 他又再想到了一个办法,立即派人通知西部各个县,让各县通知各乡衙,准备好毒药,要是发现有秦兵前来,及时在水井中投毒后才撤走。 ———————— 十月初七,新安县。 这天上午,秦军又掠夺了一处乡衙。 骆甲和部将们,在乡衙内饱餐一顿。 杨喜道:“将军,我们每天掠夺一处或两处乡衙,行踪不定,韩軍骑兵也不好找到我们,如何找到他们灭掉?” 骆甲道:“这事不难,我们暂时在这不走了,消息肯定很快传出去,韩军骑兵必定会来。我们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一举击垮敌骑兵。” 秦军在这里住下,士兵和战马都有充足时间歇息,等待敌军到来。 在乡衙周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士兵巡逻。 初八中午,北风呼呼地吹着,带来了阵阵寒意。 骆甲和杨喜,还在乡衙里睡觉。 刚过午时,一名士兵跑入。 “将军,敌军骑兵来了!” 终于等来了,骆甲和杨喜一骨碌起来。 两人走出乡衙大门,向东边望去,果然是骑兵来了。 杨喜兴奋道:“上次即使这些韩兵来找我,我还得躲得远远的。这次,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在这支一万九千余人的秦骑兵中,骆甲是主将,杨喜是副将,下面还有三个都尉。 骆甲把三个都尉都叫来,布置任务。 “杨校尉!” “末将在!” “你率五千兵,正面迎战。” “诺!” “李都尉!” “末将在!” “等杨校尉所部迎战后,你率所部从左翼向敌军发起攻击。” “诺!” “周都尉!” “末将在!” “等杨校尉所部迎战后,你率所部从左翼向发起攻击。” “诺!” 杨喜、李都尉、周都尉各自点齐兵马,按照主将命令行动。 乡衙对面,韩军骑兵都尉黄岐,望着乡衙周边大量骑兵,心中凉了半截。 敌众我寡,情况非常不妙。 但丞相有令,让黄岐堵绝敌兵,不得不来。 只见一队数量跟自己相当的秦骑兵奔来。 黄岐下令迎战。 没有马镫的骑兵,不是用来冲锋的,一般不近身作战,通常采用骑射。 杨喜率领部下从侧面冲向敌军,从南往北冲。 韩骑兵同样侧向冲来,从北往南冲。 不久后,双方最前面的士兵射箭了。 “嗖嗖嗖……” 双方各有士兵中箭倒下。 双方后面的士兵都继续向前冲,向相反的方向奔跑着,始终相差近二十丈距离,这是骑兵最佳射箭距离。 秦兵向东边的韩兵射箭。 韩兵向西边的秦兵射箭。 双方都在移动中射击移动目标,就看谁的箭法更准。 杨喜箭法神准,一连射杀了三名敌兵。 秦军训练有素,被张良所重视的韩骑兵,同样训练有素。 双方的战马,都是上等战马。 一轮交锋后,秦兵冲到了北边,韩兵冲到了南边。 双方调转马头,观察着已方和敌方伤亡人员。 双方都倒下了数百人,韩军倒下的数量,略多于秦军。 双方再次往相反方向冲锋着。 第二轮交锋,又再倒下了数百人。 只有实战交手,才能验证军队战斗力,秦兵都觉得,这支韩骑兵是劲敌。 当初杨喜要是跟敌兵硬拼,只会是两败俱伤。 这时,杨喜看到左右两边,都有已方骑兵冲来。 “都尉,两边都有秦兵,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