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自告奋勇 (第3/4页)
握很大,朕不忍邹卿家以身犯险。” 邹离道:“陛下曾说过,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才是上上之选,若能劝降敌将,这是上上之选。还望陛下恩准!” 子婴见邹离言语神情十分诚恳,感受到他心中的期盼,不忍心拒绝,说道:“既如此,朕答应了!” 随后,陈烈道:“陛下,臣有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子婴道:“但说无妨!” 陈烈道:“请陛下立太子,以安定人心。” 随后,有两个臣子附议。 现场安静下来,大家都注意着皇帝,就算皇帝没发言,也希望从皇帝神情中看出端倪。 尤其是陈烈,更为关注皇帝的态度。 如果皇帝只有一子,劝皇帝立太子,很容易会被认为属于淑妃一派。 这种事情,必须要解决,但子婴又不想急于做出决定,他现在还年轻,以后肯定还有更多儿子,他要在诸多儿子中挑选出最贤明的。 子婴回应道:“朕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着,此事不必着急!” 散朝后,陈平留下,要报告一些事情。 邹离也被留了下来。 陈平道:“陛下,公孙光乃是名医,刘邦让他做太医令,帮助刘邦和萧何调理身子,两人虽年事已高,身子骨还非常硬朗。刘邦得了戚懿,过得比以往更快乐。” 子婴非常清楚记录,原本历史上,刘邦是在公元前195年挂掉,萧何是公元前193年。 或许在这个时空,两人会比原本更长命。 子婴问道:“范增这个老不死的身子如何?” 陈平道:“回陛下,范增身子骨虽比以前差了一些,还算硬朗,章邯禀报说,有信心除掉范增,还需耐心等待时机。” 范增比尉缭还大上几岁,身子却比尉缭还硬朗,子婴感叹上天不公。 子婴对邹离道:“邹卿家,丞相派去韩国的探子,或许知晓各地守将情况,让丞相多跟你讲讲。” 陈平道:“既然邹尚书要去韩地说降,我会尽快让在韩地探子查明各地守军、守将情况,邹尚书去到韩地军中后,随时会有人禀报。” 目前,褒水渠进度已达到七成,降兵大部分已归心,训导部只有三成人留守褒水渠,其他人返回咸阳。 子婴让陈平通知各大队长、中队长,明天来麒麟殿议事。 第二天,麒麟殿。 训导部数十人聚集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席子坐下,席子尽量靠前,方便交谈。 陈平坐在众人前方右侧,曾陶坐在左侧。 子婴并未在丹陛上方位置,而是命人把丹陛上的椅子抬下,跟大家距离更近,方便议事。 子婴道:“诸位在教化降兵中,都做得很好。我军以后收复的失地会越来越多,诸位以后的工作,是要教化百姓,跟以往教化降兵有所不同。到底该如何做?朕想听听诸位意见。” 曾陶道:“陛下,在叛贼治下的韩国百姓有两种。第一种,是原洛阳京畿周王室治下百姓,有三十余万;第二种,是原韩地百姓。” 陈平接口道:“陛下,韩地那边有消息,洛阳百姓对韩国不太认可,始皇帝后期和二世皇帝时,之所以怨恨朝廷,是因徭役过重,要让这些人归心并不太难。要让原韩地百姓归心,有些难度。” 子婴道:“正因为有难度,才需要训导部去教化。” 苗巩道:“陛下,臣是第一大队第五中队长苗巩。臣认为,可宣扬天下一统的好处,和天下四分五裂的坏处。七国之人皆为夏人,周天子东迁后,数百年来,夏人之间相互攻伐,死伤累累。唯有天下一统,所有夏人归于一国,夏人之间才不会再有战争,夏人中的男丁才不会上战场战死。” 他原本是第三大队第一小队队长,后来升任中队长。因第五中队长工作不力被降职,由他顶替第五中队长,吏员严临接任第一小队长。 子婴道:“苗队长说得在理。有些人说,我大秦灭六国,是侵略、是不义之战,是秦国侵略他国,才引起战争,导致男人战死。收复失地后,当地肯定会有不少百姓这么认为,又当如何?” 蒋侗道:“陛下,臣是第九大队长蒋侗。臣认为,可跟他们说,始皇帝灭六国只用了十年,而其他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延续了数百年,若天下不统一,男人战死由儿子上,儿子战死由孙子上,永无消停。一旦天下一统,这种夏人之间的杀戮就会停止。” 子婴向众人问道:“大家觉得如何?” 有数人发言表示认同。 一人道:“陛下,臣是第二大队第七中队长阳廷弥。臣认为,以后凡是大秦收复之地,免除当地赋税、徭役一年,一年后,也得要轻徭役,不能再重蹈十数年前大秦徭役繁重之覆辙了。要以此跟百姓们宣扬,陛下爱民如子,在大秦治下,百姓日子会过得更好。” 陈平接口道:“陛下,有关中巴蜀作为根基,所收复之地免赋一年,完全能承受。至于徭役,在新收复之地,若有各种工事,可暂时用出钱聘请人做工事这法子解决。” 子婴认可陈平的建议,点头同意了。 他指示道:“在新收复之地,每个县最少配置一个中队,每个乡最少一个小队。吏员们要不定时进村,把村民聚集起来,讲解朝廷政策,说说大秦近期发生了什么好事、大事,宣扬朝廷如何如何体恤百姓。可举例说,某地百姓如何拥戴朝廷、日子过得如何如何好。把我们想要他们知晓的事情,让每一个人都知晓,引导百姓思想。” “训导部要关注所辖百姓思想变化。降兵中有少数顽固分子,各地百姓中肯定也有,要及时发现这种人,将之记录起来,让拥护朝廷的人密切注意。如若耐心教化,顽固分子也有可能最终归心。如若仍然不能归心,只要这些人不煽动百姓、不危害大秦,可放过他们。若敢煽动造谣,蛊惑人心,坚决处理。以前六国余孽,肯定少不了暗中造谣,后来徭役繁重,他们才有机会造反。以后,大秦朝廷所管治之地,绝不能存在一个不服教化、蛊惑人心的害群之马。” 皇帝说话的时候,每个人都凝神倾听。 皇帝话音落下,每个人都鼓掌。 子婴扫视鼓掌中的每个面孔,以后要让天下百姓人心统一,要靠这些人去努力了。 掌声停下,陈平朗声道:“陛下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绝不辜负陛下!” 当天,邹离已启程赶往韩地。 第二天,曾陶带领首批训导部官吏,在士兵护送下向东出发。 韩国,渑池县。 秦国崛起后,对韩国不断蚕食,在秦昭襄王时期,渑池早已被韩国割让给秦国。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渑池之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