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陈平毒计 (第1/2页)
无论是韩国还是秦国,都是实行商君之法。 在十数年前,秦国暴政、徭役繁重,以至民怨沸腾。 复国后的韩国,强行征召全部男人从军,大量战死,韩国也比秦国好不到那里去。 在出走的各种车驾中,最大的是六匹马的皇帝銮驾。 韩国虽是小国,但本国皇帝不能矮于秦国皇帝,銮驾并不比秦国皇帝差。 在銮驾内,韩成在痛哭着,去到上党郡那贫瘠之地,区区三十万人,这像一个国家的样吗? 丞相是四匹马车驾,马车车厢比较大,可以容纳好几个人。 张良一家四口就在车内。 要被迫离开新郑,公主伤心难过,不断哭泣着,她通过车窗探头望着离得越来越远的新郑城池,伤心流泪。 望了良久,公主重新坐下,用手帕擦了一下眼泪,对张良道:“良人,我们以后还能回新郑吗?” 张良以坚定的语气回应道:“暴秦跟全天下为敌,不会长久,我们一定能回来。” 长子张不疑道:“父亲,暴秦无道,我们一定能打回来的。” 张良勉强挤出笑容,说道:“没错,我们一定会打回来。” 然而,此时此刻,张良的内心却是无比痛苦,他是韩国的顶梁柱,外表必须装着很坚强,用坚强鼓舞韩国其他人。 他已经竭尽全力,还是被暴秦逼到这种程度。 他对暴秦的憎恨,无以复加。 张良更加发誓,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绝对会跟暴秦抗争到底。 虽然被迫撤走了,在昨天晚上,张良做好了各种安排,在新郑留下了许多棋子,进行了各种布置,绝对不会让暴秦安心管治新郑。 在颍川郡各地,只要还没有被秦军攻陷之地,都有韩军赶往东边。 这是韩国的紧急迁徙,张良绝对不会服输,就算韩国最后只剩下弹丸小地,他都要坚持到底。 在苑陵北边,赵军拔营起寨,向东南徐徐撤退。 李左车善于用兵,专门有派人殿后,有序地撤退,让秦军没有追杀的机会。 在这一天,周灶率领的齐军、从两个隘口东撤的齐军,都全力赶往东边的西桥关。 在轘辕关南边,周昌根据指示,带领齐军有序撤退,也没有给范目追杀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一两天,苑陵、尉氏、长社、阳翟、郏县、许县、襄城、昆阳这些县城城池,大量物品被焚烧。 颍川郡有三条河流,分别是洧水、颍水、汝水,当地的守军撤退到东边后,都会一把火把桥梁、船只烧掉。 也并非每个县、乡都会严格执行张良的命令,有些官吏觉得韩国不行了,打算主动投靠秦国,没有按照命令把衙门、仓库焚烧。 ———————— 洧水,位于新郑西南边,紧挨着新郑城池。 三月二十日,由杨喜率领的秦军抵达洧水西岸,河对面就是新郑。 杨喜看见有桥梁、船只被烧毁的痕迹。 韩信有令,骑兵在洧水西边停下,等候主力部队到来。 与此同时,在东北边的骆甲部队向新郑赶来。 只要大军一到,将会形成对新郑的合围。 ———————— 荥阳城外,齐军大营。 李左车派来的人抵达这里,向曹参递出李左车书信。 曹参看到书信,无比震骇。 新郑保不住了,在颍川郡的作战已经输了,曹参不得不接受事实。 齐军又折损了好几万士卒,众将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为之悲痛惋惜。 曹参派人火速赶往汜水东边,让那边的郭亭、赵丰撤兵。 ———————— 虎牢关。 今天是大喜日子,皇帝特意让军厨们加菜,一起庆祝颍川郡大捷。 人逢喜事精神爽,又再有好菜,秦军官兵们吃得有滋有味。 都尉级别以上军官,都跟皇帝一同用膳。 “颍川大捷,我们的大军直指新郑,不用多久,整个颍川郡,就会重归大秦治下,灭韩指日可待,朕与诸位同庆!” 子婴跟众臣一同干下一爵酒。 这天,子婴喝了不少酒,他高兴。 最后,由薄贞扶着子婴回到卧室歇息。 ———————— 三月二十五,韩信率领主力军队赶到洧水西岸。 在同一天,骆甲率军抵达洧水东岸。 洧水河面上,临时搭建了两座浮桥,两军会师。 超过十万人汇集在新郑城外,欢呼声一片。 新郑城墙上的韩兵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秦军兵临城下,皇帝和丞相都已经逃走了,城内的韩兵们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主将已严令,必须死守新郑,韩兵大多数人都很是忧虑,这意味着他们要战死,这样死得毫无价值。 原本在轘辕关的范目,根据韩信的命令,带兵南下占领颍川郡各地。 第二天,韩信把部将召集一堂。 韩信道:“新郑就在眼前,只可惜让韩成、张良这两个贼首逃跑了!” 杜凭道:“韩将军,末将愿率军攻城。” 韩信道:“不,新郑乃是天下有名大城,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新郑,这才是上上之选。” 他决定对新郑守军进行劝降。 新郑,百余年来,这里是韩国都城,是天下有名大城池之一,虽然不如咸阳、洛阳、临淄,城内居民也超过十万。 新郑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准备迎接大战到来。 这天上午,一批秦军来到北门,推着一架三弓床弩,士兵把韩信亲笔所写的劝降信绑在大箭支。 “嗖!”的一声,床弩把箭支向城楼方向射出。 最后,箭支深深钉入城楼木柱。 士兵把劝降信取下,交给田集。 田集看了韩信亲笔所写劝降书后,叹了一声,再提笔回信,在信中大骂暴秦无道,侵略韩国,誓于新郑共存亡。 他原本对韩国还需忠心,再加上家人成为了人质,为了家人安危,就算是绝境死守城池也不能投降。 在前些日子皇帝撤离新郑时,田集全家都被带着离开了。 得知田集拒绝投降,韩信在思考着,究竟是攻城还是再想办法劝降? 要是像上次攻黄崖口时那样,攻城时在城门下放火,又或者用其它针对性措施,攻城难度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